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 美国转职及新创公司跟大型跨国公司的比较

楼主: juniorbd (!!)   2020-08-03 09:10:38
这是一篇关于在美国求职及转职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美国转职,从地理专业到工程师,如何找到切入点?而美国新创公司跟大型跨国公司的工
作环境又有什么差异呢?
访问到目前在美国数位行销工具平台HubSpot担任软件工程师的佳荣Jerome,白天是一名
软件工程师,但是下班之后他是专门分享冷门国家旅行及跨文化的创作者。
主要是分享他的海外工作从一个地理专业转换跑道到软件工程师的心路历程,以及在美国
求职的建议及心态调适。同时,也会比较美国新创公司跟大型企业公司的差异,若你对美
国转职以及美国求职有兴趣,不要错过!
从实习阶段开始累积人脉与履历
Jerome从小热爱史地人文,大学主修地理,副修社会,对于写程式的世界曾经不屑一顾
,谈起海外工作之路,其实当时候也并没有特别想法,直到大学快毕业时才因为想要看看
更大的世界,而决定考虑出国看看,最后完成博士学位而开启海外工作之路。Jerome 在
美国毕业后,就在毕业生的梦幻公司ESRI工作,ESRI是地理资讯领域中最有名的公司,它
的招牌产品ArcGIS的地位相当于MatLab或AutoCad。不过,别看这一切顺遂,其实当年还
在美国念书的时候,对他最大的挑战其实是从找第一份实习机会开始,最后是透过友人介
绍拿到实习工作机会。因此,他建议从实习阶段就开始累积人脉与履历,对日后找工作绝
对是有很大帮助。
在美国想要转职,如何找到切入点?
erome从原本地理的专业转到软件工程师,这原本也不在他的规划之中,但为何后来决
定转职呢?
他不是一个喜欢任何事情都提前规划的人,也不是喜欢按照规划走的人,更多时候,他更
习惯边走边看,然后在人生的每个阶段观察有哪些困境,进而寻找突破点,改变就自然发
生了! 他也会分享美国科技业从非技术职到技术职的转职途径有哪些管道?因为软件公司
不是只有工程师,没有背景的人也可以透过内部转职进入技术职,尤其外国人身份在美国
工作,签证是跟雇主绑在一起的要转换工作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尝试申请不同机
会(转职未必比找第一份工作容易)并且用心建立网络上的profile(LinkedIn、个人网
站),都是很好让自己转换跑道的机会。
海外求职的心态调适
海外求职有时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相信在美国,至少我现在听下来,没有人是跟我说

容易的。 在Jerome的部落格也有提到,“他曾经自费买了去现场面试的机票,结果出发
前两天被通知面试取消”这种沮丧,他是如何调适的呢?他提到以下三点:
* 学习“don’t take it personally”,很多事情真的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 多找朋友抱怨——身边的支持团体很重要!
* 学习接受自己的限制
美国新创公司跟大型公司的工作环境比较
一般而言,大家可能会觉得新创公司比较人性、有趣,而大公司比较僵固、无聊,其实不
一定,因公司而异。新创在不同阶段(初始或者盈利阶段)的环境也可能差很多。
在新创公司,工程师防守范围较广,有机会短时间内学会许多技能,但资源相对缺乏,不
确定性也有可能较高。b成熟的大型公司,工程师更像里面其中的小螺丝钉,得会花比
较多的时间去熟悉整个系统,转换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很挫折,但相对来说较安定,也比较
有机会学到Best Practice。因此Jerome建议,要去大型公司或是新创公司其实看你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没有一定
。但是外国人有签证考量,想在新创工作的话,要找状态比较稳定的会比较有有保障。
美国东岸麻州及西岸加州的比较
传统而言,很多人会说在西岸很适合家庭生活,其实这不一定,主要看居住地点(市中心
或郊区)还有个人经营生活的方式,例如加州户外活动多,麻州冬天还是有很多市内活动
。而美国近10-20年人口居住,也有向郊区往市中心回流的趋势。不管住在东岸或西岸,
要找到归属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Jerome建议找各种团体与网络例如教会,扩展自己朋
友支持圈。当然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建议可以找兴趣或任务为导向的团体(例如合唱
团、慢跑团、志工等),比较容易弥补语言能力与文化理解不足的劣势。
访问全文
http://shelleyadventure.com/jerome-yang-interview-part1/
欢迎追踪更多海外工作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shelleyandjessi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