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这一整串看下来,可以发现虽然每个人所定义的“中华文化派”意思都不太一样,
华脑派、古文派、民族自悲、灭洋心理、师门不善...各有各的解读,
不过言而总之,大抵来说传武容易惹人非议都是源于部分门派的脑内幻想与狂妄自大吧。
要讲华脑的话,我反而常觉得练传武的人都太过“尊师”,
多数人都会把启蒙自己的恩师拱在天上,
别人的观点只要是抵触自己恩师的就通通都批评是错的,
这才真的是一种华脑怪现象吧?
启蒙你固然值得尊敬,他也必然是拥有某种本事才吸引你去学习,
但这并不表示他真的有厉害到唯他是尊R
传武界的"老师"程度之参差应该已经不用讨论了,
刚踏入这领域就能遇到好老师的机率有多低?
我还是建议大家多实际走访啦,
你老师自己一辈子达不到的高度不表示别人就达不到,
不需要跟着自己老师一起否定他派啦。
他不懂的东西,你自己去找别的老师学就好,
学到之后就比他懂了,这才是真正的进步吧。
话说回主题,
虽然中华文化派明显是个贬词,但我乍看到这词就觉得对味,这根本就是在讲我嘛,
不过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是中华文化派,事实上我一开始根本是反对派的,
只是经历多次转折后自然演变的结果。
我武术生涯的第一个突破期,是在习武数年后,换了一位新的老师而开始的,
这位老师兼具传武底和搏击底子,
因此除了教我们传武外,他也积极让我们练搏击打区运赛,
也因此他的学生普遍都能打,奖杯在道馆里也挂了不少,
那时期还发生过有附近其他练传武的学生四处登门挑衅,号称所向披靡,
结果被我们三两下就打跑的小插曲。
即使以我目前的眼光来看,这位老师的程度仍然是蛮不错的,
在我此生所经历过的诸多老师中,纵使撇除他的搏击底子而只看传武功力,
他仍排得上我所知的前几名,
我之所以从小就深信“劲跟力真的是不一样”,是因为从他身上亲身体验了太多次了,
像是光用很轻松的一推就让一个90kg的人腾空向后飞两公尺去撞到墙壁才掉下来,
或是左手拿起已断裂的半块砖头,用右手半握拳在砖头上方10公分的高度往下一敲,
就变成两个1/4块的砖头掉在地上,
或是举手轻轻往学生背上一拍,就让学生趴倒在地上,脸色苍白喘不过气...之类的。
那么,当这样一位功夫不错的老师灌输我
“那些什么气功、站桩通通都是唬烂的”的观念时,我当然是立刻就信了,
加上我自己的经验也充分显示出,那些会把气功站桩挂在嘴边的人全都蛮弱的,
因此从此刻开始,大约为期10年的时光里,我一天到晚宣扬“站桩无用论”,
甚至曾有一小段荒唐的岁月还以打假为乐,仗着自己有一点技击能力就嚣张,
特别是把那些练太极拳练得自以为很厉害的人摧毁自信真是有股莫明快感。
除此之外,我也对于传武典籍里那些不知所云的文言文感到纳闷,
虽然是不至于到反感,但我常心想,我这10多年来都已经练到这个程度了,
但这些拳经里的叙述怎么都跟我的体会八竿子打不著?
还不都是武术吗?为什么它讲的好像跟我认知的武术是不同的两件事一样?
我现在有时回想起来,都觉得若我当时就停止寻师、自满在那个阶段,那就太可惜了。
尔后随着人生际遇,又换了好几次老师,
由于经验丰富了,也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因此筛选老师的能力好了很多,
不会像早期几年那样常跟错人而虚掷光阴,
这使得往后我每次找到新老师,都能有确实的能力成长。
就这样时光飞逝又过了10年,然后有一天,我发现我开始有点看得懂拳经了,
以前觉得不知所云的文句,现在看了却会频频点头,
个中的差别在于我使用力量的方法改了。
而力量的使用方法不同,就是会造就思想上的差异,而且应用方法也会跟着变。
早期的我曾经从重量训练和所谓的科学训练获得重大满足感,
但到了后期,我却是以站桩为依归,
当我觉得自己力量不够大时,我唯一会做的选择是去站桩,或是打拳架,没别的。
而透过这样所练出来的,就是一天到晚被人骂翻的“内劲”。
其实初阶的内劲我个人觉得并不难解释,
压根就不是什么玄奇的东西,也根本不需要扯到复杂深奥的理论,
我近几年在帮人上课时,一开头5分钟就是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这东西的存在,
厘清这东西跟“肌力”的差异,而且从此毫无疑惑。
内劲这东西用身体感觉可以很快理解,只是一但要纯用文字来解释就困难了。
我年轻时有个志业就是要用科学方法来阐述传武,因而在学期间专精于工程力学,
并且也靠这技能讨饭吃,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内劲要光靠文字就解释清楚并不容易。
粗浅来讲,其实“初阶”的内劲就只是人体骨架的结构性力量而已,
只要把身形调对形状,力量自生。
人体骨架的轴向受力能力极大,正确的形状能把力量都转为由骨头的轴向力所负担,
此时肌肉需承担的力量就会大幅减轻,反之对方却会感受到力量颇大。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基于种种因素,总会或多或少出现骨架上的偏差,
骨架偏差后身体为了维持平衡就会开始出现许多不当的肌肉拮抗紧张,
然后等时间久了又会逐渐习惯这种紧张,习惯到连自己都无法察觉的程度,
于是一步错步步错。
因此若要纠正回正确姿势,
理想上是找个深谙此道的老师帮你“调桩”,
调过后学生便要从该姿势中去体会、改变自己身上诸多拮抗,
以期日后能靠自己就调对姿势,然后调对之后又要能习惯这个姿势,
最后又要在这姿势为基础下去产生变化,
然而要改变自身长年累积的习惯谈何容易?
