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104-1 余峻瑜 设计思考

楼主: gobears5566 (golden bear 5566)   2016-08-08 23:54:06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

哪一学年度修课:
104-1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余峻瑜、郭佳玮、简韶逸、张世宗合开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全校。
这门课有算入创意创业学程的选修学分,
对非创创学程的学生,就是算一般选修学分。
δ 课程大概内容
(以下是直接复制 ceiba 上所写的)
本课程将分成3部份,首先经由讲演与实作练习,
让学生更深切了解设计思考及制作过程。
再经由生活周遭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入场域,探索问题来源,思考创新方案,
最后并引导学生实际执行与验证,体验设计思考的重要步骤,
重建创新与思考的能力。
课程将以集中且密集的方式进行,修课学生可使用D-School创新实作中心,
让创意可最快呈现并验证,配合场域的实证,快速检视并修改,
让学生在不受限制的环境下发挥最大的创意且完成实作成果。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5颗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每位老师都会准备投影片。
但课上也有推荐阅读,书单如下:
1. Creative Confidence ,Tom Kelley and David Kelley, 2013
2. Change by Design, Tim Brown, 2009
3. Design Thinking, Nigel Cross, Bloomsbury Academic, 2011
4. Movie : Design & thinking (设计与思考), 蔡牧民导演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少部分的讲课,与大量的讨论与实作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评分主要依据出席跟专案。
我修的那学期是两周的密集班 (104-2 似乎就变为一个月的课)
总之那两周完全是爆肝度过,其余时间就不会是负担,
因此凉度就是整学期除了上课期间外都很凉,上课期间则负担很大
甜度,我自己拿 A+ 但没问同学,所以不知分布如何~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没有考试。只有专案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不用基础,这门就是入门课。
选课方式是要选前填表单筛选,
105-1 的选课是 8/15 会开放表单: www.goo.gl/64lXbw
Ψ 总结
这门课是台大创新设计学院的课,
因为创新设计学院才刚创立,可能许多同学没听过,
基本上是台大这几年试图推动创新能力的教育,
并有效整合校内设计相关教学活动与课程资源,
以培养跨域合作且主动解决问题的T型人才而成立的。
实际上是参照史丹佛大学的 d.school 规划,
老师们也都是去史丹佛受训回来的。
我自己当初是因为创创学程需要选修学分才修这门课,
觉得学习体验跟过去在校内的其他课比起来挺不一样,很新鲜,
过去在经济系训练下,几乎都是训练左脑的分析能力,
相对来说右脑则没有太多的训练,但在这门设计思考课程则有很多右脑的发挥。
设计思考的基本流程是:同理 -> 定义问题 -> 发想 -> 打造原型 -> 测试,
而测试后会再进行修改,上面的步骤会再循环。
我自己觉得收获比较大的部分在于同理与打造原型这两块,
修这门课之前,相对没有接触过使用者中心的观念,
也没有打造原型与反复修改的概念 (以前都是准备到最好才敢秀自己的成品)
但修完课后又过了半年,我觉得这两个概念到现在都帮我很多。
以我自己的经验,我会推荐这门课,
除了学到不同的思考方式,也在专案中跟其他系的学生有很深度的合作,
从同组的组员身上也学到很多!
因为最近看到创新设计学院的脸书专页公告下学期的课表,
想说抛砖引玉写一篇心得让大家参考。
另外附上创新设计学院的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ntudschool/
最后,先前有看到文章询问创创学程的八卦,
在这边我以待过学程的身分来提供我的观察 (但不代表官方就是了)
据我所知,学程跟创新设计学院是不同单位的,
创创学程反而是跟台大创创中心、台大车库关连比较密切。
创创学程是给想创业的人修习的,必修课会包含到财务、行销、领导等,
但要创业也少不了创新,因此也让创新设计学院的课算入选修。
之前问学程的老师学校这方面的总体规划,
老师是说创新设计学院是以广为目标让更多学生接触到创新能力的教育,
而假如在修课中有找到很棒的新点子,想要商业化与创业,则可以到创创学程。
创创学程相对来说每年收的学生数比较少,
是因为要专注资源在这些真的想创业的学生上。
至于台大车库则是在创创的专案结束后,
有一定完成度的团队,可以进一步到车库育成。
后面有点扯远了,总之回到这篇评价文,推荐大家去修设计思考:)
作者: yiefaung (艾克斯卡利伯)   2016-08-09 01:38:00
作者: jessicalintw (慈轩)   2016-08-09 01:41:00
推~
作者: peigy (OvO)   2016-08-09 09:57:00
推推爆肝+1
作者: a1412xd (枣)   2016-08-12 17:22:00
104-2的推,觉得教授们都很用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