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http://pinyi1002.pixnet.net/blog/post/209164324
网页版: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475593440.A.23B.html
文前说明:
关于“硬举跟深蹲到底能不能练腹肌?”这件事去年在国外(美国)就引起诸多讨论,
先说明一下,腹肌其实有很多个,腹直肌、腹横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等等都算。
但,这边指的是一般人说的六块肌,也就是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这个争议,不管是正方或反方都有理论派跟实作派的支持者,
(其实我不太喜欢分理论派或实作派,因为在国外许多有名的家伙其实是两者兼备的。)
所以这个争议不是什么“理论派vs实作派”的战争
最后是反方,也就是“硬举跟深蹲其实不太能练腹肌”,
提出的证据跟说法比较合理(至少我这么认为),争议才告一段落。
因为刚好涉略过这个问题,也有兴趣动笔写下去。
所以在这边为大家整理一下反方的说法,并补充一些常见的迷思。
如果对于内文不同意也没关系,大家姑且看看。
文前结论:
怕大家觉得文章太长,先把大家关注的三个问题点出来。
问题一:硬举、深蹲都练得到核心,所以不用再额外练腹肌了?
答:不是的,硬举与深蹲主要用到的是背侧核心,而腹肌(腹直肌)是前侧核心。
深蹲跟硬举的时候腹肌的肌电活性不是很高,显示出深蹲跟硬举并不是锻炼腹肌的好动作
。
问题二: 腹肌的大小跟形状先天就注定好的,再怎么练都无法改变?
答:不是的,经过锻炼后,腹肌的大小真的可以改变!
2016这篇文献纪录到五周的腹肌训练就可以成长10%的腹肌厚度。
但形状怎么变化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详见这篇──腹肌的大小跟形状真的都是天生的吗?
http://pinyi1002.pixnet.net/blog/post/209346841
问题三:想要有好看的腹肌,控制饮食即可?
答:类似上题,每个人对于好看的定义不同,但如果你想要腹肌更立体,更明显,
那么锻炼恐怕就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饮食控制并不能让腹肌变得更厚实、更立体。
请记得,以上讲的腹肌,都是腹直肌,也就是一般大众所追求的六块肌。
内文:
大家都知道硬举跟深蹲会用到很多核心肌群,
(这是John Cena背蹲举611磅=278公斤)
而腹肌也是核心肌群的“一部份”,
所以许多人就认为深蹲跟硬举也可以练到腹直肌。
但是大家忽略的是核心肌群是多组成、多功能的,
面对不同的挑战时,核心肌群的不同部分就会跳出来迎接任务。
你可以把核心肌群想成一支棒球队,
棒球队由各个专长不同的队员所组成,
例如:先发投手、开路先锋、第四棒、野手、关门投手.....等等
虽然每个队员的专长都不一样,但目标都是让队伍赢得比赛。
核心肌群由许多部份构成,
例如:腹横肌、多裂肌、竖脊肌、腹直肌、腹外斜肌、前锯肌.....等等,
虽然每个肌肉的功能不尽相同,但目标都是维持躯干稳定跟传递力量;
假设现在轮到球队进攻,那么你会把投手都派上去打击吗?
当然不会!因为投手不是拿来打击的,负责打击的是打者。
类似的概念,硬举跟深蹲的时候,需要的是伸直躯干,防止躯干被弯曲,
然而腹直肌的功用为屈曲躯干,
这跟我们想要的结果可说是刚好相反,
硬举跟深蹲时,我们并不会(也不应该)让腹直肌出太多力,
如果腹直肌出力太多,反而可能会造成圆背。
用文字讲的可能太抽象了,用图片说明会比较清楚
上面是腹直肌的功能:原本我躺着,脊椎是直立的,下一秒我启动腹肌,
接着脊椎就被弯曲了,如红线所示,这就是腹直肌的功能。
那么,当我在硬举的时候用力收缩腹肌会发生什么事呢?
上面左边我的脊椎是直立的,腹直肌没有出什么力,
接着我启动腹肌,屈曲躯干是腹直肌的功能,于是我就圆背了。
所以说深蹲跟硬举的时候腹直肌不会(也不该)出太多力,
否则反而会圆背,圆背是几乎每个教练都会要求学生尽量避免的事。
(除非你正在追求纪录)
“硬举跟深蹲不是会用到很多核心吗?为什么腹肌没有用到?”
的确,硬举跟深蹲会需要很多核心肌群的帮助,
但主要是背侧核心:竖脊肌、多裂肌、腰方肌等等,(注1)
而不是前侧核心:腹直肌、腹外斜肌、内斜肌等等。
(背部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肌肉,能够伸直并稳定脊椎,在深蹲跟硬举时有很大的作用)
虽然腹肌跟竖脊肌都是核心肌群,但功能可以说是非常不同,
在讨论时,有必要把它们区隔开来,以避免混淆。
“深蹲硬举时,吸饱气,产生腹内压以维持脊椎稳定,这样不会用到腹肌吗?”
是的,是会用到腹肌,虽然所有的腹肌:腹直肌、外斜、内斜、腹横都可以产生腹内压,
然而深蹲硬举时,主要用来产生腹内压的是最深层的腹横肌(下图),而不是腹直肌
(腹横肌是稳定脊椎的重要帮手)
或许其他的腹肌也会用到一点,但用的程度不会那么大,
因为其他腹肌(腹直肌、外斜、内斜)的走向都有可能让脊椎弯曲,
不太可能出很大的力量,
如果腹直肌出太多了力气,反而会使得背侧核心的负担增加,会增加圆背的可能,
如果你都已经圆背了,那还谈什么脊椎稳定呢?是吧?!
