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复兴:总统拨款权军援分析及相关爆料

楼主: chyx741021 (科科科吉拉)   2023-08-09 12:59:17
梅复兴先生的专文(另外还透露联合报鸣人堂即将收摊),照惯例爆了很多料
包括先前给的“5亿军售延宕补偿”并不算PDA军援之内,这次3.45亿镁是第一次
而剩余的6亿多应该会赶在9月底会计年度结束前宣布
军援的品项包含MQ-9A无人机、班用步兵武器、小口径弹药、人员防护装具、战力防护器材
、训练仪、反装甲飞弹与侦蒐监控系统等
先前卡住的战备物资预储,美台双方也已经有共识,2024年初应该会有进度
另外还有开放飞弹关键技术设备出口、协助飞弹测试、提高台湾自制武器品质等等合作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1595/7356901
美国动用“总统拨权款”军援,
与台湾国家安全认知的长远挑战
美国总统拜登7月28日宣布动用“总统拨款权”(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 PDA
),提供台湾三亿四千五百万美元的军备。这是美国首次透过此类方式军援台湾,引起了相
当的关注。
何谓“总统拨款权”(PDA)?
拜登政府此时动用“总统拨款权”(以下简称PDA)来为台湾提供军事援助,一来是为了在2
023会计年度结束前将国会之前所批准的十亿美元军援台湾的预算额度加以动支,以免浪费
国会所提供的资源。而此次公开宣告对台湾的PDA军援,除了拜登政府希望借此在政治上展
现对台湾的支持(以缓解国会友台湾/反中共势力的压力)外,也同时是向不断对美国试图
稳定美中关系之努力表现出桀骜强硬态度的北京发出(别敬酒不吃吃罚酒的)讯号。
另一个意义则在于拜登总统已正式授权国务卿/国务院负责执行对台湾的PDA军援业务,故
后续PDA方案的执行可较正常化(且低调)进行,不至于引起中共的敏感反应。这也就是虽
然美国主流媒体高调报导了这次的PDA动作,但实际军援包裹的内容却透露甚少的原因。
由于依照法规,PDA是直接从美军现有库存中提拨提供给盟邦,所以都是硬件品项,而不包
括服务类(如:训练、工程技术协助、后勤保修等)的非物质援助。而且,此次的军援项目
也基本上与台湾目前的军购案没有重叠,故与所谓补偿军售交货延宕的目的并无直接关系。
但由于PDA可直接从美军库存中交付军品,可省却常需长达数年的军购程序时间,故不失为
一种迅速提供武器装备给台湾的管道。尤其在克服了第一次批准台湾使用PDA的美政府法律
与官僚体系作业惰性之后,日后此类的对台军援核准流程将会更加顺畅。
至于军援内容品项,官员均表示目前不便公开。但据华府圈内人了解,除了媒体曾报导过的
MQ-9A无人机外,还包括班用步兵武器、小口径弹药、人员防护装具、战力防护器材、训练
仪、反装甲飞弹与侦蒐监控系统等。
从这些明细来看,美国军援的主要用意明显在于透过补充关键能力或数量上的短缺,于短期
内尽快强化台湾常备与后备部队的“即战力”。美方此次所提供的军援品项有基层部队使用
的普通武器弹药和个人装备,但也有台湾之前未曾获得过的相对先进能力,勘称适度均衡。
最重要的是,非但不需要台湾出钱(包括之前曾有争议的MQ-9A改装经费),而且还可以很
快就获得,无需等待签约产制。
事实上,美方已在进行第二批的军援规划,以期能在本会计年度结束前尽可能的将剩余的国
会核准军援额度透过PDA(至少程序上通过)提供给台湾。第二批的确切进度目前尚待明朗
,但由于美国本会计年度是2023年9月30日结束,这意味着如果拜登政府欲在预算失效前消
化余额的PDA(尚余约六亿五千五百万美元,亦即约两百亿台币)来军援台湾的话,就必须
在未来的一个半月内完成作业。
美国透过PDA加速落实对我国的军援,不仅对提升国军实质防卫战力可收立竿见影之效,也
是在战略上力挺台湾的前所未有重磅加码。而由于这清晰的展现了美国的意图与决心,对于
强化台海区域的吓阻绝对会有相当程度裨益。我们也应以正面的态度正常看待,而非像部分
论者,总是质疑美国是否有不良意图或是利用台湾制造战争等等的超理性思维。
广频的安全援助与合作
美国对台湾战备物资与弹药的囤储(stockpiling)也在低调进行中。原先台美双方针就仓
储设施问题的歧见,据了解也已于数月前获致转圜共识,预计明(2024)年初左右就可进入
实际执行阶段。这对于战时补给远不如乌克兰便利的台湾而言,意义重大。而且也是美国认
真加持,决意防卫台湾的具体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当年并未在乌克兰预储战备物资或
弹药,对乌克兰的军援也绝大部分都是战争爆发后才提供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受到的援
助与准盟邦待遇乃是乌克兰当年所未能享受的。而我们的社会也无需对此怀有“勿随美国起
舞”的不知所云疑忌。
过去一年多来,美国还积极的流线化了对我国的自主国防工业的技术出口程序,包括批准了
多项之前被严格卡关的飞弹制造技术、设备与关键原材料等。美台双方也在逐步推动飞弹测
试等方面的合作,以助提高台湾武器系统的品质与性能保障。这也是过去数十年来所未见的
协助与准盟邦待遇。
除了物资与技术援助外,美国也已在台湾正式成立了“联合训练小组”(JTT),以协助国
军进行训练为名,实质上等于恢复了当年美军顾问团的雏形。其主要任务虽然名义上是针对
