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影坛熟龄风 热映“中年导演寻梦记”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3-09-17 23:49:10
http://www.udn.com/2013/9/15/NEWS/ENTERTAINMENT/ENT3/8164885.shtml
【联合晚报╱记者张为竣、曾桂香/台北报导】
国片从“海角七号”卖座之后,开启了20年没有过的荣景,也吸引导演回流,不论是全新
创作、特色风格或是怀旧题材,拍摄电影的动机、理念各不相同,“中年导演寻梦记”正
在上演,他们各自找寻实践梦想的电影题材,而且认为“题材”才是吸引自己投入的重要
因素,也因为自己对题材的执著毅力,也才能吸引观众或企业投资。对爱看国片的观众来
说,也只有导演如此有毅力地投入,观众才有幸跟随这些寻梦导演,享受呈现在大萤幕的
梦境。
国片市场转热,政府政策鼓励下,企业界的创投资金络绎不绝,中年导演至少能有土壤肥
料可以培育发展自己心中的电影梦想种子。
从产量来看,文化部统计,98年国片总放映量为31部、99年38部、100年36部、101年45部
,今年8月底为止已有25部;而去年7月没有国片上映,今年有2部,说明了国片供给面的
热络情况。
资深电影监制叶如芬说,过去国片制作成本一直维持在1000万左右,时间长达10年,“以
前500万才叫小成本,现在则以千万来计算,2500万以下的电影已经很难做了。”但台湾
电影产业结构毕竟不是坚不可摧,市场也仍有开拓空间。
“总舖师”导演陈玉勋分析,韩国近2年卖座的电影可以吸引一千多万人、相当于5分之1
的人来观影,如果台湾有4 分之1,也就是500万人来看,市场就有10余亿元。
对企业界来说,在商言商,创投要嗅到商机才会投入资金,即使自己执导的电影票房不错
,但陈玉勋说,现下环境拍电影还是辛苦,要找到让自己感动的题材,有“非拍不可”的
感觉,才能获得足够的毅力。
“报告班长7”导演梅长锟就说,“报告班长”是已经存在多年的品牌,不但是中年人的
回亿,也是6、7年级成长的过程,即使到现在,有线电视仍不时重播,“就是因为它是‘
报告班长’我才拍!”
梅长锟指出,近年的国片多是获得辅导金后,再找寻投资者,并配合企业包场炒热话题,
“没多少人敢拿自己的钱出来拍。”因此对资深导演而言,题材仍是第一考量,题材好到
投资者认为会赚钱,资金才会出现。
从中年导演回流的现象来看,“总舖师”、“报告班长”、“玉玲珑”、“孙中山”,题
材都算是台湾观众熟悉,而且很讨好的题材。但陈玉勋说,拍电影不见得赚得到钱、名声
,搞不好还被臭骂一顿,他觉得大家都还在找寻喜欢的故事和观众热度。
导演再出发 “不想这辈子可惜掉”
http://www.udn.com/2013/9/15/NEWS/ENTERTAINMENT/ENT3/8164886.shtml
“总舖师”上映一个月票房突破2亿大关,导演陈玉勋年轻时拍了两部电影,一直到50岁
才又重回电影圈。“年纪大了、再不拍就老了”的焦虑感,让很多中年导演趁这波国片复
兴潮流再回头完成年轻时的电影梦想。
除了16年没拍电影的陈玉勋“回锅”,还有一位曾以“蓝色大门”电影备受注目的易智言
,10年没拍电影,现正着手拍摄“行动代号孙中山”,很多人都在等著新片推出。而“惜
别海岸”导演万仁自2001年“傀儡天使”后就未再推出新作,转而制作公视连续剧,目前
这位资深导演刚拍摄完成新片“联婚-跨海大车拼”。
担任过演员、配音员、编剧、主持人的叶天伦,前年首度执导“鸡排英雄”,票房破亿,
他也同样是多年在演艺圈淘洗历练后,才拍电影,预计明年春节推出与猪哥亮合作的贺岁
片“大稻埕”,目前正透过脸书及网络鸭子潜水般地一边拍片一边宣传新片;无独有偶,
前年投入执导国片的澎恰恰,“铁狮遇玲珑”也选择在明年春节上映。经典军教片“报告
班长”,在当年监制梅长锟执导之下,未来在大萤幕观赏“报告班长7”也指日可待。当
然,魏德圣这位典型的中年才寻回电影梦的知名导演,他的制作公司果子电影所投入监制
的第三部电影“Kano”,更是让观众期待。
而这些步入中年的导演,前仆后继投入新片,其实只是让埋藏在心中的种子有机会发芽成
长。
陈玉勋自剖中年回头拍电影的心路历程,他说自己的电影热忱一直隐藏在心里,看电影时
或想参与讨论、或设想“如果是我拍会怎样?”创作欲望不时隐隐作祟,况且“到了年纪
以后,看着身边长辈生病,不小心就...... 自己也不知道还能健健康康几年,如果有才
能,不应该埋没、辜负,老天爷给你的都不去用,这辈子可惜掉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