“这是你的说法,有任何证据吗?”
很庆幸这部分已经有国外的生物力学家Andrew Vigotsky帮我们整理好了,
不是说国外的月亮就一定比较圆,但美国在运动科学方面的确是先进台湾许多。
2014年这份研究显示:
平均训练年资为9年的橄榄球选手14位,即便用90%1RM的重量下去深蹲,
腹直肌的肌电活性只有最大活性(MVIC)的10%左右,
腹外斜肌则为20%左右,竖脊肌则为95%,
这显示了前后核心的差异,以及腹直肌在深蹲中施展的力量不怎么大。
肌电活性是用来干嘛的?简单来说肌电活性越大,肌肉出的力量越多。
2002年的这份研究显示:
平均身高186公分,体重123公斤的美足选手14位,用12RM的重量去硬举,
发现腹直肌跟腹外斜肌的活性大概是用力蜷腹的50~60%。
还有一些研究就不详谈了,
总而言之,硬举、深蹲平均而言不会引发太多的腹直肌活性。
“可是我在硬举前都会吸饱气,也真的有感觉到腹肌有在收缩,怎么解释?”
我也有在硬举,我知道这个感觉。
我个人猜测,如果腹直肌在硬举有什么特别用处的话,
大概会有两个地方,
第一:在举起重量前,腹横肌连着腹直肌一起启动,可以帮助我们制造并感受腹内压。
第二:硬举的最后阶段要lockout,身体接近站直时,腹直肌可以帮助我们回正骨盆。
(左边Lockout时腹肌没出力,形成骨盆前倾;右边腹肌有收紧,骨盆回正(注2))
是的,在准备期跟lockout时腹直肌或许会出点力,
但是在动作过程中,腹直肌就不会出那么多力,
假设重量太重了,都快圆背了,你还会让腹直肌出来让你的背更圆吗?
我想,腹肌在深蹲硬举是有点用途,
但不是我们平常想得那样,而且似乎也没有出那么大的力气。
“你刚刚提到的那些研究就是一般的运动员,会不会真正专业的教练又不一样?”
这也不是不可能,Bret Contreras,一个相当知名的阻力训练专家,
(在许多教练眼中他可以算是一位大师了)
在2010年拿自己做了个小实验,并发表在T-Nation上,
标题是“最棒的腹部运动”,
他做了很多会用到腹部的运动,以下是几个常见运动的肌电数据:
我们来比较一下不同动作的腹肌活性:
硬举、深蹲的确比plank有更多肌电活性,而且也没有离仰卧起坐太远,
这可能暗示著大师比一般人更会用腹肌。
虽然大师告诉我们,他硬举时可以用到腹肌,
不过,你可以想想看,
我们一次训练可以做仰卧起坐或卷腹100多下,
但我们有办法做大重量硬举100多次吗?我想是很难的,
何况我们大部分人也不是大师,不能像大师这样运用腹肌自如。
(更何况大部分的我们可能连运动员都不如......)
另外他也发现悬挂单杠抬腿的活性是硬举的3倍(如上表),
这也告诉了我们,有比硬举更有效更轻松能够锻炼腹部的运动。
Bret Contreras也承认深蹲跟硬举不是锻炼腹肌的好方法,
并让刚刚提到的生物力学家Andrew Vigotsky在他的网站上发表文章。
结论:
扯了一大串就是要告诉大家,
很多人认为会用到核心肌群的动作就一定会锻炼的腹肌,例如硬举或深蹲,
然而他们经常忽略了核心肌群是多功能多组成的。
硬举跟深蹲可以给你坚强的背侧核心,
但却无法给你立体的六块肌。
如果想要立体的腹肌的话,请控制饮食,并搭配能够直接训练腹部的动作,
RKC plank、Bodysaw、悬挂抬腿、或其他的前侧核心运动,
都可以是不错的选则。
要不要练腹肌是个人的自由,但选择正确的方式才能让你离目标越来越近。
文长,感谢你看完。
文中有许多影片与参考资料连结, 建议点开网志版查看。
补充:
“有没有不直接锻炼腹肌,但是腹肌活性很高的运动?”
有的,一样摘录自Bret Contreras在T-nation发表的实验
引体向上很令人吃惊的居然有461的腹肌活性,比悬挂单杠抬腿的300.0还高,
但我想有在从事街头健身(Calisthenics)的朋友应该不会意外,
因为引体向上过程中,我们的脊椎会被重力强迫伸展,
而腹直肌可以屈曲脊椎,也就是抗伸展,
所以引体向上时如果故意保持核心稳定,腹部的感受会很深刻。
土耳其站立也是脊椎的抗伸运动。
三头肌下压也需要前侧核心出力,否则脊椎会被过度伸展。
提醒:
锻炼腹肌之余,不要忘了伸展腹肌、髋屈肌(髂腰肌、股直肌等等),
并强化背测核心(单跪姿抬绳、地雷管扭转、俯卧髋伸、单边农夫走路),
以避免肌力失衡。
均衡的肌群发展不管对于良好的体态,或是减低运动伤害都有所帮助。
我们的粉丝专页──健身卡波:
https://www.facebook.com/fitnesscouple.pi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