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Rossi支持引进F1式的车队无线电通讯

楼主: Gekiranger (獣拳は正义の拳)   2016-07-20 11:27:36
来源:Motorsport
http://goo.gl/MnnYl1
图文好读版: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32193
在Sachsenring赛道那场受雨所影响的比赛之后,Valentino Rossi表示他会支持在MotoGP
导入F1风格的无线电通讯。
德国站的结果实际上取决于Pit策略,如同“Flag to Flag”的规则所规定的,在赛道路
面状况有所改变的情况下,车手应该进Pit换骑装了更适合现在路面状态的轮胎。
车队能和他们阵中车手沟通的唯一方式就是使用Pit板,因为车队无线电不能使用。
但是Rossi认为导入车手和车队后勤人员之间的无线电通讯是有好处的,并且强调在使用
车队无线电通讯的话,他在荷兰站的摔车是可以避免的。
“可以确认的是如果我们能够直接跟站里的车队后勤人员通讯的话,事情会变得简单许多
。”Rossi说。“有时候用(Pit)板子的话,要这么做是很困难的。”
“举例来说,如果在荷兰站,如果他们告诉我我有两秒的优势的话,我就一定会把速度放
慢,然后我就能避免发生失误。”
“如果有用上无线电通讯的可能的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不用。或许是因为成本问题吧
,我不知道。”
Marquez和Dovizioso反对导入车队无线电通讯
分别在Sachsenring 赛道的比赛,拿下第一位跟第三位的Marc Marquez和Andrea
Dovizioso和Rossi持相反看法。
尤其是Marquez表示做出周详的赛前Pit策略规画可以弥补透过Pit板座沟通的侷限。
“我无法想像(在)全力过弯,时速200英里的情况下,然后有人(跟你)说话是什么样
的状况。”他说。“如果在赛前能拟定出好的策略,导入无线电通讯是没必要的。”
“我们自2013年澳洲站之后开始,就针对这些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做了很多努力。提到自己
当时在澳洲站因为漏看了后勤人员的Pit板讯息,因而被出黑旗判比赛失格的Marquez补充
说。
同时,Dovizioso可以了解用上车队无线电通讯好的一面,但是表示持平而论他宁可维持
现在这种状况。
“或许使用无线电通讯可以控管一切状况,而且对安全更好。”这位DUCATI厂队车手表示
。“如果我们能够在比赛时对话,我们的决策会更好。”
“但是我们的比赛形式和F1不同,所以我认为维持现状比较好。”
如果引进车队无线电 接下来就一定会出现车队指令
然后就会出现如下状况:
Valentino is faster than you.
Marc用的策略跟你的不同.
作者: Neuschwan (Lost Sheep)   2016-07-20 11:40:00
有可能会增加一定的危险性 两轮跟四轮还是有差的
作者: atropos   2016-07-20 11:59:00
觉得危险的人可以不用啊
作者: NaouZ (W3ME)   2016-07-20 12:05:00
应该还是配戴有线耳机吧, 等有人因摔车遭勒伤再来禁止也不迟呀.
作者: member7023   2016-07-20 12:25:00
感觉无线电会减少比赛的看头
作者: LonelyLove (傲然与懦弱)   2016-07-20 12:29:00
呵呵。难听的留给其他人来说好了。
作者: for007your (for007youreyes)   2016-07-20 12:41:00
2013澳站黑旗事件 摔帽那幕 XD https://goo.gl/e1R5oe会不知赛车实时位置吗 若知 何需挑在全倾/极速时通讯
作者: dada760704 (dada)   2016-07-20 12:53:00
无线电?rossi是怎么了吗?
作者: n790321 (icon)   2016-07-20 12:55:00
跟f1差太多了吧 f1一堆有的没的
作者: for007your (for007youreyes)   2016-07-20 12:56:00
反观F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4Mckdyr6Uo摸头GP要是能导入无线电通 铁定将有更多精彩可期 XDrz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16-07-20 12:57:00
赛前就应该就各种情况讨论好策略了吧,导入TR感觉怪怪的
作者: bitassault (GG inin der)   2016-07-20 13:08:00
果然第一名是GP2 哈哈哈
作者: gilingking (精灵游侠)   2016-07-20 13:42:00
觉得没必要 F1一大堆设定
作者: for007your (for007youreyes)   2016-07-20 13:50:00
无线电通能更易控管风险提高安全 单凭这点就值得导入至于若担心车队指令会过度介入 赛会可用规则去限制呀
作者: louic (...)   2016-07-20 13:50:00
就像我前面讲的,有必要换车时,才使用耳麦...
