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 No.5 绿色校园:在建筑夹缝中求生

楼主: huangtonshit (黄同学)   2009-04-30 23:17:15
            绿色校园:在建筑夹缝中求生
   3月中的午后,四只猫头鹰停歇在共同教室旁的枝头,吸引著来往的人群驻足
,隔天更有许多民众拿着专业及大砲相机来争相目睹。台大的校园在市民的眼中是
 个大公园,无论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成群麻雀、松鼠或是人见人爱的黑冠麻鹭,校园
 的各处常常隐藏了令人雀跃的欣喜。
   除了讨人喜的动物,很多珍贵绿资源也潜藏在这校园之中;无论是从台北高等
 农林学校记录校园变迁的共同三松(琉球松),一号馆旁飘六月雪的大流苏,文学
 院前的印度黄檀,大树与绿地不仅是台大人的记忆,也是整个校园生态维持与永续
 发展的关键。
   然而近年来,在校总区负载不断增加下,高楼多了,但绿地却变少了。我们是
 否该反思,学校在冲刺百大时,是不是也该有校园永续发展的百年大计?事实上,
 校长在2007校务会议中明确指出:“我们希望维护台大校园文化的特色…提升校园
 绿美化品质”。而在2006年才通过的〈国立台湾大学校园规划原则〉,也提到“绿
 地应禁止违反休憩、生态等保育目的之开发”。
   但虽然明订动用这些绿地需要经过校务会议的程序,但近年来我们看到的是草
 皮不断铺上植草砖变成车位,遇上大型建物的开发,环境与绿地永远是第一个被牺
 牲的项目。2007台湾大学永续校园白皮书中写明:建议校园环境绿地应部分保有“
 密林型态”,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黑森林消失大半。飞机草皮是台大仅存的大面积
 草坪,但在国际大建筑师的“巧思”下,它也将成为历史并配上条15米的草坪穿肠
 道。
   保护绿地不是反对新建工程,而是因大部分工程对于环境的粗暴手法感到忧心
 。普通大楼后方大树因新教学大楼而移植,然而最后成功存活率却十分低。男十六
 社旁的多棵大榕(达保护树木标准)因药科大楼兴建而消失。社科院兴建在即,总
 务处虽在合约中有明定存活率与移植方法程序,然而因未积极监督,社科院的树木
 也在之前发出了最后的哀嚎。
   而这些是看的见的面向。看不见的是大树离奇的消失与生态环境的冲击。由于
 校总区人口上升数率惊人,大量的车位与生活机能空间被要求建立。于是总务处不
 得不在某些地方增建车位,幸运的树木其根系周围被铺上植草砖或是水泥、柏油,
 运气不好的,只好来生相见。许多树木因为根系被破坏而枯亡(例如:机械系与活
 大间的大樟树,最终被移除),许多树成为脚踏车位的牺牲品(农化新馆、第二行
 政大楼后方情人巷的限时停车区原有树木)。总务处原先也规划因蒲葵道景观需求
 ,将普通教室前车位移入文学院后方草皮中,庆幸最终因文学院反对而作罢。
   我们在此具体要求:
   1. 校园总量管制与环境乘载评估
   台大学生与教授的数量急遽上升,而校总区却没有新的容纳空间。多年前虽明
 订3万人的上限,但如今已突破3万4千人的量。近年来人均树的概念兴起,在无法
 增加开放空间与绿地下,总区确实的总量管制势在必行。
   2. 更留意施工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请总务处在树木移植时应显场监工,而非仅依照片结案,并更严格要求移植存
 活率。又许多时候施工的草率导致非预期结果(树木被间接害死,表土被重机具压
 硬,鸟类出没因此变异),也是期许总务处能更加注意。
   3.建立校园生态数据库
 
   台大校园是北市中仅存的大型开放空间之一,其中生态资源更是十分丰硕。建
 议总务处利用GIS等系统做校园生态资源的定位,与普查建立数据库。不仅有利于
 未来事务执行的,也可以宣传生态资源与教育保护。
主办单位:百大维新工作团队
台大学生会福利部
协办单位:意识报 大陆社
大新社 根与芽社
社科院院学生会
联络人:黄同学 095227511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