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失踪山难的原因简单,但后续动原规模往往比一般山难更为庞大且复杂,此次清水大山失
踪山难,透过文大山社详实记录,让同为山社的我们更能了解到面对多方搜救时可能遭遇
到的困难和问题。
【时间】2011.06.04-2011.06.06
【成员】甲(前向)(受难者)、队员乙、领队丙,加其余队员三人,共六人
【路线地点】清水大山传统路
【事发陈述】
为不同校毕业校友组成的队五,入山申请时使用“文化大学华岗登山社”的团体名义。
第一天(06.04)从太管处出发至第一水源地扎营。
第二天(06.05)轻装单攻清水大山,甲走前向,因速度较快在上棱线前便已脱离其他队员
先行单攻,后其他队员在行经乱石区时,遇到已单攻完清水大山在回程上的甲,甲表示会
先至最后水源地帮大家煮水,便先行离去。
后回程时,队员乙率先返抵最后水源地,未见甲,便以为甲继续前往第一水源地,于是乙
便离开最后水源地向前寻找。当领队丙晚半小时抵达最后水源地时,以为其他队员都先行
前往第一水源地,便离开最后水源地继续前行。
天色已暗,乙回头寻找其余队员,与领队丙碰面后,才发现甲失踪,便回第一水源地整装
出发回最后水源地寻找甲。抵达最后水源地时已凌晨,且无力搜寻,返回第一水源地。
第三天(06.06)早上出发下山寻求大同部落的协助,并通报留守启动山难。山下社团留守
和老师了解情况后,却无法连系上山上队伍,决定向消防局报案处理。
查询最后发话时间位置为 06.05 吉安乡,无法和山上连系确认,一度以为甲已下山,暂
停了搜救动作,但再经确认后,发现为 06.04 18:00吉安乡,便继续进行搜救集结。搜救
队伍由太管处、太警队、消防局所组成,于午后出发进入林道搜救。山上队伍其余队员于
傍晚下山。队员乙、领队丙与留守会合后,留下与前来支援搜救的山社成员商讨对策,成
立前进指挥所,并连络飞鹰小队。
搜救首日(06.07)以消防局主导,主要锁定在砂卡当步道8K最后水源地至步道9K处石瀑搜
寻,另有国搜直升机出勤搜救。晚间第一批搜救队回报搜寻未果,明日下山。前进指挥所
联络北搜。
搜救次日(06.08)凌晨开会决定未来搜索范围:1. 10K入口西侧猎径、2. 2100M至入山口
棱线两侧、3. 9K处岔路处。飞鹰于清晨抵达,召开临时会议确定事发经过、甲的特征、
搜救方式,并决定在大同彩虹屋设立中继站作联系。并向国搜中心申请特搜人员和搜救犬
。联络东搜、中搜,寻求人力支援。
搜救第三日(06.09)北搜抵达,并聘雇山青协助搜救。山上消防搜救队听到熊吼而认为有
熊出没,故要求各搜救队伍撤离至最后水源地。但消防局一直联系不上大队长,请大同中
继站协助确认消防局大队长的位置,并请大队长透过中继站回报搜救资讯。下午下起大雨
,且持续加大,消防局希望各队撤回大同。飞鹰仍留在扎营地。飞鹰请领队丙上山跟搜救
队说明情况,因此改由领队丙驻守大同中继站。雨势至傍晚才停歇。
搜救第四日(06.10)因即将发布海上台风警报,各搜救队决议下撤。大队长、太管处、社
团方、飞鹰来召开临时会议,希望由消防局作为民间搜救单位的单一窗口,并整合各搜救
单位的搜索区域,以避免搜索区域重复。
搜救第五日(06.11)凌晨尚未发布海上台风警报,家属希望增派搜救人力。此日搜救以溯
砂卡当溪为主,但消防局规划要从三间屋起溯,而社团方希望能从大同开始主力搜索8k以
北各支流。民间搜救队伍改由花莲救协来做统筹。军方加入消防局搜救队伍,并提供更多
直升机班次支援。
搜救第九日(06.15)上午由太管处巡山员于8K最后水源营地附近的河谷深潭寻获大体。
注:笔者未找到中后段06.12至06.15的搜救记录,故只列出06.07至06.11的部分。
【山难检讨】
一、队伍统御:
事发当日因队伍成员速度不一,零散而至,差距超过前后视线范围的状况下,更难立即相
互支援,此外,队员乙和领队丙的认知因时间差而错失及早发现甲失踪的机会。且在最后
水源地发现未见甲时,便应等待所有队员集合后再出发,而非各自迳行向前。
二、队伍应变:
在入夜后领队丙抵达第一水源地与队伍会合后才发现甲失踪,采取由队伍本身自行前往最
后水源地搜索的决定,然而因体力耗尽而搜索未果,延至隔日才向外求援。在当下众人都
已疲累的情形下,且天色已暗,应以先寻找通讯点联络留守为主,并及早休息让隔日一早
全员能先返抵至大同安顿并对外求援。
三、错用名义:
此队伍为不同校校友组成,然而使用文化大学华岗登山社之名义申请,让事发后的各项资
讯在第一时间有所误解,且对于学校和社团本身也会造成莫须有的压力。
【搜救借镜】
一、队伍方的资讯整合:
此次搜救中多次要求队伍人员上山协助搜救队伍了解情况,可见当初搜救队在出动时,可
能还未接收到详细的队伍资讯,而在尚未了解资讯的情况下贸然出动,可能会耗费掉珍贵
的搜救资源。且由于搜救行动多由消防局做统筹,队伍方应尽快整理出搜救相关资讯给官
方及其他民搜单位,例如:建议搜救点之经纬度、航空照片图(googleearth)、失踪者本
次上山照片、队伍行程记录…等。
二、搜救方的资源整合:
此次搜救初期,消防局和民搜单位未统一整合,而是透过队伍社团方所设立的中继站,才
有效同时掌握各方作业进度。然而透过中继联系整合,是很不得以的情形,整合应由上而
下,才能进行各搜救队的指挥部署。然此次经验,民搜单位皆由队伍方来进行接洽,到现
场时应转介给官方搜救领导单位做整合。
三、中继站的重要性:
此次参与搜救的团体重多,除了前进指挥所外,一开始由队伍方率先至大同设立中继站,
让各方资讯整合有了第一部的进展,也让后续山下联络不到山上时有其他连络管道。然而
此中继站应有官方人员派驻,以增加和官方联系时的资讯被信任度。
四、搜救方式:
不同搜救路线皆应绑路标,以利各搜救队伍辨识该区域是否已搜索过,避免不必要的人力
和时间浪费。各队伍也应配备GPS记录航迹,让搜救资讯整合时,更能有效了解各队伍搜
索的区域。
【总结】
失踪山难多皂因于队伍分散和队员落单,然而这些最简单的原因,往往却是耗费最多搜救
资源的山难导火线。此外,此次搜救详实的记录,让人一窥山社在面对众多搜救团体时所
能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做有效协助搜救的幕后推手。
【参考资料】
受难队伍记录:https://goo.gl/Isya0f
留守记录0606-0608:https://goo.gl/jCTdw9
留守记录0608-0609:http://blog.xuite.net/sumshowshukimo/twblog/146760569
留守记录0610-0611:http://blog.xuite.net/sumshowshukimo/twblog/146760566
大同中继站记录0608-0611:http://blog.xuite.net/sumshowshukimo/twblog/146760571
太管处山难搜救会议记录0607:https://goo.gl/fyLh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