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校规小组会议

楼主: of (我是欧发\⊙▽⊙/)   2011-06-22 14:07:54
会议地点:第二行政中心的四会议室
系争议案与讨论内容
1.容积率问题 109% -> 150%
2.经费问题 七亿三千万,须以卖顶计划支应
3.楼层高度 七层,105年三月底以前完成验收
4.先期规划的准则 参见报告书
5.图书馆的藏书放在地下室好不好?
A.
6.李老师:绿建筑问题,目前在环评的需求是要到银级指标,另外植栽计划在移除现有
植物之后要怎么种回去需要写出来。环评经费360万编列的部分还有后面几年相关的需
求需要列上去
7.罗老师:树木的移植,是否有保留的可能性?迁就现有的位址,以工程的方式去避免影
响树木
8.工学院院长:一个多月后就要卸任,本来以为不会碰到此案,人之将去,其言也善,希
望从全校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学校有校发会跟校规小组,今天的会议结果大概可以猜
到:本案原则上通过,后续由相关单位决行。本案之后会送到校发会去,在校发会上面
则是:这个案子校规小组已经通过了,那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了。工学院:化工系周转
问题。教室问题在博雅启用之后已获得解决。
接下来以全校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教室的需求是怎么样?博雅大楼大约是五年五百亿开始的时候规划的,新天文馆
,土木新馆,环境馆都在这几年陆续完工,社科院,生医所也在兴建当中,工综新馆现
在也在推动中,这五年来,文理社工医,都一直在盖大楼,这些大楼量体都非常大,教
室非常多,教室的需求量,到底还有多少?我们有没有很确实,很好好的评估?
我个人认为,教室应该是要在各院系的馆室里面,学生是属于院系的,应该要在院系里
面上课,老师也希望如此,因为老师上课方便,这样就不用到处走去外面上课,教室应
该集中在馆系里面会比较适合,学校的共同科目跟大型教室会需要一些共同的教室,但
学校应该要好好评估到底需要多少教室,如果盖了变蚊子馆就必须要好好检讨一下。
上次会议的资料提到以后上课的形态,提到远距教学,网络教学等等,教室的需求会是
怎么样的演变,是我们需要审慎,精确地评估。
这个案子把图书馆也列近来的,上次讨论的时候图书馆并不在此案里面,上次并没有讨
论到图书馆,为什么呢?因为教室需求量不够!如果教室需求够的话,为什么要拉图书
馆近来,不要因为是有预算,所以我们就要盖教室!
如果需要盖教室,就要问到底要盖在哪里?地点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的教室是非
常集中的(在化工系周边),那么新的教室是否要盖在现在这么集中的位置?
公馆附近有一块地,之前要盖大楼,但是没有预算,现在是有预算了,但是地点要盖在
哪里?我们现在校区不断地往公馆发展,是否可以考虑把建案地点往那边去思考?
人口密度问题
之前再盖工综大楼的时候,就被问到人口密度的问题,目前工综新馆跟志鸿馆的更新都
在讨论当中,是否需要再盖一栋大楼来增加这个地方的人口密度?
高度问题
因为该建地接近椰林大道,所以高度必须要被放入考虑,工综新馆北栋七层南栋六层,
就是为了维护椰林大道的景观,如果今天在更接近椰林大道的地方盖了一栋七层的建筑
那么工综降低量体的意义何在?
施工期重叠
新大楼与目前的工综新馆完全重叠,要怎么施工?
7.教务长发言:
整体来讲,教务处的规划都没有本位问题,因为教务处没有要使用这个空间,这个空间
是要提供给全校使用的,这个基地在工学院旁边,葛院长一定会考虑到这个空间的问题
,当时我盖博雅教学馆的时候,我极力地争取量体要增加,换句话说,博雅教学馆的完
成,没有办法满足我们教室的需求,我们的课务组作的调查可以证明教室的需求尚未被
满足,博雅馆的建设是希望增加满足讨论课跟大型课程的需要。目前我们规划出来的这
个丙案,目前这样规划教室完全没有增加,仅是更新综合教室的量体。
图书馆的问题,之前曾经讨论过建国校区等等,后来才想到地下室可以作为图书馆使用
交通的问题是大家可以考虑,不过这个案子主要的目的是建筑物的翻新,没有太大的创
意。
8.总务长发言
交通问题是都市大学共同的痛,我在MIT的时候就觉得,这是补习班啊。台大的密度当
然是没有MIT高啊,总务处的任务是在协助台大的校务发展,如果当初社科院跟法学院
没有搬过来,这些建筑都可以不用盖啊。这个决策是经过校务会议大家讨论出来同意的
,如果今天台大招生的人数可以不用再增加,这个问题可以比较好解决,我们如果社科
院搬回来,又会增加六千人,我有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迁校到屏东去,大家有看过屏
科大的校地,多么羡慕啊。
综合大楼已经39年了,台北盆地现在是属于地震一级区,如果遇到裂震,新的建筑会不
会倒?会!那旧的建筑会不会倒?当然会!学生的安全是不是要纳进考虑?我希望这么
多元的意见,大家要以整体学校的发展做考量。
9.主席发言
校规小组作为一个平台,提供专业的意见供校发会去做决策,
10.某教授:
上周去香港参访,我们大学部的学生很可怜,他们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我们可不可以
增加一些专属于学生的空间,我觉得现在的空间都太小了,能不能够有整层的空间是规划
给学生的,我们很强调跨领域的学习,他们可以用那样的空间做那样的讨论,我觉得我们
在空间上可以多一点创意,learning commerce
11.教务长:
其实我很喜欢learning commerce这个概念,可惜同学都没有主动提出这个需求,我们
也在图书馆跟博雅馆都弄了小小的空间,我觉得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学术讨论的空间,可惜
学生都只提出活动的空间。
12.葛院长发言:
程序问题:
校规小组->校发会->结案。我们现在才开始程序,并没有校务会议这回事,我虽然不期
待我们能够真正改变这个案子,但我希望可以在这个时候仔细地讨论这个案子
教室品质与安全问题
刚刚总务长跟教务长都提到教室问题,我们现在教学大楼,可不可以请总务长回答一下
新生大楼多久了?新生大楼因为教务处花了很多钱整理,所以弄得很好。综合大楼管理问
题非常复杂,一楼是教务处,楼上有工学院跟化工系,综合大楼的问题,会不会只是因为
不投钱进去维护?...
