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uwawa (库瓦瓦)》之铭言:
2007.11.16
发现到其实身体对手的作用力最好都对在身体的侧边方向,
也就是说, 用背肌展开, 用胸肌拉回
例子就是背肌直拳, 胸肌的连步拳回切.
所以连步拳回身探掌时, 不是腰先转, 而是手刚好对着身体的侧面中线拉回来(胸力),
到一半时腰转动, 改变手运动的这条直线相对于身体的方向, 成为用背肌展开来送出.
XD
: 2007.8.9
: 还是一样气感力感 含胸贴背的老调重谈, 只是现在加上了反作用力的概念, 身收手就会
: 进,
: 然后逆击时(如虎撩手)上下半身要做相反的旋转, 力才会合中,
: 以及背肌出力的概念, 所以聚于背的气感在出手的过程中会一直稳定在背部, 不会挤到前
: 三角肌.
: 然后, 所谓的含收, 其实包括腹部的高度, 甚至小腹丹田的位置也是要含的, 也许就是老
: 师所讲的
: "提,整" 但是在旋转时, 上下的方向要分明, 也就是上下身转开的动作要分明.
: 以右拳为例,大概在丹田高度为相对静止, 以下向后撑, 以上向左转, 但胸不可前顶, 而
: 是从左边转向后,
: 右手因为上身旋转的缘故, 所以相对于肩而言等于是侧平举, 后三角肌, 背肌收缩, 但背
: 仍是平的, 不可
: 变成胸挺背凹.
: 左脚的力向前撑, 其反作用力稳住左半上身使其转向后, 右脚的力往后撑, 其反作用帮助
: 右半身向前.
: 上半身不是自己想转就能转,一定要借由下半身的反作用力, 才能有无预兆的转动, 否则
: 一定会有晃动
: 然后才开始动的现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