因此这个过程无法贪快,势必要用时间去磨出来,
这就是为何有些门派有“入门先站三年桩”、“入门三年不可一日无师”等说法。
但一旦调桩有所成就,那就是终身受用,
骨架从此一辈子都不会走样,举手投足恒合于理。
早期渡海来台的大师们各各武功超群,
实际去查他们的过往会发现他们大多都只跟老师学个2~4年,顶多10年,
但他们的学生纵使学了20、30年也无法超越他们,甚至根本完全不在同一个档次,
理由何在?真的只是因为天资或努力不够吗?
那么具体的调法难道都没人纪录、整理下来吗?
有R,而且凡是练传武的人必定都耳熟能详,
就是: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落胯.....这些基本到不能再基本的东西。
虽然说是基本,但其实最基本的才是最精华之处,
我常说传武若有所谓密传,才不会是在什么密传套路、密传招式、密传打法上面,
藏那些是会有什么用处?
要藏就是要在最根本的基础训练里把你藏起来,这才是聪明的藏法。
由于乔姿势的过程并不是要你去“用力”让关节达到那个位置,
反而是要透过放松把过去所习惯的肌肉拮抗给消除掉,
因此在训练内劲的过程里,体感的追求并不会是“有”、“实”、“满”,
而反而比较趋近是“无”、“虚”、“空”,
因此才会有人把哲学思维套用到拳术上,因为这在道理上确实是说得通的,
只是后来被有心人进一步扭曲,搞得神祕兮兮又宗教化。
这年头的太极拳家各个追求松柔,也都自认自己练的是虚空体感,
但光是单纯追求松柔,应该永远都无法理解为何杨澄甫的双手
“如棉裹铁,分量极沉”、“一搭手就让人双臂酸痛难忍”,
这真的只是因为天资或努力不够吗?
那么,由于在这样的练习体系中,哲学思维跟拳术是真的可以结合的,
因此在我开始习练的几年后,我开始会自发性的去图书馆拿传统哲学典籍来看,
光哲学思想还觉得看不够,最后还看到易经去。
我在年轻时其实是很讨厌古文的,
当年大学联考时那本“中国文化基础教材”到了考前都还几乎是全新未翻阅,
我压根就不想去看这些奇怪的思想。
但时至今日,我在教拳时却会经常拿传统思想的文句来帮学生做领略,
平日闲暇也会拿古籍来随意翻阅,
原因无他,因为真的是在讲同一件事。
过往我总坚信所谓的文武合一只是个幌子,
并到处宣称那是古时文人在学了一点肤浅武术后才穿凿附会出来的玩意。
但在深入理解后才发现: 文武合一不是在唬烂,而是千真万确的事。
文是理论,武是实证,两者的关联就像是理学院之于工学院、算法与线上游戏。
前面讲的是内劲初阶的东西,但其实这玩意练深入后会有更多花样出来,
譬如说心识的状态会开始跟内劲大小出现正相关,
其实心识跟力量之间互有关联是很普通的常识,
差别只在于:若你用的是肌力体系,那精神的亢奋就会帮你提升力量;
若你用的是内劲体系,那精神的沉静就会帮你提升力量。
精神的沉静是如何让内劲提升的?
这部分的理论我也无法用科学语汇说清楚,毕竟我不懂那些神经生物学之类的,
但若光用自我体感来描述,当头脑沉静到突破一个门槛后,身体的气血会跟着变得沉稳,
而气血的沉稳不知为何就是能造就内劲的沉稳,
此时举手投足的力量都会跟意识纷乱时差距颇大,
而且其实不光只是力量改变而已,连听劲等各能力也都能跟着上升,
我常跟人开玩笑说头脑沉静根本像是界王拳,
或是类似线上游戏“使用时全能力提升”的技能一样,hen扯。
也因为有了这体会,从此认知到武术跟“气”其实还是非常有关的,
而当一个人开始体认到“心识的放松可以帮助自己变强”之后,
理所当然的,这个人日后就会努力让自己处在心识平稳的状态,
久而久之在行为上趋近于修行,
因此“以拳入道”就不再是鬼扯,而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以上一点经验和体会,给大家当不同面相的参考,换换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