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03-2 杜保瑞 东方人生哲学 期中考

楼主: freestyler (freestyler)   2015-06-23 23:34:52
课程名称︰东方人生哲学
课程性质︰选修兼通识A4
课程教师︰杜保瑞
开课学院:文学院
开课系所︰哲学系
考试日期(年月日)︰
考试时限(分钟):180分钟
试题 :
请以通顺、明了、清楚的白话语句,解释下列文句。ㄧ题五分,共二十题。
1. 濂溪先生: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
身而无悟也。
2. 明道先生曰:仁者先难而后获。有为而作,皆先获也。古人惟知为仁而已,今人皆先
获也。
3. 明道先生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此是彻上彻下语。圣人元无二语。
4. 明道先生曰:今志于义理而心不安乐者,何也?此则正式剩一个助之长。虽则心「操
之则存,舍之则亡」然而持之太甚,便是「必有事焉而正之」也。亦须且凭去,如此
者只是德孤,「德不孤,必有邻」。到德盛后,自无窒碍,左右逢其原也。
5. 明道先生曰:人不能祛思虑,只是吝。吝故无浩然之气。
6. 明道先生曰:制怒为难,制惧亦难。克己可以制怒,明理可以制惧。
7. 伊川先生曰:古之学者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今之学者为人,欲见之于人也。
8. 伊川先生曰: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学而善思,然后可与适道。思而有所
得,则可与立。立而化之,则可与权。
9. 伊川先生曰:圣人不记事,所以常记得。今人忘事,以其记事。不能记事,处事不精
,皆出于养之不完固。
10.伊川先生曰:病卧于床,委之庸医,比之不慈不孝。事亲者亦不可不知医。
11.伊川先生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思虑当在事外。
12.伊川先生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
,小人伤于忍。
13.横渠曰:恶不仁,故不善未尝不知。徒好仁而不恶不仁,则习不察,行不著。是故徒
善未必尽义,徒是未必尽仁。好仁而恶不仁,然后尽仁义之道。
14.横渠曰:人多言安于贫贱,其实只是计穷力屈,才短不能营画尔。若稍动得,恐未肯
安之。须是诚知义理之乐于利欲也,乃能。
15.未能无欲,欲不行焉之谓大勇。未能无惑,惑不苟解之谓大智。物不苟应,务尽其心
之谓大仁。人而不仁,则道义熄矣。
16.静观万物之理,得吾心之说也易;动处万物之分,得吾心之乐也难。是故仁智合ㄧ,
然后君子之学成。
17.事之误,非过也。或未得驭事之道焉尔。心之惑,乃过也。心过难改,能改心过,则
无过也。
18.能攻人之实病至难也,能受人实攻者为尤难。人能攻我实病,我能受人实攻,朋友之
义其庶几乎!不然,其不相陷而为小人者,几希矣。
19.礼文多者,情实必不足,君子交际宜察焉;言词巧者,临断必不善,君子选用宜察焉

20.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
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