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作业 @@

楼主: cookies1118 (秋子)   2010-03-22 22:45:48
Q
请问在结案报告中你认为这个学校的体制上出现了什么问题?有哪些优缺点?如何改善?
从结案报告中,大致上的问题:(综合三村之问题)
老师部分:师资程度、老师流动性高、老师本身价值观以及老师年龄…
学生部分:学生程度不一(就同年级来说)、中学毕业后未继续升学…
我个人是觉得
(1)学校好像没有定期与老师们沟通与讨论,
因为定期的讨论(就像是安寨村的结案中的建议)可以给予校方和老师们
互相激励与改善的管道,校方不仅可以适时了解老师的教学状况外,
也可以得知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形。老师也可以向校方提出一些他们所看到的问题,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最亲近小朋友的。有鉴于老师们平时也有活要干,
我觉得这个定期的讨论在初步的时候可以密集一点,例如以“周”为单位,
定期开会,若效果不错且稳定后,时间就可以长一点,例如以“月”为单位。
(2)就学生的程度上来说,就算是同一年级,其中仍存有程度差异,
这是老师在上课时遇到的困难之一。针对此点,我觉得校方应追踪每个孩子的程度,
设置评鉴,测验学生的程度是否真的合乎升上一个年级的标准,
但此测验需要校方与老师们共同策划,因为老师比较清楚课程内容也熟悉
孩子们的程度,而校方则可以搭配师生需求给予协助。我个人觉得此测验
可以像是台湾的段考,针对每一大范围的检测,测验之是否了解与吸收消化,
测验次数可以依照状况作调整。若没有通过,则可以趁著寒暑假进行补救教学,
有点像是重修的感觉,但是会比较个别的教学,针对孩子们不懂的地方进行补救,
再择期举行补测。但就以上的想法而言,是比较偏向顾及大部分的学生,
因为还是会有一些个别差异,对于此,如果校方愿意,其实也可以针对一些程度
真的无法跟上的孩子们,给予其较宽松的门槛。
此想法是:若全班的程度差异没有那么大,那么老师在教学上可以就顺利
教导其内容,也不用在课堂上顾此失彼。
(3)我觉得老师们教的领域不外乎是:国语、数学、户牍,有些有英文,
但是就我看完结案报告,有些老师所教的科目,一定是其所专长的领域,
所以我觉得可以试试看领域学习分享的制度,而这个制度呢,
是有鉴于老师们会的科目领域大致相同,何不让老师们一起互相激励与学习。
这其实就像是我们到当地帮老师上课,之后一对一相互分享与指导一样,
只是这个制度比较是长期的规划,也是有点像LONG STAY的含意,
只是这个是要当地老师们都要有的共识。教相同科目的老师们自成一组,
约定好一个时间,就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然后老师们相互脑力激荡,
彼此分享IDEAS,然后让这个领域可以更紧实。此想法是针对每位老师因教法不同,
而学生也有不同的反应,希望借由老师们彼此互相激荡,找出适合自己的教法,
并且相互给予意见,或许会让老师们在过程中找到对教学的热忱以及培养较
正确的价值观,也可以让孩子们在有效的教学中学习与成长。
以上是我的想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