台湾将要获得的多种新型美式武器装备协助国军先进行换装训练,但事实上是为了配合台湾
的部队(以地面部队为主,但也包括海空军单位)执行协训。其目前编制虽仅二、三百人,
还不能经常性的深入所有基层单位,但相信假以时日与经验磨合,绝对可以对加速对因长期
孤立无法正式与美/外军交流协训的国军推动改革,改善国军接受与吸收新概念,准则与战
术战法等做出重大贡献。
此外,诚如媒体曾报导过,国军的两个陆军营级部队将赴美受训,其中前往密西根州的三三
三旅下辖之联兵营将参与美方所举办的大规模“北方打击”(Northern Strike)联合作战
演习,故可有机会与美军、甚至其他盟国的部队一起演训。而陆军装甲五四二旅则派一个联
兵营至美国夏威夷州接受美军训测。这些都是比照乌克兰部队接受美军训练的模式,对于引
进新作战形态、基层装备/技术/战术/观念等均将极有价值。
美台关系之间的强韧化
美国对台湾的战略加持,不仅是在纯军事援助方面,也涵盖了其他的政策与社会领域的强韧
化合作。
譬如说,“全社会防卫”(Whole Society Defense)已逐渐成为美台安全合作的核心思维
。这不仅在过去数次的双方高层战略对话(包括“蒙特瑞会谈”与“特殊管道会谈”)中都
是日益重要的议题,而且参与“蒙特瑞会谈”的我方人员还包括了越来越多国防部以外的部
会官员。
美方官员并证实,台湾内政部与海巡署等单位的代表并曾在会后参访了包括联邦紧急事务管
理署(FEMA),海岸防卫队(USCG),国土安全部(DHS)等美国政府机关,以听取简报并
讨论可能交流合作。同时,美军单位也积极参与对台湾关键基础设施的评估,并对该如何减
低其脆弱性、增进其存活性或进行改造提供专业建议与规划。从水力、电力,运输、通讯,
到医疗与重要物资储存等等,这些攸关民生与社会运作所需资源的强韧化都已纳入美台合作
的范畴之内。
美台双方也都在针对日益迅速扩展与深化的安全合作关系投注资源。譬如说,美国国防部负
责涉台政策办公室的人员编制已从数年前一度仅剩两人增加到了至少四人,而美国国务院政
军局涉台业务的官员也有增加。同时,台湾驻美相关单位也在扩编。譬如说,美方官员也透
露,台湾驻美军事代表团除原有的陆海空军正副武官外,近一年多来也增添了全民动员署的
代表以及专门负责与美方联络国防事务的人员,且人数仍在持续增加中。由此可见,这是为
了因应处理近一两年来不断大幅增加,密切频繁且日益多元化的美台双向安全合作业务。
国家安全认知的挑战
但美国再多的援助与合作也无法克服台湾真正的挑战。那就是,台湾内部对于国家安全问题
在认知上的困惑(或被混淆)。
实际上已进入大选周期的台湾,由于部分政党将此次选举定位为 “战争与和平的选择”,
让主张对军事上不断进逼的中共维持强硬态度的民进党蒙受巨大压力,而致使其改变了若干
政策。譬如说,蔡政府对于民间自发试办国土防卫部队与战术训练等倡议原本是持乐观其成
的态度,而知名企业家也曾同意支持并考虑从其所公开承诺的巨额捐款中拨一部分资助推动
相关的计划。
然而,这立场在今年春天发生丕变,而所有相关工作也因而喊停。这明显与民进党担心扩大
民众参与自卫组织可能影响民意与选情有关。美方在征询研究台湾国防的专家后对此发展有
所掌握,而这也对希望加持台湾民心的美国政府的决策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注意的是,这里
说的是美国希望加持台湾的民心,以及抗拒中共吞并威胁的决心,倒不一定是针对任何特定
的政党或参选人。美国是不愿见民主自由、经济开放的台湾沦入中共之手或引发战争,而不
是偏袒某个政党或特定政治人物。
反讽的是,是北京对台湾的威胁和挑衅,以及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区域与世界秩序之锐进对抗
,才让美台关系趋于了如此的密切和升级。这些都不是台湾单靠自身意愿或努力所能争取到
的,更不可能是纯因为台湾抗拒中共促统的结果。中共对台湾以及亚太三海(南海、台海、
东海)整体威胁的急剧升温与美中竞争的趋近冷战门槛,已经使得美国对台湾的战略布局与
角色定位出现了本质性的转变。台湾已经从万一中共丕变成为敌对势力时美国制衡中共的保
险,成为了围堵中共冒进的防御链之关键一环。故美国对台湾的加强援助明显是中共导致局
势紧张之果,而不是造成紧张的原因。
国军应该好好把握这数十年来都未有的军事物质援助与良好的交流机会,采取开放的态度与
较接纳性的胸襟视野,虚心参考美军顾问们所带来的新观念、作法、经验与文化。这不仅是
现在的国防主事者所需面对的最重要工作之一,更是正在角逐下一届总统的候选人暨其国安
团队必须开始认真思索与准备的课题。缺乏能够处理此类问题之人才的团队,即便当选了也
会无法于合理的期间内适应台湾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安全环境。这不仅是我们台湾选民所应该
关注与要求的候选人条件,也是美国政府涉台官员对本次台湾大选的最重要观察点之一。
历史的一再经验告诉我们,唯有先能战敢战,才能谈和平。唯有透过力量才可达成有意义、
可维持的和平。否则就只有聆听敌人支配投降、屈辱与被压搾条件的份。让我们对国家安全
抱持正确的认知吧!
作者: super1315566 (台湾中国,一边一国)   2023-08-09 18:46:00
推,最后一段真的悲哀+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