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源:上报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1&SerialNo=193723&utm_source=newsshare-fb&utm_medium=post
原文摘要:
运用多管火箭技术 中科院研制射高400公尺
增雨火焰弹成抗旱利器
中科院协助经济部水利署开发的人工增雨技术,
经过7年不断努力整合多项军用科技转化民用,
并运用多管火箭发射管与飞弹推进剂拌药机的
技术,终于研制出射高超过400公尺以上的增
雨火焰弹,有效的把增雨剂打入云层中,增加
降雨机率;近两年抗旱期间,中科院共进行了
28次火焰弹增雨来克服旱象。
为因应不同施放地点的海拔高度,107-109年
能进一步提升增雨焰弹的发射高度,中科院
想到的是提高发射药量并强化高空烟火发射管
。强化高空烟火发射管方面,由于中科院具备
多管火箭发射管的研发经验,确认复合材料强
度与高强度发射管制作并没有问题。但问题在
需要放多少发射药才能到达理想距发射地点
400公尺以上的发射高度?还有军规火药和民用
高空烟火火药的纯度与特性不同。为了解决
发射药的问题,中科院取得民间火药样品进行
爆压测试,并整合飞弹外型气动力计算单位
计算不同爆压下球形物体理论飞行高度,最终
取得理论发射药量,进行后续测试。
另外,在无人机增雨部分,虽一般无人机均可
飞行1000公尺高,更可以大幅提升增雨剂的
施放高度,但无人机首先要克服在有限的酬载
重量,纳入更多的增雨焰剂,这是中科院在无
人机增雨技术上最重要的议题。执行人工增雨
的问题是酬载重量有限,如何在单位体积内纳
入更多的增雨焰剂为中科院克服的主要议题;
此外,增雨焰剂的燃烧速率也须满足中科院藉
由研发无人机的经验找出酬载与续航的匹配公
式,如此才能有效的运用无人机执行人工增雨
作业。
心得感想:
这则新闻的军武点是,相关技术在台湾有很大
的军事用途:高空焰弹相当于大号单次使用的
迫击砲,将武器化后的版本战前大量急造并部
署在滩头一公里范围内(更强力的版本应该两
公里也不成问题),作为诡雷使用可以局部代替
人员前置部署;高酬载无人机则可以携带迫砲
弹,如果再搭配特制的空炸引信和释放机制,
毁伤效果应该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