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下与活在当下是同义词,当下与真正的接纳也是同义词,事实上不存在接纳这回事
,因为“试着去接纳”本身就是一种排拒能量,排拒能量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的接纳,好比
思维活动无法让思维完全的静止,因为思维是为了消化与解疑,而事实上你可以说思维活
动是为
了排拒“疑”,而试图介由排拒“疑”来让大脑回归平静,最后只会演变为一股停不下来
的能量,重复不断的mental loop, 只有当什么时候大脑才会停下来呢?只有当疑大到大
脑无法负载或
者你不再扰动他时,大脑才会静止
作者:
ccheer93 (南瓜载我来的)
2016-11-26 13:36:00推
荆人失弓... →去楚可以 →去人可矣 (去除"当下"也可以)
“试着去接纳”表示你内心仍然有点排斥,勉强接受而已
接纳不就是允许情绪存在,不抵抗他?虽然说我实际用起来觉知当下对我来说比较有用,只是还是好奇
google: 色空故无恼坏相 ~ 想空故无知相 ~ 识空故无觉相
接纳可以说是不扺抗,但也不完全是,应该说有三种接纳的形式1) TrueAcceptance 2) Acceptance as resignation 一种不得不的接纳 3) Acceptance as Grasping 一种带有执取的接纳(通常是我们喜欢的事物) , 对应到禅的语言所谓的觉察当下指的是“不跟随不对抗内在升起的一切经验”,所以不只是不对抗,他还包括了不跟随,所以True Acceptance可以说是不跟随不对抗内在升起的一切经验,而Acceptance as Resignation是一种基于不得不的反抗,好比我没法改变现状所以只好接受现状,好比一个小偷一直无法戒除偷东西的行为,最后他接受自已会偷东西,但这并不是接纳,可是对小偷来说却是,因为这是他有限的觉察里所感受到的东西,因为他最真实的念头被长久以来的自我麻痺给掩盖住,所以当偷念升起前他会直接跳过引起偷升起的第一念而直接进入某个冲动进而引发行为,所以对这个小偷而言所谓的自我接纳根本就无从接纳起,因为内在升起的经验直接被略过!即便有些人可以觉察到第一念,但是有时太短而被忽略掉,或者更多时候我们觉察到的第一念其实包了很多层的东西,而我们只能看到第一层,所以只能渐进式的一步一步往前才能知道,到底最终要接纳的是什么!为什么“接纳”这个字要跟“自我”绑在一起?人之所有执以为有个自我是因为觉察到内在经验与感受,并且有个觉察在体验并看着这个经验,所以其实所谓接纳自我指的是这些内在升起的感受与经验,也就是如实的体验它,他本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试图拍打喂食,同理什么又是自我拒绝?拒绝你的内在经验就叫自我拒绝,一个人不可能拒绝自已的内在经验还能够做自已,一个人不可能有另一个自已可做因为那已经在分裂自已了,人能做的只能拥抱每个内在经验,所以自我接纳的自我是指每个当下你如实体验到的内在经验,不操 不干预不操 不干预不跟随不对抗不趋乐不避苦,它没有做对它没有做对或做错,没有所谓的虚幻与真实,完全得视你自已对于自已的内在真相了解到多少,觉知的涉透力又能穿透多少,否则“虚幻”的概念对我们而言也会成为另一个“虚幻”,因为它不是真实的,并不是说虚幻是假的,而是说因为它并不是透过我们的眼睛如实的看见他是虚幻的,但并不是说虚幻的概念无用,随着我们的觉察跟体会虚幻才会越来越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