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日本演练“台湾有事”12万人避难 吃饭居

楼主: design0606 (飛)   2024-04-22 09:35:35
※ 引述《tomhawkreal (阿汤)》之铭言:
: 原文来源:
: 中央社
: 日本演练“台湾有事”12万人避难 吃饭居住都成问题
: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04200190.aspx
: 原文摘要:
: “读卖新闻”报导,熊本县政府防灾中心今年1月下旬举办模拟演习,
: 假设鹿儿岛县的离岛遭受攻击,约600名岛民要疏散到熊本县八代市避难。
: 熊本县政府编造了一个情境,甚至还有假的新闻快报,像是机场陷入恐慌
: 等。演练现场充斥紧张气氛,
: “社群网络很多人在说机场关闭了,一大堆人在询问,赶快确认一下”。
: 机场封闭的新闻最后被确定为假消息,演练现场有人推测,
: “可能是发动攻击的国家传出的讯息”,考量实际上或许会有假消息流传
: 的情况。
: 熊本县过去虽然有过熊本地震的经验,但假定发生“有事”(紧急情况)
: 举办演习还是第一次。熊本县危机管理防灾课表示:
: “县民担心如果发生紧急情况,九州或许也会被卷入。我们希望传达准确
: 资讯,呼吁民众冷静行动。”
: 根据日本“国民保护法”,地方政府必须制定居民的避难与救援计画。
: 日本政府去年10月开始要求九州各县、山口县等8个县做好准备。疏散对象
: 是石垣岛、宫古岛等冲绳县先岛群岛5个市町村的居民和观光客,合计要疏
: 散12万人。
: 根据演习,包括临时加开的航班在内,每天将有100架次航班起降,载送石
: 垣市约5万6000人到福冈机场,另把宫古岛市约5万7000人送到鹿儿岛机场。
: 另外还有开往鹿儿岛港的海上避难路线,预计6天可以抵达九州。
: 不过,在近几次的演习陆续发现问题。由于起降的航班将是平时数倍,机场
: 必须强化准备工作,
: 国土安全省质疑:“是否有充足人员执行安全确认工作?”
: 日本元月发生能登半岛强震后,准备运送赈灾物资前往灾区的海上保安厅飞
: 机在羽田机场发生擦撞事故,导致5人罹难,仍令人记忆犹新。
: 除此之外,疏散的居民会有老年人、无法步行的障碍者、住院患者、孕妇等
: 都需要特别支援。还可能有人希望携带家畜和宠物,
: 像是有“畜产村”称号、畜牧业相当活跃的多良间村,就养了数千头牛。
: 当地政策顾问来间玄次表示:“要移动3000头牛是很困难的事情。”
: 日本政府要求九州各县与山口县回报旅社、公营住宅等可以收容的避难人数
: ,以及食品、毯子等物资储备量。
: 福冈县回报,当地的旅社和公营住宅大约可以收容18万人。
: 不过,相关负责人表示:
: “里头还有居民和客人,本地的外国观光客也在增加当中,因此实际可以收
: 容的人数难以推估。”
: 旅宿业者也疑惑表示:
: “不知道需要收容多长时间。”
: 日本政府目前暂定避难时间为一个月,将在内阁官房设立专门小组,协助各
: 县制定计画。
: 不过,由于没有前例可供参照,相关负责人表示:
: “我们自己也没有正确答案,这就是应对有事(紧急情况)发生的困难之处。”
: 心得感想:
: 日本九州各县、山口县等8个县都开始陆续演练“台湾有事”的应对措施,
: 也因此发现一些可能状况,这就是演习真正有用之处
: (熊本县政府的剧本,看来相当逼真?)
: 但是我看到“有人希望携带家畜和宠物”,加上“要移动3000头牛是很困难
: 的事情”,就忍不住笑出来了...
