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中国武警测试-抗战大刀vs刺刀+论军铲

楼主: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2014-09-23 18:50:26
※ [本文转录自 Warfare 看板 #1K8KzJgY ]
作者: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看板: Warfare
标题: Re: [心得] 中国武警测试-抗战大刀vs刺刀+论军铲
时间: Tue Sep 23 18:45:36 2014
在20世纪前半的内战期间,一般而言中国军士兵是不太打白刃战的。据分别
在二战跟韩战期间与中国军交手的日军与美军记载,中国军士兵动攻势时,
比较常接近到可以投掷手榴弹距离之后猛丢手榴弹,若无法攻下则一段时间
后就会撤退。
唯北伐期间广州国民政府的国民革命军受三民主义政治教育,热血敢冲锋,
是以在北伐时期能连战连胜,但代价就是基层伤亡甚重。
在郭沛一的《战场之尘:还原20年代中国军队与士兵的形貌》这本书中,就
有引用简又文《西北从军记》跟欧振华《北伐行军日记》中一些片段,描述
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时期如何战斗。
“每遇大敌当前,无论敌人炮火如何猛烈,充塞下级干部之黄埔健儿,及指
导政治工作之党代表,以至中上级军官,振臂一呼,口号齐喊(补注:广东
兵将更以“丢哪妈”三字经为最有效的作战口号),即率队奋勇上前冲锋,前
仆后继,有进无退,以故无坚不克。”──简又文《西北从军记》
“南军是次战术,一与敌人接触,放弹不到三、四粒,即行冲锋,血肉相博。
这是北方军人不常用的战术,以不肯轻于冒险牺牲也。
南军作战之妙术,惟靠冲锋;作战之工具惟凭主义。尤可笑者,奉军虽有重
砲掩护前线之步兵,然而后来简直不敢放一砲。何则?因砲声一响,南军大
喊几声三字经,即有数百人向着砲烟起处,拼命越过砲火线,蜂拥前进,夺
其大砲。奉军上了几回大当,于是连砲也不敢再放了。”──简又文《西北
从军记》
“于战斗,利用革命军不怕死精神奋勇直扑,使敌气沮胆寒,用以致胜,例
去岁豫中作战,我革命军大都不放枪,专行冲锋,前扑后继,以致奉军长官,
无论指挥如何良好,而兵心不固,士卒胆寒,后来不敢放砲,盖恐我军闻而
相扑也。”──欧振华《北伐行军日记》
“查奉鲁军火器最为猛烈,且其大砲迫击砲均系集团使用,我军攻击若按战
术原则,先以火力压制敌人然后前进必非易......利用革命军不怕死
三字,沉着勇猛,不慌张,不放枪,一鼓作气往前直扑,此种战斗损伤固大,
然较久停一地,用砲火对击,其伤亡尚少也。”──欧振华《北伐行军日记》
但这种不怕死要拼人比子弹多的冲锋攻击当然是有代价的,《战场之尘》书中
也引用了简又文《西北从军记》、刘安祺《刘安祺先生访问纪录》,跟苏联顾
问亚.伏.布拉戈达托夫《论中国革命的演变(1925-1927)》等人的记载,
描述国民革命军冲锋攻击伤亡之惨重现象。特别是虽然前述奉军害怕革命军
冲锋不敢放砲,其实面对在东北建有兵工厂,枪砲弹药充足火力强大的奉军
时,国民革命军伤亡是很大的。
“对面都是机关枪,学生连步枪都很少,(渡河)登陆以后,完全是用血肉筑
起铁的长城,不晓得打死了多少!登陆以后还是用人海战术,我那一班打死
一个,伤三个,我的雨衣也中了两发子弹,侥幸没死。”──刘安祺《刘安
祺先生访问纪录》
“小商河之战,牺牲尤大,我革命军人,喑呜叱吒,一往无前,整排整排的
战士,血肉横飞,倒在河里,后队几至踏尸而过。”──简又文《西北从军
记》
“南军方面击败奉军,得来也不容易。仅在五月十四日当天,第二十五步兵
师就损失了官兵将近五百人,第十二步兵师也损失了官兵将近三百人,其中
百分之六十,均系被敌军迫击砲砲火所击中。”──亚.伏.布拉戈达托夫
《论中国革命的演变(1925-1927)》
“南方军遭到重大损失的原因,乃在于他们缺乏在平原作战的习惯:在步枪
及机枪的火力范围内,队形过于密集,以各排跃进及正面攻击代替机动。低
级指挥干部训练较差。由于这些缺点,所以第二十五师的先遣团才损失了80%
的指挥干部。”──亚.伏.布拉戈达托夫的亚.伏.布拉戈达托夫《论中
国革命的演变(1925-1927)》
当然,国民革命军会用这种无脑热血冲锋战法也是有理由的,主因是弹药不
足,而弹药不足又导致射击训练很少,基层干部教育不充分又缺乏通讯设备,
甚至不同地区出身的官兵之间语言根本不通。基于这些因素,所以像广东军
那样一句“丢哪妈”大家一起上,是最单纯可行的战法。
“丢哪妈”是广东话中“干X娘”的意思,据称广东出身的明末名将袁崇焕
的口头禅就是“丢哪妈!顶硬上!”,翻成英语是
“Fuck his mom! Hit the hard!”
http://ppt.cc/dLNU
掉哪妈!顶硬上! - 香港网络大典
换言之,这是有传统有历史的冲锋口号。日军有万岁冲锋,俄军有乌拉冲锋,
国民革命军则有丢哪妈冲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