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幕中的异数: Sa vz.58突击步枪

楼主: defenser (☆機械式天秤☆)   2023-08-09 00:14:08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可全自动射击的突击步枪:StG44。
https://i.imgur.com/eKI0Lot.jpg StG44
使用比标准步枪7.92x57mm毛瑟子弹更小的7,92x33mm Kurz中间威力子弹,
在后座力(携弹量)与射程(杀伤力)中取得平衡,堪称划时代的轻兵器。
深切“体会”StG44威力的苏联也在二战中开发出自家中间威力子弹:7.62x39mm M43,
https://i.imgur.com/6UxkohH.jpg 7.62x39mm M43
并在二战后推出使用M43子弹的半自动步枪SKS,与突击步枪AK47。
https://i.imgur.com/OxWDPpk.jpg SKS半自动步枪
https://i.imgur.com/O4Vb2LJ.jpg AK47突击步枪
苏联原打算以SKS做为一般步兵的标准步枪,AK47替代班长手上的PPSh等冲锋枪,
经过几年的验证,发现AK47完全可以取代SKS的功能,没必要配备两种枪。
在SKS总设计师西蒙诺夫带头建议下,苏联在1950年代全面换装AK47突击步枪。
华沙公约组织成立后,苏联挟军政实力要求成员国的武器要标准化(苏联化),
7.62x39mm M43自然被选为标准步枪弹,成员国纷纷向苏联取得AK47的生产授权。
只有一个国家虽然接受M43子弹,却特立独行开发出国产突击步枪,
也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Sa vz.58突击步枪。
伊日‧塞尔马克于1926年2月15日在捷克的皮塞克出生,
https://i.imgur.com/YT38mtl.png 伊日‧塞尔马克
https://i.imgur.com/XLOfSHq.jpg 伊日‧塞尔马克
塞尔马克1940年完成义务教育后,为温饱做起工匠学徒,开始涉猎机械技术。
1942年进入当地工业学校就读,度过二战后的1946年,塞尔马克在友人的引荐下,
前往首都布拉格参加兵工厂的招募考试,顺利录取后进入兵器设计部门。
塞尔马克从绘图员做起,跟着几位设计师学习,
他第一种共同挂名设计者、并投入量产的枪械是CZ 247冲锋枪。
https://i.imgur.com/BOTCcsV.png CZ 247冲锋枪
这把使用开放式枪机、9x19mm口径子弹的冲锋枪性能平淡无奇,量产数量极少。
捷克军方很快就招标寻求新的冲锋枪,参赛者中一位设计师雅罗斯拉夫‧霍尔切克,
率先提出枪机向前延伸包住枪管一部份,而不是完全位于枪管后方的包络式枪机设计,
加上类似手枪的弹匣握把以及折叠枪托,可大幅缩短整枪长度。
其他竞争者纷纷仿效、推出类似的样枪,
https://i.imgur.com/BN2Pi5r.jpg 霍尔切克的样枪CZ447
https://i.imgur.com/4Ghz3tm.png 另一款类似的样枪ZK476
塞尔马克当时作为霍尔切克的助手,与其他同僚一起协助完善霍尔切克的设计,
在1949年被采用、命名为Samopal Vz. 48a,后来又改名为Sa 23,折叠枪托版为Sa 25。
https://i.imgur.com/ADZSRCA.jpg Sa 23冲锋枪(9mm口径)
https://i.imgur.com/FpLd1Oa.jpg Sa 25冲锋枪(9mm口径)
Sa 23使用9x19mm口径子弹,然而1950年捷克为了向盟国苏联示好,
军方下令将口径改为苏联的7.62x25mm TT手枪弹,塞尔马克参与了修改口径的工作。
修改后的冲锋枪型号改为Sa 24/26,已生产的9mm版枪只好转给警察使用。
https://i.imgur.com/6iVBl2H.jpg Sa 24冲锋枪(7.62口径)
https://i.imgur.com/BNSrxFT.jpg Sa 26冲锋枪(7.62口径)
累积几年经验后,塞尔马克开始尝试独立设计武器,
把目标放在当时最热门的新星:突击步枪上,经过几年研究、试制、改进,
塞尔马克初次以自己的名字挂首位、参加军方的“重型冲锋枪”标案。
跟苏联刚采用AK47时的心态相似,捷克军方起初打算生产一款较大支的冲锋枪,
来辅助使用同口径中间威力子弹的半自动步枪:Vz.52。
https://i.imgur.com/OMhqhvE.jpg Vz.52半自动步枪
1953年,有三组人马参与这件重型冲锋枪标案,
第一组是知名兄弟档:寇斯基兄弟(后来的CZ 75手枪设计者)的ZK 503,
https://i.imgur.com/WM0Nxd8.jpg ZK 503
第二组是ZB-26机枪的原设计者:瓦茨拉夫‧霍莱克的ZB 530,
https://i.imgur.com/zeCeF86.jpg ZB 530
第三组则是最年轻的塞尔马克,推出CZ 522。
https://i.imgur.com/V2YCQ0b.jpg CZ 522
1954年,由于国家介入兵工厂的改组,塞尔马克被命令转调至布尔诺的兵工厂,
在那里听到军方将他的样枪打回票的消息,其他两组毕竟都比塞尔马克资深、有名的多。
不过其他两组前辈也没太好过,捷克军方要求新枪必须在苏联通过该国军规测试,
苏老大哥点头同意后,捷克军方才会考虑购买。
命运弄人的是,塞尔马克调到布尔诺后,成为另一个竞争者前辈:霍莱克的同僚。
https://i.imgur.com/7S0mvFd.png ZB-26机枪的原设计者瓦茨拉夫‧霍莱克
https://i.imgur.com/lRSwgBl.jpg ZB-26机枪
霍莱克其实已退休,但养老金不够养家活口才回到公司“打零工”。
面对曾为竞争者的后生晚辈,霍莱克非常热诚的向塞尔马克讲解ZB 530,
并提出许多用于改善ZB 530的点子,俨然已将对方看作自己人。
然而塞尔马克却没有机会真正吸收霍莱克的毕生功力,1954年12月,
霍莱克心脏病突发猝逝,当时塞尔马克才刚到布尔诺两个月。
1955年华沙公约组织正式成立,重型冲锋枪再度遇到先前Sa 23改口径的问题。
重型冲锋枪原本要采用与Vz.52相同的捷克国产7.62x45mm口径子弹,
在苏联强大压力下,捷克军方要求把子弹口径改为苏联的7.62x39mm M43,
同时撷取苏联用AK47替换SKS的经验,用新枪取代Vz.52半自动步枪。
https://i.imgur.com/HeLdOuF.png 左为捷克的7.62x45子弹,右为7.62x39mm M43
继续阅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