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终的时候拿到两个OFFER终于可以安心过年了.
回顾这10个多月来找工作的点滴, 只能说冷暖在心头.
先介绍一下自身的状况:
台湾私大资管毕业, 9年工作经验, 写.net和iOS.
一年多前取得绿卡后决定来美闯闯。
找工作部分主要以iOS为主,虽然相对于.NET工作机会少很多。
但是有一些自己写的app link可以放在履历里比较会有说服力。
要找.NET工作的乡民我建议可以考微软的证照放履历。
因为在美国没有人脉,所以找工作的方式就是上网投履历。
Indeed, Dice, Monster, LinkedIn 都有。碰到大一点的公司都是
用LinkedIn找上我,Dice和Monster几乎都是人力仲介,Indeed是
自己找合适的公司自己投。没有内推。
把履历丢上去后,几乎每天都会有仲介打来,但是常常七八通
电话打来都是同一份工作,email也是。有面试机会反而是
自己投的比较多。
找工作中自己的问题其实多试几次就会知道在哪。重点就是从
失败中不断累积经验。
1. 英文能力问题: 特别是打来的99%都是印度口音,刚开始完全
听不懂,不过交手几个月后基本上都没问题了。另外因为有身分,
可以去社大花少少的钱加强英文能力和交朋友,一年下来另外一张
高中学历证明也差不多到手了。
2. 专业问题: 大部分的phone screen问的都差不多,我会把
对方问的问题记下来,找正确的答案,网络上也有interview questions
建议都看一下。另外,因为以前在台湾都是自己一个人写Code, 公司
对code要求不高能run不出错就行,但是来美国开始找工作后
发现要把code写的能用还不行,要放在git给人看,整个架构都要讲究。
3. 履历部分:社大有career center可以帮忙修改,然后有些仲介也会
帮忙看。我碰过好一点的会给你一份相同职业的resume templete要你
参考,基本上就是上面会有很多关键字。我是后来在第一页放了skill summary
感觉好很多。另外就是空窗期不要太长(所以会有压力), 我尽量保持
每几个月就出新的app放在自己的履历上。
第一个Offer是很莫名其妙就拿到的,一天一通电话打来(一样是印度口音)
对方看了我在git上的专案后问了一些专业问题,奇怪的是有一两题我不太懂,
他还自问自答,最后就说他觉得我可以。隔天HR就打来说愿意给我offer
有了第一份Offer后,跟其他进行中的仲介说手上已经有offer,进度会
快很多。本来有一个还要电话面试的直接跳到on site(刚好local)
第二份Offer本来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拿到第一个offer), 但是仲介不放弃的打来
还出动他们主管,说我的履历对方很喜欢,最后说愿意开比第一份高很多的薪资叫
我试试,一星期内三轮的phone screen, 面试完后过几天我问仲介对方回我没上。
结果再隔几天狂call我说他们搞错了,我有上。所以就这样失而复得的拿到第二个offer。
最后,来美国一年。要一边养家活口一边找工作学习压力真的很大。
但是回头来看,也发现自己逼自己进步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