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三岛由纪夫、平冈公威与我

楼主: keane1982 (Keane)   2007-08-07 16:18:49
原文出处: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31&&kno=001&&no=0051
三岛由纪夫、平冈公威与我
陈希我(发表日期:2006-12-1421:20:10阅读人次:461回复数:8)
我第一次见到三岛由纪夫,是在东京高轮一家不大的书店。 当然我只是见到他的照片。
像我这种年龄段的中国人,没有赶上以批判的名义阅读三岛的时代。 即使改革开放了,
我上了大学中文系,也很少接触到这个作家。 第一次见,就见到了大量的他的生活场景
。 那是一本十分豪华的画册,他的住宅和陈设也极尽豪华。 第三年,辗转迁移住处的我
住到了那个豪宅的邻近,与之相隔一条不大的马路。 纯属偶然,后来我才知道,那里有
个"作家村",其中就有三岛由纪夫的故居。
当年他就是从这里走出来,走向生命尽头的。 据说,那个早上十点,车子经过他长女的
学校前,稍事停留。 他揶揄道:"在这种时候,如果是电影,就会配上感伤的音乐了。"
说罢,他唱起了悲壮的《唐狮子牡丹》。 车在高速公路风驰电掣,奔向市谷本村町陆上
自卫队东部方面总监部。 除了随行的四个人外,没人知道他要干什么。 总监部门卫见是
三岛由纪夫,爽快地为他放行。 甚至他到了总监办公室,拔出日本刀"关孙六",总监还
将"关孙六"当作艺术品欣赏了一番。 但是它的主人却挥起了刀。 总监仍然没有反应过来
,叫:"喂,三岛,不要开玩笑了。"发现对方表情异常冷峻,才恍然明白过来。
据说之后三岛走到阳台,向自卫队训话时。 没有人听他的,一片嘘声,不停有人打断他
,乃至发出怒吼:"住嘴!滚蛋!把他揪下去!"甚至,他的"盾之会"的会员也没有响应他
的要求,无一人前来集合。 三岛慨然留下了一句话:"在旁人眼里,我现在大概是个疯子
。"
确实,他是个疯子。 在他自杀的年代里,他的"誓为大君当丑盾"的思想简直不合时宜。
直到几十年后人们才理解了他,但是他已经死了,已经死了几十年。 这几十年里,他只
是被当作疯子。 他一定不愿意看到这种结局。 一个人的行动,是为了结果,如果把行动
看作一种投资,他岂能愿意自己投入生命换来的,却是现世的无意义? 即使几十年后有
了回报。 相比之下,那个时代的另一个年轻作家就明智得多,他投入了时代的潮流,他
就是后来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 顺应时代潮流,风险要小得多。 也许有人会
说,大江健三郎是斗士,反对战争,反对日本的政府,反对"右翼"。 但是要知道,在战
后的日本,反战是大潮流,即使现在"右翼"猖獗,也不过是叫嚣的一小撮;而在日本,跟
我们不同,反政府是没有风险的,反而会让他显得特立独行(比如拒绝政府勋章),得到
更多的支持,因此大江付出的代价是少的。 倒是他儿子的残疾使他倍受困顿,也因此恰
恰是这,成就了他文学的真正价值。 这就是一个作家的苦命。 一个作家的价值就体现在
他跟常态的背离,不管他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愿意还是不愿意。 据说当时人们对三岛自
杀最为惊讶的是:一个如此著名的作家,居然干出这种事! 他们不知道,正是反潮流,
造就成了作家。
实际上,三岛由纪夫早已在写作中走向死亡了,他的死,不过是写作的继续。 不要说早
年的《金阁寺》,在他自杀的六年前,他也在《忧国》中体验了死;去市谷前,他写下了
《丰饶之海》的最后一句话:"庭院沐浴在夏日的阳光中,一派静寂……"作为一个中国作
家,我深深感觉到我们的文学中缺乏这种死的"静寂",而满是俗世的活命哲学。 而我自
己呢? 我曾经在三岛生命出走的住宅旁苟活过最屈辱和黑暗的时光。 1989年后,我更加
鲜明地沦为"世界孤儿"。 人家骂我们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福建人,喜欢用一个词:"难
民"。 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