“立陶宛目前需要的不是广大的领土,不是浮华的金钱,而是向国际证明立陶宛的确是个
实实在在、主权独立的国家。”
十七世纪的立陶宛,在大斯的保护、协助之下得以铲除叛军、收复国土、并吞莫斯科,来
自北方斯坎地纳维亚的援助功不可没。
只是,当人民温饱富足之后,逐渐在广大立陶宛人民心中浮现的,既不是对于立陶宛兴起
感到全然地高兴,而是感到困惑。困惑如今统治立陶宛的,是皇宫中的大公,还是远在北
方寒冬要塞里面的斯坎地纳维亚国王?
民众之间的耳语流传越来越广、越来越失控,整个流言像是有特地被推动地一样流传着立
陶宛境内的各层人民;商人对于立陶宛政府失去信心,开始将资产外移;贵族们开始批评
皇室大权中落,并且兴起了挑战王权的野心;更惨的是那些为国牺牲的军人,他们不知道
为何而战,也不知道为谁而战。
在夜晚,立陶宛女王玛莉亚伫立在皇宫的阳台上,看着闪烁亮光的城市星火,心中的天秤
正慢慢向某个方向倾斜,终至定夺。
在这期间,唯一的反面阻力,则是来自女王那与他思想相迥的妹妹;皇女认为基于大斯长
久以来的友谊与帮助,不该听信西方英美的离间话语与人民之间的谣言,在大斯的帮助下
,才有今日繁荣兴盛的立陶宛,即使难以挤名于强权之中,但也算是拥有中等强权的地位
了。
姐妹俩为此闹翻、各不让步,最终,在外交官回报大斯方面对于立陶宛疑问给予轻佻的回
应,此举终于压垮了女王内心的最后一根稻草;恐惧胜过了友谊,求生胜过了荣誉。决定
一意孤行的立陶宛女王动用亲卫队软禁了反对自己的皇女,并且亲自出使与英美巨头会谈
,签订秘密协定。
“即使斯坎地纳维亚目前对于立陶宛友好,如果换作之后有野心的国王呢?换作五十年后
、一百年后呢?立陶宛需要一场战争,来证明如今悬挂在皇室上的旗帜依然是尊贵的立陶
宛骑士,而不是斯坎地纳维亚的蓝底黄十字旗!”
至此,英法立联盟正式成立,准备对目前威胁最大的北方王国,斯坎地纳维亚来一场大规
模的战争。
“背弃信任换取来的短期利益,最终也会因此失去更多。”
来自于皇女发表强烈抗议的斥责声,被举国动员的喧嚣声所掩盖。立陶宛许久没运作的战
争机器缓缓启动,准备将大批有为的年轻人以及马匹大砲都送入前线险恶、生死未卜的陌
生战场。
在几乎所有的关键贸易点都掌握在大斯手中的状况下,立陶宛的财政一向都很不乐观,经
过开征战争赋税以及减少顾问开支,立陶宛勉强挤出一支五万左右的军队,是立陶宛历年
征召的最大规模的部队。然而,在其余列强眼中,这支军队勉强只能算是他们总数的三分
之一的分遣队罢了。
开战前诸国各自投注在欧洲之兵力数量
斯坎地纳维亚:15万
立陶宛:5万
法兰西:15万
英国:3万(战争后期加入)
大斯方:15万;联盟方:23万
即使看起来联盟兵力总数略胜于大斯,联盟却要在克服彼此的歧见之下合作;相反地,大
斯的部队统规一人所管,战术施行容易,而大斯的领土也拥有坚固的城塞堡垒以及致命的
严寒气候,此举代表在大斯本土与之决战完全是得不偿失的举动,这一点让大斯占据了选
择战场的主动权。
在北欧的寒冰王座上,发现立陶宛恩将仇报的大斯国王愤怒地撕毁了立陶宛加入联盟的讯
息书信,想起大斯国前前后后共三代皆不遗余力地帮助立陶宛,立陶宛却如此对待,大斯
国王决定御驾亲征,挥军朝向南方这片广受他庇荫却与他为敌的叛徒领土。
同时间,立陶宛女王也整装待发,在看到盟友书信上面写的即将开战的暗号,她离开皇宫
,批上战袍,在亲卫队的簇拥之下赶赴到了远征军队之中。长期受到人民的拥戴与服侍,
是该在战争的时候身先士卒,英勇作战了,玛莉亚如是想。
即使这场战争是她自愿淌入的浑水,后世又会怎么评断她呢,这就不是她这么在意的事了
。
“享有越多权力之人,应当承担更多的风险,背负更重的责任。”
英吉利海峡对岸的英格兰海岸,百艘战船在暴风雨之中飘荡浮沉,即将为这场战争划开最
初了序幕。
双方的庞大舰队在海上遭遇,交战,砲声隆隆,象征大战正式开打。
愤怒的大斯王带着十五万北方军队,气势汹汹地冲破斯立边界,直冲立陶宛中央军,意图
用绝对优势的军力辗压过中央军的抵抗。
虽然玛莉亚不是对军事熟悉的人,但也绝对没笨到想要以正面对抗大斯方面军,以卵击
石的地步。她把心一横,干脆将大军开向当时与之开战的土耳其境内,让远道而来的大斯
扑了个空,始终逮不到四处流窜的立陶宛中央军。