作者: Marquez93 (MM93)   2016-07-20 13:50:00
没必要+1
作者: rossihsu   2016-07-20 13:51:00
肉包铁,一分心错过入弯就gg了吧
作者: Marquez93 (MM93)   2016-07-20 13:52:00
我觉得换车也没必要,因为选错时间换车也没什么,这也是比赛好看的一部分
作者: forgr202 (丰原VR46)   2016-07-20 14:01:00
挑对时间沟通应该没问题吧
作者: silentk (Maybe...)   2016-07-20 14:04:00
2013那次很扯,错过换胎时机,93经纪人和技师长表情意外的很冷静Gabarrini动作马上说明了93掰,同样厂队沟通明显出错
作者: ridewithwind (Rider)   2016-07-20 14:11:00
领先两秒 pit板不是会写吗
作者: TonyAsa (顺骑自然)   2016-07-20 14:43:00
如果限制只有在前直道能接受到无线电呢这就跟定风翼一样,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尊重车手想法就是每个车手当然都会站在自己有利的立场,也没啥好奇怪的啊
作者: aggressorX (阿冲)   2016-07-20 14:49:00
感觉有好有坏 雨站换车我觉得有无线电很好毕竟要不要换车还是车手决定 安全方面来说无线电提供很好的帮助 不过目前比赛也有很大部分乐趣是在这就是了...可能要试用看看才知道?
作者: mengjia0720 (我不是小杰)   2016-07-20 14:51:00
有mic之后 都是数据分析 我喜欢车手自己的决定 拜托别跟F1一样啊
作者: aggressorX (阿冲)   2016-07-20 14:53:00
赛前策略还是要拟定 不过适时的对话可以微调 更考验车手跟厂队临场的反应吧
作者: chang7741 (美沙酮混狗粮)   2016-07-20 15:17:00
领先两秒是因为Dovi在最后几弯摔车.Pit来不及告知
作者: Virex (CS 1.6 Forever )   2016-07-20 15:53:00
有好有坏,看最后到底如何吧。
作者: olsr (.....)   2016-07-20 15:53:00
然后第二年开始要跟F1一样禁止用无线电下指导棋吗
作者: Marquez93 (MM93)   2016-07-20 17:05:00
不过我觉得93讲得满正确的,GP是需要极度专注的赛事,一不小心就会摔车甚至伤亡,如果在极速下突然TR发声可能会分心,造成摔车...刚看摩托笔记的新文,Emmett说如果有TR最后可能车队会开始控制车手,车手无法自然的骑车
作者: LazyCool (畜牲小王爷)   2016-07-20 17:33:00
谁要当GP界的Kimi... "Just leave me alone"
作者: YamagiN (海在森林中长大)   2016-07-20 17:40:00
限制使用次数呢? 每场赛事可以通话两次 每次以30秒为限
作者: spursrd5021 (混吃等死ing...)   2016-07-20 17:42:00
限制只能在大直道用吧,进弯太危险...
作者: JSFS (小斑马)   2016-07-20 18:06:00
从以前反对 rider-aid到现在主动开口,猴子也变了呢
作者: tonybin (Courage)   2016-07-20 18:16:00
会出现很多MotoGP的Montoya吧 XD What a fxxking idiot!
作者: Louis0911 (Louis)   2016-07-20 18:31:00
会不会有种状况...pit区技师忘记关mic,然后车手全倾角的时候..技师们打了大喷嚏!哈啾!车手也刚好吓喷了..
作者: MattiaPasini (LBJ~CryBaby)   2016-07-20 18:31:00
F1因TR分心而撞车,有驾驶舱保护,GP车手因TR分心而摔车或撞车,车手的保护在哪??
