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很多活动,
除了几乎每一个系(X友会)都有的之夜、
杜鹃花节、XX周、系烤、迎新、送旧
还有系卡、岁末联欢点点点
杜鹃花节可以理解是一个让高中生了解科系的活动
迎新送旧可以增进大家的感情
XX周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还是只是大学版的园游会?
我不懂周的跟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据说10几年前并没有很多系有“周”
现在倒是许多意义不明的周出现
比如说oo周并没有卖oo相关的东西
虽然说好像没有规定这样啦
但是服装设计周只卖食物好像就是有点奇怪??
但是之夜就满花时间的,
我满想知道究竟是从什么年代开始有之夜的
感觉上好像是某一届的人突然想到
“我们来办个之夜吧!”
结果现在却变成“因为学长姊都有办所以要办”的感觉
很多活动都是这样吧
变成一群人花一堆时间花一堆钱做自己不擅长又意义不明的事情
是很好玩啦,但是结果不会空虚吗?
大学的活动太多了,
有些甚至不是不想办就能不办的,
大家好像都被“传承啦”,“联络感情”等等给绑住
现在的系上活动
是不是失去了办活动原本的意义?
还是说因为大家高中都太苦闷,
社团玩太少,所以来大学玩?
到最后就变成(某些人)一直办活动就好
人手不够还要用尽各种手段找人参与这些意义不明的活动
(不管是人情压力还是服务学习点数)
看看这次的事件吧,一群人自嗨出来的东西意义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