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报]乡民战场到公共论坛 BBS进化 学者怎么看

楼主: psilms (祐又)   2013-11-09 02:36:28
乡民战场到公共论坛 BBS超进化 学者怎么看?
【记者冯天昱、康育祺、蒋正扬/报导】
近日,PTT男女板上出现一场骚动,一名女大学生PO文控诉男友不负责任,而文章推
出后,该文马上被推爆,双方当事人也立刻遭到人肉搜索。事后,网友将男方称为“Ya哥
”,此外,事件随着网友的讨论而戏剧般地发展,更被转载至脸书,甚至被媒体记者写为
报导,不到几天时间,“Ya哥”事件俨然成为火红话题。
去年,一篇关于情侣分手的文章──“淡定红茶哥与激动妹”,在PTT上受到热烈回
响,随后攻占大量媒体版面,成为热门关键字。而今年五月,乡民对于菲律宾船只射杀我
国渔民相当不满,自发性地在PTT板上号召一起瘫痪菲律宾的政府网站,该事件更受到了
媒体的关注。
随后脸书上关于菲籍劳工买不到便当的“便当文”事件,也在PTT上引发热烈讨论。
今年七月,国军发生震撼社会的洪仲丘事件,网友纷纷揭露军中各种丑陋的黑暗面,国军
形象因而大伤,网友甚至号召二十万人上街至凯道、国防部抗议。
在这网络时代中,PTT成为极度自由的讯息交流平台,乡民无疑地成为了不可忽视的
社群。但是,记者至PTT版上搜寻新闻的行为是否有失专业伦理呢?此趋势若愈加频繁,
对新闻媒体的发展是利或弊?这当中是否存在着个人隐私权与言论自由的争论?
台大新闻所张锦华教授指出,网络资讯成为新闻来源已非“新闻”,尽管目前许多人
在争论这类资讯是否合乎新闻专业伦理,“它确实是新闻来源!”她提到,由于新媒体、
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消息能迅速传播至大众,这个现象更呈现出社会现象,若社会现象
具有公共性质,只要在不侵犯隐私的状况下的确值得报导。
然而,张锦华提到,上PTT寻找来源确实较简易,不过议题公共性的强弱也是许多网
友及新闻记者需要注意之处,例如当一位冰店正妹在PTT上引发网友讨论,即使许多人浏
览、推文,或留言按赞,其公共性仍不足,如此一来,更会造成其他公共议题不受到关注
,进而导致传播媒体的资源错置。
张锦华也补充道,媒体之间具有聚合现象,新闻来源会从不同管道的媒体上相互引用,进
而延伸与扩大,从PTT的例子能发现是自网络世界延伸至报纸、电视新闻等大众媒体,帮
助网络影响力能触及更大的阅听众。这也成为网络媒体影响现实世界的典范,即为“公民
运动”,公民是指非特定任一阶级,由社会上各阶层人民所组成,非传统利益团体,期望
借由自身力量去改变政府政策与社会环境。
近来,一旦新闻事件发生,网友易发挥追根究柢的精神,进行资料查找的工作,不过
有时这种看似热心的行为却往往造成“人肉搜索”,甚至作为“网络审判”的工具,当事
人遭到公布隐私资讯、骚扰的例子更是不在少数。
张锦华对此表示,网络传播的其中一项缺点在于来源素质的良莠不齐,缺乏严谨的守
门员,而这个角色是过去传统大众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不讳言,乡民的正义很多时候的
确发挥有效的作用,然而网络欠专业查证,而媒体则须具备此项工作。她也提醒,网友在
热心之余,仍需具有法律观念,小心勿触法。
更多新闻请上 FB搜寻"台大学生报"
http://ntusnews.blogspot.tw/
联络信箱ntusnews@gmail.co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