大斯军队当然不会就此罢休,发现女王玛莉亚避之交战,只想使他们补给线变长,增加他
们耗损之后,他们很快地调转马头,新的目标朝向立陶宛那没有主力所在的首都王城进攻
。
尽管在战前玛莉亚有特地拨笔预算,大大修筑首都的防御工事,在潮水般的敌人与大
砲日夜轰炸之下,王城终究陷落,遭受软禁的公主也被放了出来。庆幸的是,大斯军队并
没有因此迁怒于民众,做出烧杀掳掠之举,只是象征性地走过首都正门并请绘师作画留念
,代表大斯成功地攻陷了立陶宛王都。
而逃往土耳其的立陶宛中央军,经过漫长的异国远征,最后绕了一圈海岸线,从君士坦丁
堡回到了立陶宛边境,与远道而来的法军会合。
湛蓝的旗帜与赤红的旗帜相会,在双方的努力下,法立联军连连战胜大斯军,大斯的战线
不断从但泽、东普鲁士往退后去,最后终于被逼出立陶宛国境之外,法立联军进入立陶宛
,成功收复了首都,以及周遭的重点都市。
“我的愿望到此已然实现,我已别无所求。”
在大斯投降的哥本哈根会议上,玛莉亚婉拒了从大斯那边接收到的所有领土,两国恢复了
开战前的国境。立陶宛此举成功地证实自己并非大斯的附庸或是傀儡政权,暧昧不明的主
权终于为诸多周遭国家所承认。
只是经此一战之后,斯立之间更难互相信任对方,也埋下了大斯对立仇恨的种子。这仇恨
是否会成为另一场大战的引爆线呢?女王玛莉亚的盲目参战与拒绝接受割让的领土这些出
人意表之举动究竟是对是错?是鲁莽还是睿智?现在,没有人能够断定得出来。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5-04 20:08:00推 立陶宛辛酸谁人知不过法王认为主权之存续需以实力守护 无割地实在不妥
推精彩战报所以立陶宛大公是个妹控吗(重点错)(被卫兵拖走)
作者:
Borges (波波波波)
2015-05-04 20:39:00大斯全境的战争分破千 就算割100分也是小伤而已
btw我刚刚看立陶宛你在这场战争时君主是女的欸XD纠竟是女扮男装还是男扮女装呢www
作者:
joeeoj18 (下一个开始)
2015-05-05 12:28:00大斯方面只能给个沉痛的建议:请尽量不要主动帮助邻国尤其是帮他复国或是PO文寻求支持 你最后什么都没得到~
我不认为大斯方面什么都没得到,大斯已经替自己换到超过一百年以上的和平,换取到如此长的时间不用担心东面的威胁,还能够好枕以暇的在东方殖民拓展,更换到一个即使翻脸也不会得存进尺的友善邻国,怎么能说是一无所获?如果大斯想的是要有一个永不翻脸,完全可以任凭摆布的傀儡,那或许应该先想想自己的期待是否实际,而自己是否真的为此付出很多。建议大斯只要考量一下假如自己当年没有帮助立陶宛,今天自己会不会还能发展的这么顺利?我想应该就不至于如此丧气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作者:
GGwings (官官)
2015-05-05 13:43:00国际政治上帮助后被倒打很常见啊!立陶宛这样反而比较破坏游戏规则,因为之后法国对立陶宛的援助可能会更保守,立场上会比较艰苦。当年德国国防军受苏联帮助可大了,最后还不是倒打一耙。苏联帮助德国也是希望能阻挡西方势力,玩这种国际外交本就是各取所需罢了,道德只是种必要的成本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5-05 14:57:00我们这局本来就没什么游戏规则的 你想玩成希特勒都可以但是你要有本钱承担后果就是了
推GGwings的各取所需说。之后开新局时会特别强调这个部分
作者:
kggg (炼金士的通道)
2015-05-05 20:10:00讲信守义跟极度现实都可以看做是一种策略体系
作者:
GGwings (官官)
2015-05-05 20:24:00我只游戏规则是指"各取所需"这部分啦XD 选择道德也没错只是那是相对应的机会成本不是吗?
作者:
labeck (其实我是双鱼吧?)
2015-05-05 21:17:00蒋介石表示:学我啥都不要真的好吗? (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