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 进阶肌力训练解剖圣经

楼主: licklabium (76600ferio)   2016-09-02 22:48:19
上周买来后,今天刚好全部读完。看的过程中就一直很想上来分享此书
我自己也很认真的做了笔记,并加以修正自己的观念


这本书修正了我习惯的一些动作,比如一直以来,我都是用杠铃正手做
划船来训练背肌,因为我反手可以拉得更重不少,我以为要用比较吃力的方
式,才能有更好的训练效果。可是本书却说手肘关节的结构不同,适合
的器材不同,而我的情况更合适的是反手W杠划船。星期二我立即采用
此方法,不仅拉得更顺、更重、更多下,背肌的感受比正握强烈许多,
到今天晚上已经过了三天,仍然酸痛有感。
除此之外,在肩膀的稳定肌群,也有很详细的解说,我曾在版上看过
物理治疗师写的大作写的相关文章,但对于各肌群的位置却不那么清楚,
而书中有图片可供观看,我全书看完后又回来看了版上的相关文章,整个
概念也因此更清楚了。由上周开始我也加入了肩膀的稳定肌群训练,
很明显在激烈地羽毛球运动后肩膀不适的感觉减少了。这是我目前照着
书修正后,最明显感觉的两项。
除此之外,里面对于胸推、蹲举等,也有提供增加训练的方法:加弹力带
我也买了两条试过,不过尚未适应,也还不知道效果如何。
整本书对于常见的弱肌群都有提供对应的方法,也有说明各种动作的优缺点
危险性、注意事项(如头部位置),也有提供各种器材的方法
对于普遍的观念也有导正或修正,可供每个人视自己情况加以选择。
而拜近几年版上出现几位强者写出文章,如水肥哥,我才得知的观念,
如做大重量深蹲时利用呼吸启动腹横肌,来维持核心中立,书中也都有
加以说明;对于是否使用健力腰带也有说明;也提到了如何建立大脑-肌肉联结
单关节或多关节肌群的观念;拮抗肌群的观念、离心时是否要刻意放慢…等等
更重要的,水肥哥文章曾提过要做疲劳管理,书中有一部分便是在谈管理
身体的复原力,也提供几项方法,做当下促进恢复、和休息日时的促进恢复。
当然网络上都可以找到这些观念,但这本书的好处时,
给予一次完整的资讯,而不是在网络上一篇一篇比较零散的。
不过看此书时,却也有和我原本的观念相冲突之处
比如:做胸推时是否要拱腰、做腹肌是否要用高重量(6RM)…等
比较疑惑的是,书中写到“脂肪会优先屯积在活动最少的肌肉上,因此
规律地训练腹肌,能够减少脂肪堆积在小腹的可能性”,这和我先前看过
“脂肪是依全身比例增减,而比例是基因决定”的概念相冲突。书中并没有
提出科学文献,我个人猜想会不会是作者自己的意见。
而书中还提到,如果一次训练中包含深蹲、前倾划船、硬举、肩上推举等多
关节运动的所有动作,那受伤就不是机率的问题,而是时间早晚的差别而已。
我自己去别的健身房学过的课程,的确是一次训练同时包括全部,也执行
好几年了…看了有点挫…
然而,也有一些部分我照着做,效果并不好的,比如说书中有两次提到
将拇指放在食指底下,握杠铃时可以增加握力
但是我照着做,却感觉很难握住,还是回到自己习惯的握法。
最后一定要跟大伙分享的是,我在看到书中写“神经冲动频率达到80赫滋,
就足以征召所有的肌纤维,提高频率所能产生的额外肌力,源自于每条纤维
的收缩力提升…”,和我读过运动生理学的“全有全无律”相突冲,于是
我便写信给翻译的李恒儒博士请教,本以为可能会得不到回信,想不到短短
二十分钟,博士便回我信;我看完仍有疑问,又再次写信询问,总共来回三
次,博士都很快地仔细回答我的问题,还找了文献给我看(可是全英文的,看
得超痛苦的就是…),并且邀请我可以直接去他的办公室讨论,真心觉得非常
用心。在此感谢他们,翻译此本书,受惠台湾的运动爱好者。虽然一本书一
定会有错误、不足之处,但仍然真心推荐。
作者: iamweberber (买-壹伍零)   2016-09-02 22:53:00
感谢分享,用心给推
作者: jy27987651 (我的帅气程度)   2016-09-02 23:15:00
认真推
作者: dragon8332 (核四在人间)   2016-09-02 23:18:00
好用心!译者也是!
作者: kuroda (hiroshi)   2016-09-02 23:38:00
推用心笔记和分享
作者: circlelee (三项)   2016-09-02 23:44:00
推!
作者: Jared9527 (阿屁)   2016-09-02 23:46:00
感谢分享
作者: stu891594 (邱P)   2016-09-02 23:47:00
这本书真的是一个整合零碎观念的好书
作者: Spartan117 (士官长)   2016-09-02 23:55:00
征召全部的肌纤维 但不代表全部的肌纤维都已经最大收缩 是这个意思吗?请问李博士的回答是什么呢?
作者: wwo6436 (四岁)   2016-09-03 00:54:00
感谢分享,看到你的文章内容会让我想买
作者: VM3BP6Z (小弟妹(*〞︶〝*)   2016-09-03 00:54:00
脂肪堆积那个我也听过学解剖学的体育老师说过
作者: ks3290 (山豆基)   2016-09-03 01:02:00
Nice
作者: ct20100806 (SuperYo)   2016-09-03 01:30:00
满好奇脂肪堆积的那个理论,如果属实那实在是打肿一堆人的脸....
作者: Cyclo (Cyclo)   2016-09-03 01:35:00
本来运动科学这些东西 每年都会有新发现 不断打自己的脸是常态啊 如果真的是这样 即时update就好
作者: zhea (哲)   2016-09-03 07:39:00
推分享
作者: lelu (乐路)   2016-09-03 09:24:00
各种理论共存也是有的,有时真相只有上帝知道
作者: henryage   2016-09-03 12:31:00
谢谢大大分享
作者: derek79919 (derek79919)   2016-09-03 18:44:00
拇指放在食指底下 那叫勾握 举重选手常用
作者: zelda312 (song)   2016-09-03 23:54:00
刚刚试了拇指放在食指底下 觉的实用 推一个
作者: VTsuyoshi (Rise)   2016-09-04 19:23:00
作者: dodoee   2016-09-07 00:46:00
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