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06-1 魏岫明 大学国文一 期末考

楼主: catnightkiwi   2018-01-11 16:45:23
课程名称︰大学国文一
课程性质︰
课程教师︰魏岫明
开课学院:
开课系所︰
考试日期(年月日)︰107年01月11日
考试时限(分钟):150分钟
试题 :
必答(共三题,答三题)
一、现代小说中使用的技巧繁多,何谓“意识流”?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一文中
  如何运用意识流技巧?除了意识流之外,<游园惊梦>还使用了哪些技巧?请
  举例说明。(20%)
二、请说明何谓写实主义及浪漫主义?台湾乡土小说家是否皆属于写实主义一派?
  试以写作<看海的日子>的黄春明、写作<嫁妆一牛车>的王祯和及写作<山
  路>的陈映真三位作家为例,对此点加以讨论。(20%)
三、作家选用何种人称观点往往和写作技巧及文章风格有关联,试就以上观点讨论
  <红孩儿>、<丈夫>、<晶晶的生日>、<祝福>其人称观点技巧。(15%)
选答(共六题,答三题)(每题皆15%)
四、三零年代中国作家多以反应时代问题,或反省中国本身文化、体制弊病为主,
鲁迅的<祝福>及沈从文的<萧萧>、<丈夫>莫不如此,然而鲁迅和沈从文
  两位作家在刻画设会问题时,写作风格和反映出来的作家心态,却有很大不同
  之处。请比较鲁迅、沈从文两位作家在这三篇文章中表现的风格、技巧和作家
  性格。
五、黄春明<看海的日子中>“鱼群来了”、“雨夜花”、“十个月”文字风格是
  否相同?作者为何最后安排白梅抱着孩子去看海?意义为何?
六、朱西甯在<铁浆>中描写火车的意义为何?文中运用文学技巧为何?文章中两
  大主轴为何?两大主线在何处交会?文章所表达主要意旨为何?
七、王祯和自云︰“个人非常喜欢在文字语言上做实验。…我这样变来变去,目的
  是在找一种真实的声音,来呈现故事”请就此点讨论其于<嫁妆一牛车>一文
  中文字技巧上的表现。
八、陈映真于<山路>一文所表现的主要旨意为何?文中所提及<山路>、<台车
  道>这两词所代表的意义为何?蔡千惠奉献自己一生,含辛茹苦扶养李国木长
  大成人、受良好教育及成家立业,为何最后竟会觉得自己堕落,而绝望得“油
  尽灯枯”而死?
九、张大春在<将军碑>一文中采用何种写作技巧?安排此种穿越时空的能力于本
  文写作有何作用?作者为何最后安排将军以身撞碑?武镇东与武维扬父子关系
  为何?两人如何沟通?作者借此种技巧所传达的本篇主要旨意为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