我们需要现在把这个地方填满吗?校总区中心的的很宝贵,万一学校以后有什么需求的
话,是否可以把这块地作为使用的对象?如果以后工学院要使用这块地,如果已经盖了教
室,工学院要使用这块地比登天还难啊!
13.教务长发言:
14.李冠纬发言:
过去学代会作的调查发现,同学对于活动跟讨论的需求其实都很大,只是一直都没有人
去问。现在这个案子里面只有规划教室,是非常没有效率的使用。目前射箭校队跟自行车社
都非常依赖这个空间,不应该忽略此分需求
15.学生会代表发言:
其实只要有一个开放的空间就可以让同学讨论,博雅馆是一个很开放的空间,可是没有
工具,只有开放的空间,可是没有桌子跟座位,并不是很适合讨论的空间
目前综合教室作为许多社团社课的空间,未来是否可以开放教室作为社团使用?
停车问题:如果限制都边脚踏车停车时间的话会让社团使用产生困难,如果把周遭的停
车空间集中到那边,是否需要把周边的脚踏车才撤掉?
讨论空间是否会影响上课品质?博雅大楼盖在运动场旁边,同学常常反应会受到干扰。
16.文学院学代
争取学生综合生活空间,学习开放空间不能满足需求
根据文学院经验,这个案子最好不要太急,像目前哲学系跟人类系就在一个危险的转置空
间,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维修
根据建筑师的意见希望增加活动室的夹板作为弹性的空间使用,是否会影响到隔音?
17.射箭协会社长
射箭校队是台湾射箭活动的发源地,是否可以在拆迁的过程中考虑射箭的转置。
另外未来是否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地点给射箭社与校队做练习
18.自行车社
综合跟小椰林道那边的车流会彼此交织,是否可以把地基缩减以让道路顺畅
为什么量体的地基增加,楼层高度也增加,但是教室的数量没有增加?
19.Learning commerce
台大还没有很标准的空间,外国的空间非常的吸引人,而且有很大的空间提供给学生做综
合使用,我非常希望可以提供这样的空间让同学们幸福感提升。
20.林韦翰发言
非技术部分非建筑师负责,那要找谁负责?
学校教育空间比较少?为什么台大周边的咖啡店跟小酒馆为什么会这么发达?
因为校园没有这样的空间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我觉得学校可以考虑尝试经营这样的空间
让同学可以在里面有更充分的讨论,相信这样的空间可以满足同学对这个空间的想像。
21.文院学代
诚挚的希望可以有完整的转置计划!
22.活动中心李主任
综合大楼的建案完全没有提供学生社团的空间使用,我们写了很多意见书但是都没有得到
回应,我们得到的回应只有自己找空间,我们还是希望学校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给学生使
用,我很赞成图书馆馆长说的开放空间的想法,我们一楼的开放空间参考了美西美东,做
了一个开放空间,但是因为经费没有很多,可能没有做得很好,但是同学还蛮喜欢的
教室的需求,是不是能够符合一些需求,例如有些学程需要舞蹈的空间,这些需求因为学
成不具社团身份没办法使用,是否可以考量这些需求加入教室的设计。
23.李冠纬发言
难得有机会可以建设一个新的空间,应该要多花费一点创意去规划这个空间的使用。
主席回应:现在的建筑是不是最后的设计案,
林韦翰:非技术服务范围是否加入设计的概念里面?我们缺乏合适的管道去表达我们的意
见。
主席回应:转制计划请相关人员做回应
总务长回应:初步规划之后还要送校发会,之后会有学生代表,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因为
涉及校园中心地带的使用,到时候还会开公听会,希望学生的意见可以早期进来。
总务长:请学生提书面意见
主席:7.13有下一次的会议,欢迎大家参加
主席:初期会议主要应该是讨论准则问题,大家不要觉得这个设计案是已经要进入建设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