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宣] 教泽永怀 教泽常存 怀念历史系赵绮娜老师

楼主: kkob5433 (kk)   2013-10-11 22:18:27
教泽永怀 教泽常存 怀念历史系赵绮娜老师
台大学生报记者 蒋正扬、李孟灏、朱祉乐 报导
在台大以开美国史而闻名的历史系副教授赵绮娜于三月十八日因病辞世,系上师生深感惊
讶与不舍,讲话爽朗、热诚亲切是赵老师给大家的印象;另外,在授课方面则是以严格的
写作训练还有对美国历史的精研而著名。本报此次透过访问系上老师、修课同学来了解赵
老师的生平风范。最后,希望借由赵老师学思历程,能够给我们启发与方向。
学思历程:
赵老师于四十多年前以优异成绩于台大历史系毕业,而后进入研究所修习清史,对于
满文与八旗制度有深入的研究。硕士毕业后,老师进入故宫工作,同时也在东吴大学兼课
。之后,在中研院欧美所孙同勋教授的盛情邀约下,赵老师毅然决然地加入这个新兴成立
的研究单位,并开始一个前所未想过的人生。在欧美所上班的日子,老师的研究史料由满
文转换为英文。多年后因缘际会之下,赵老师考取了由美国参议员所提供的Fullbright
Program奖学金,前往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研习美国政治与外交史,在学期
间,老师常常往返台美,一面要兼顾课业,一面要完成在中研院的工作,历史系林维红教
授说,“这段是赵老师在人生旅途中最艰难的时光,不但要在课业上获得高分以保住美国
提供的奖学金,也要在欧美所的研究中做出贡献。除此之外,赵老师对找史料的要求,一
分证据一分话的性格,她这几年是非常辛苦。”最后,赵老师于一九七九年拿到北卡的历
史硕士学位、一九九零年拿到博士学位,花了十五年的岁月,林维红教授说,“因为赵老
师是从头学起,她走遍全美图书馆参阅美国历史文献、寻找史料,从政治层面延伸到文化
传播层面,她一直希望能够彻底的了解美国的文化建构模式,以及美国形象对中国的影响
到底有多深”。
研究专长:
赵老师专精于研究五零年代美国的对中政策,特别是在战后的传播与文化层面,比如
说赵老师在“美国的电影与文化”就分析五零年代后的好莱坞电影、每日世界杂志输出的
美式文化对华人世界的影响;此外,赵老师更专精于美国如何利用奖学金制度来吸引优秀
华人学生,还有他们归国后对美国的态度与人生观前后有何变化。林维红教授说,“赵老
师对于美国留学机构的运作方很熟悉的,因她本身的留学经费便是受奖学金赞助,当时赵
老师便是从七十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此外,林教授说由美国国务院赞助的East-West
Center奖学金也是赵老师特别关注的重点,因为这个机构正是要加强美国学生与亚洲学生
的连系,也是要亚洲学生来美国学习,进而吸收与传播美国的文化”,所以赵老师的课程
便是在介绍战后美国利用文化机构、新闻处与杂志对华人世界的影响,分析美国如何利用
资源来吸引中国的优秀人才,又那些留学生归国后制造的美国影响力为何,美国形象是否
借由文化、教育政策而进一步发扬。
同学印象:
身为一个只修过赵绮娜老师一学期课的外系学生,我和老师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却对
老师印象深刻。美国历史与电影这门课,是我修过的通识中最重的一门,但也是我学到最
多的一门。在台大,很少有一门课能真正将电影和学术结合,因此当初,我几乎是在课程
网上看到课名的那一瞬间就毫不犹豫地选了。这门课每周除了提供许多原文的论文及影评
作为阅读教材外,会在上课时以讲授方式说明电影故事的时代背景,让修课同学事先对历
史有所了解,才观赏电影。每学期有两次的电影史实比较作业,除对报告内容要求扎实外
,还必须遵照严谨的学术格式引注,一点也不像是通识课报告的标准。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老师在讲桌前拿着麦克风的瘦小身影,以及和她的身材不成比例、
铿锵有力的声音。老师的个性直接、爽朗、坦率,对于学问态度严肃,她对学生要求不低
,但亦不吝于给予赞美和鼓励。在美国历史与电影的最后一堂课上,老师说这门通识不会
再开,因为每两个星期就在课堂上“完整播放完一部电影”有太过“轻松”的嫌疑,不符
合台大的开课标准。后来我曾对好多同学提起老师这段话,惋惜一门好课就这样被扼杀。
一直未婚的老师曾和同学说过,独自一人的学术生涯很难熬,每天一个人吃晚餐时真的很
寂寞。到现在我仍记得她那有些黯然的神情,在下一秒重新讲课时马上又被对史学的热忱
所取代。赵绮娜老师的一生,真的都奉献给学术了。
更多新闻请上 FB搜寻"台大学生报"
http://ntusnews.blogspot.tw/
联络信箱ntusnews@gmail.co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