从此新闻可以反思目前政府对于战时疏散避难的思维
应该是完全笑不出来
以下从硬件设备 物资 以及医疗救护三方面来探讨
(其中加以个人目前的领域以及过去的经验)
A.法规 以及 政府所规划的防空避难设备适用地区
目前法规上有明文规定的防空避难设备
只有建筑技术规则中 第六章 防空避难设备
因为篇幅关系 附上全部条文连结
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点击阅读
https://w3.cpami.gov.tw/law/law/lawe-2/rule1-6.html
而目前政府规划建筑物依法规需附建防空避难设施的适用区域如下
https://www.nlma.gov.tw/filesys/file/EMMA/1120810617.pdf
以及内政部警政署防空避难专区的APP
https://adr.npa.gov.tw/
以上 有法规依据 有建立资讯专区 堪称完美 对吧!?
实际上呢
我们来看一下
A-1
建筑技术规则 141条第三项
建筑基地周围一百五十公尺范围内之地形,有可供全体人员避难使用之处所,经当地主管
建筑机关会同警察机关勘察属实者。
这个 以我实务经验来说 只出现在规定里 实际勘查 恩 欸............
A-2 结构强度问题
建筑技术规则 144条
二、进出口之设置依左列规定:
  (一)面积未达二四○平方公尺者,应设两处进出口。其中一处得为通达户外之爬梯
式紧急出口。紧急出口净宽至少为○‧六公尺见方或直径○‧八五公尺以上。
  (二)面积达二四○平方公尺以上者,应设二处阶梯式(包括汽车坡道)进出口,其
中一处应通达户外。
三、开口部份直接面向户外者(包括面向地下天井部分),其门窗构造应符合甲种
防火门及防火窗规定。室内设有进出口门,应为不燃材料。
四、避难设备露出地面之外墙或进出口上下四周之露天部份或露天顶板,其构造体
之钢筋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二十四公分。
五、半地下式避难设备,其露出地面部份应小于天花板高度二分之一。
六、避难设备应有良好之通风设备及防水措施。
七、避难室构造应一律为钢筋混凝土构造或钢骨钢筋混凝土构造。
然后就...........没了
以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物结构计算中 只有针对地震纳入计算中
以上建筑物附建之防空避难设备 结构设计上 完全没有针对可能的空袭 爆炸 等
外部破坏力 做过结构承受力计算
因为国内的结构技师 除了有承接过国防部或军种司令部工程的技师
一般来说都不会有这方面的经验
A-3 演练数十年如一日
万安演习行之多年 每年几乎都是警报响起 疏散
近年来有加入恐攻 核生化攻击的要素
但很少有政府机关想到 你疏散后 如果短时间内 空袭 攻击没有停歇
你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持物资 要靠什么来维持?
上述绝大部分的防空避难室 都是停车空间兼做避难室
在实际管理上 都是各大楼的管委会自行管理
而主管机关内政部警政署 鲜少 甚至 没有定期去检查实际用途
比如地下室全部附建防空避难室 一定有一个防灾中心并须有人值班
实际上 各位如果住在集合住宅大楼 你可以去地下一楼找找看 找不找的到这防灾中心
所以台湾目前防空避难室这块 绝对扛不住"猝然袭击"
目前部分县市有所谓的
“战时灾民收容救济站设置研讨会”
我有幸参与几次过 但实际上讨论的结果 我呵呵 也只能无奈地呵呵
大部分人都以为 政府准备好物资就好 维持好发放的秩序
而我们台湾的民众在这种战时环境下 一定都温良恭俭让
不会有人有异心在中途拦截他人的物资 不会有烧杀砸抢的事件发生
我们台湾人都会齐心协力的度过难关
然后受伤民众会自己跑来急救站或专责医院 不需要运输后送
以上是我自己的实务经验以及专业领域分享
作者: kkttaipeityy (kkttaipeityy)   2024-04-22 10:25:00
防灾避难学校同时是后备旅集结地,这个规划完全没看懂...
作者: julianscorpi (各打五十大板流 免许皆传)   2024-04-22 11:08:00
先说没有反对你们讨论的意思,但是讨论“自己假定的最恶劣情况”就叫做讨论,讨论“别人假定的最恶劣情况”就叫阴谋论,这会不会有那么一丁点双标的嫌疑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