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声明】我们就是要引起争议。

楼主: bestdvd (bestdvd)   2009-05-14 01:37:58
为什么海岛想要进活大? What's wrong with us?
去年NTU板上关于“校园媒体建置计画”的讨论串、连署和刍议,经过发
起者与校方协商以及学生自治的努力,化为一纸〈校园公共媒体自治时段管理
办法〉。而在海岛禁播事件之后,这个〈自治办法〉等同虚设。确实,在行政
人员、教师、学生三方共治的理想校园公共领域里,行政人员所代表的校方没
有义务全盘遵循学生自治法规,但也绝非意味校方可以粗暴地任意否决,否则
整个学生自治体制将从根本发生动摇,带来校方和学生之间的信任破产。
海岛禁播事件不只是言论自由的议题,更是大学管理者的素质问题,也是
校方与学生认知严重落差的后果。我们不否认校方对学生确实经常用心良多,
这也是我们非常感激的。追根究柢,问题在于:校方作为技术官僚的集合体,
结构上不免开始僵化,甚至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
无”的心态,进而阻碍了整体校园的进步。
当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大学生步入校园,不应止于受教和被塑造,也应该
试图发挥影响力,冲击抗拒变迁的校园。也因此,我们主张,大学教育的终极
效益就是引起争议,在理性尊重、兼容并包的前提下,引发课室内的争议、出
版品和研讨会的争议、虚拟社群的争议、社区和社会的争议,以思辨和论辩促
成文明的进步。我们主张,学校应该提供学生发表作品的机会与空间,这是创
造力和公共性的根源。学生本就处于学习和实习的阶段,校方可以就专业问题
给予学生建议,但不应以专业为由全面封杀。问题必须被继续讨论下去,真理
/真相才有慢慢浮现(或者证明并不存在)的机会,学生在过程中学习成长,
这不正是教育的方法和目的吗?
今天,海岛新闻的尝试已经充分暴露了学生自治体制的困境,以及学校对
教育和学习的不理解。这是一所大学的悲哀。
作为年轻的公民媒体参与者,海岛已经善用网络空间作为发声场域,并不
特别需要争取在活大播放。然而,身为台大的一份子,海岛更愿意成为校园公
共领域的对话媒介。我们不认为自己能代表广大异质的学生,我们也不甘成为
校方的传声筒;我们要做的不是抢过麦克风,而是要将麦克风递到两造三方面
前──而唯有冲撞体制、进入体制,才能凸显体制问题,也才可能促成校方和
学生的对话。海岛学生电视台不会成立社团,因为我们只是平台,这些对校园
民主至关重要的校园市民社会才是主体。今后,我们将不断借用各社团的名义
,与他们合作进入活大播放议程。
  我们呼吁同学,持续关注活大的媒体垄断现象以及其他“争议的”校园公
共议题。如果你不满意海岛新闻的内容,也欢迎你进入我们的生命,改变我们。
我们呼吁学生会、学代会及各社团,不要轻忽海岛禁播事件可能对校园民
主和学生自治造成的伤害;我们也希望各社团进行串连,一同表达学生对校园
媒体的渴望和想像。
台大学生会长和学生代表选举在即,我们要呼吁所有会长和学代参选人,
对校园公共媒体建制提出相关政见,并承诺会尽力与校方交涉。
我们呼吁台大校方,展现一所卓越大学的精神与气度,重新认识学生自治
和大学教育的本质,并尽快召开校园公共媒体建制公听会,让校方、学生、新
闻所大众传播学者和其他关注校园公共议题的教师坐下来一起对话,共同描绘
校园公共媒体的轮廓。
【海岛学生电视台˙活大禁播小事纪】
[4/01]首次推出校园新闻,主题为大一女豪享来事件、吸菸区设置。
[4/08]向活大管理组申请播放,管理组以“有争议”为由,不予播放
[4/16]再度送审,活大坚决禁播,认为〈校园公共媒体自治时段管理办法〉
是“学生的自治法规,行政单位以尊重为原则,也不一定要遵守。”
[4/20]“开天窗”阉割版新闻以大新社招生广告的名义,审查通过。
[4/21]自行架设投影布幕,在活大播放。
[5/05]校方召开顶尖校园说明会,冯燕学务长重新肯认:“不引起争议”才
能播放,“学代会通过一个法案,学务处需不需要执行”可以讨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