作者: for007your (for007youreyes)   2016-07-20 18:43:00
车手自摔也是那身保护 就算TR真的害其摔也是那身保护没TR就不会摔吗 有TR就会摔较多吗 还扯靠什么保护勒XD以前或许会怕讯号不良或怕在错的时机通讯导致干扰车手但现在技术进步 还会怕收讯不良或不知赛车实时位置吗?有些事本就与时俱进 电控都能逐弯修正了 会不知车在哪HRC若非要选在小马200mph攻弯时通讯 那也是HRC很有事若届时车队藉TR控制车手 那赛会就不能做出相应限制吗F1官方特地放上精彩的TR对话表TR也是赛事精彩的一部分
作者: LonelyLove (傲然与懦弱)   2016-07-20 19:01:00
F1一年20站,每台车每场至少进站一次。GP一年18场,需要进站换车的顶多3~4场。要思考的不是F1可以有无线电为什么GP不可以有。而是GP得以保持不使用无线电将比赛留给车手,而F1无法在F1里透过无线电下的指令毁掉多少比赛引发多少争议车迷宁可看场上精彩的厮杀也胜过看剪辑出来的搞笑TR。讲得难听一点啦,会跳出来讲这种话,只是在暴露本身没有能力在赛前会议/赛场上作出正确判断,要靠车队的指示才有办法知道现在到底该冲该收。那这场就算没无线电人家也打板子出来好几圈了是有用?
作者: for007your (for007youreyes)   2016-07-20 19:14:00
但有时天候+地形+车库位置会让车手看不清屁板 不是吗?
作者: aggressorX (阿冲)   2016-07-20 19:16:00
话说的真早 佩服啊
作者: for007your (for007youreyes)   2016-07-20 19:34:00
以前试过TR但多数反对 那是以前 不代表现在就不能再试安全来说 屁板+旗号+大银幕 若多了TR 控管风险更全面一堆人都在呼吁安全 那为何不先就安全面去试TR的效果看不清屁板/旗号时 旗号/大银幕未及时出现时 若有TR呢TR牵涉的不会只有战术 若单纯从战术面否定TR就狭隘了
作者: klb0905 (klb)   2016-07-20 19:42:00
我不赞成TR.不过,我认为pit board的确有改变/取代的空间.毕竟大直线速度这么快,一边要抓前车真空带/防守,一边要注意找旁边一排里自己的pit board,还要在那短时间看清写的内容.....我想不小心漏看也不是奇怪的事........弄个显示一排文字的HUD/抬头显示器,限制一圈更新一次,车手在比较有余裕时在看内容,似乎也是个方式
作者: greenpeace21 (梦见街)   2016-07-20 19:50:00
觉得大直道时仪表板可以显示无线电文字讯息即可...PIT board实在太落伍了...HUD技术、AR之类的显示技术比较合乎时代趋势
作者: klb0905 (klb)   2016-07-20 19:53:00
就算有新科技辅助还是要用put board啦,毕竟可靠度超高 XD
作者: aggressorX (阿冲)   2016-07-20 19:58:00
以后直接显示在安全帽上面?
作者: greenpeace21 (梦见街)   2016-07-20 19:59:00
显示在车头挡风罩上面就可以了
作者: vsonic (我没在卖耳机..)   2016-07-20 20:08:00
PIT board实在是很落伍的一个东西..
作者: pure2249 (我是幼稚鬼阿糖)   2016-07-20 20:22:00
因为VR46不知道MM93换完胎跟飞的一样,他知道他就会去换但PIT板没办法打这么多资讯,所以他想要TO
作者: bitassault (GG inin der)   2016-07-20 23:38:00
但不可否认的是没TO正是GP比隔壁棚好看的地方
作者: revolution99 (Ziv)   2016-07-21 00:30:00
以后说不定会湿干湿的状况?至少交流要提升ㄧ些
作者: XDBoyLCDP (XDBoy)   2016-07-21 12:43:00
我觉得把有TR一定会有TO这个想法拿掉,看事情会比较客观。 还蛮认同007想法的
作者: NinjaQ (ok)   2016-07-21 18:03:00
理由伯
作者: Neuschwan (Lost Sheep)   2016-07-21 19:36:00
挡风玻璃就可 这应该不难做到
作者: c39801113 (Placebo)   2016-07-21 21:18:00
可能年纪大的车手宁愿用听的不想用看的吧多贪那几圈也不进去换胎
作者: ut2909 (Charlie)   2016-07-22 22:45:00
输了就LUB 其他雨站得利的时后怎么不出来喊ZZZZZZZZ
作者: fayever (yesman)   2016-07-23 06:58:00
有利46的就是好政策,其他安全等等管你去死。
作者: HSyiee (天大地大台蚵大)   2016-07-23 10:31:00
理由伯:入弯时突然听到车队的声音。所以我摔车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