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独家制播的成功 除了数据还要看打击率?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722700790-430704
今年6月初的时候,Netflix的共同执行长彼得斯(Greg Peters)曾经在一场演讲中分享
,他们自己评估Netflix哪些地方做对了,才能如今成为串流媒体龙头。主要有四个面向
:用户积极参与、作品大量且多样性高、优异的发现机制,以及高度适应力(
Adaptability)。
台大经济学系副教授冯勃翰指出,Netflix优异的适应力体现在几件事上。首先,过去十
几年的媒体环境,其实是不停地在改变,Netflix从一开始,他们把无广告订阅制奉为神
主牌,到两年前他们也开始拥抱广告制。
此外,Netflix原先以买片为主,后来开始大量投资产制原创内容;从只做影音内容,到
如今他们也开始做舞台剧。就连实境体验都没放过,例如之前全球热播的韩剧<鱿鱼游戏>
,剧中的破关竞赛就被实体还原让人亲历体验。明年更有Netflix的实体商店会推出,这
些行动都是在变动的环境中,不断突破自己舒适圈的最好证明。
Netflix过去一直自诩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影视公司。以至于他们早在2013年推
出第一部原创剧<纸牌屋>时,市场就疯传暗示,认为Netflix是靠大数据统计之助,才让
他们找到这么好的剧本并充满信心地去执行。
但执行长彼得斯也否认了这个说法。他说:拍片不能够只看数据,如果我们只看数据的话
,很多后来有口皆碑的好片,一开始根本不会被选上。相反地,Netflix自制作品的成功
,最主要靠的还是监制的品位跟胆识。因为做影视内容就是要创新,要创新就要尝试以前
没有人做过的东西,而这有可能会成功,当然也有可能会失败。而厉害的平台或厉害的监
制,就是可以维持一个还不错的“打击率”,在无法避免会有不怎么样的作品时,还是能
够稳定地推出爆款。
而数据和算法真正发挥重要影响力的运用,是在Netflix媒合大量作品跟大量观众的过
程中,也就是所谓的“发现机制”,冯勃翰说道。平台上面的作品超过上万部,全球有6
~7亿的观众,如果不靠数据和算法,平台怎么知道观众会喜欢什么?
Netflix魔鬼般的武器,就是他们的接口,屏幕上显示哪一部作品,它的预告片就就自动
开始播放。冯勃翰说,如果只是一个静态呈现的话,我还要考虑说我要不要点开来看预告
片,那结果很可能是我就滑掉错过了。但预告片自动开始播放,我就可以看到它里面有趣
的桥段,可以增加黏着度与参与感,进而被吸引并点击进去看的机率就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