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 MLB官方报告承认用球改变

楼主: ltab23279264 (北方寒冰)   2018-05-26 20:53:32
基本上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几天联盟已经发表研究结果了,不过问题就是那篇论文实在太硬
了,而且内容很艰涩,不是物理相关专业的人应该很少人能真的啃完
所以官方有发一份Summary,不过还是篇幅不少。因此前几天大联盟官网作家Anthony Cas
trovince其实有发了一篇更简洁的懒人包,他把研究结果列出了九大要点,下面是那九大
要点的内容
1.球并没有“弓单”
研究团队分别取了15打及22打球,前者为2013~2017年间没有用过的,后者是2012~2017年
间已经使用过的球,并针对这堆球的物理性质进行研究。
他们经过了一连串的测试,包括让球用120mph的速度去撞击一个形状类似球棒的棒状物以
测试球的弹性系数。
经过一连串测试的结果,研究团队认为这几年来,球的弹性系数并没有显著的改变,换句
话说,并没有所谓的弹力球。
Alan Nathan表示:“当然每一年的球可能系数值都会有些些许的不同,不过那都是制造过
程中的正常现象,只不过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弹性系数的增加是造成全垒打激增的缘故。

(以下若有对话框出现皆是出自Nathan之口)
2.但是球飞得更远了
一颗球要形成全垒打需要有几个条件,它需要足够的初速(简单说就是打得够强)、在对的
角度范围(太高太低都不行),然后更重要的是,他要能够飞得远,远到足以出墙的程度。
研究团队根据Statcast的资料来进行分析,他们发现2016~2017年这两个球季以来,即便
全垒打数量增加,但事实上打者所击出的球当中,击球初速跟击球仰角同时符合全垒打形
成要件的球之比例并没有显著上升。简单说就是一般而言,全垒打的理想条件是初速至少
95mph、仰角25~30度(初速越快仰角可以范围越大),但这种“形成全垒打的理想球”这两
年并没有变多。
既然如此,何以全垒打数量还会暴增?那是因为球更会飞了。研究团队发现,虽然球体的
结构并没有显著改变,但他们发现2015年来,球表面的阻力系数是有下降的。
他们用了一个模型来推算,算出如果要把全垒打激增的一切原因都归咎于阻力系数下降、
没有其他因素,那么系数值要下降多少。经过计算,需要至少下降0.012。
那么这两年来大联盟用球的阻力系数下降多少呢?答案是0.0153。照这样看来,阻力系数
下降很可能就是造成全垒打满天飞的原因了。
这跟响尾蛇的干燥球或是中职的弹力球(如果真的有用弹球的话)不太一样,他们是弹性系
数增加、直接影响到击球初速,而大联盟近年比较像是在Coors Field打球一样,打出同
样的球,却可以飞得更远。
4.跟天气无关
既然现在知道一切元凶就是阻力系数下降,那有没有可能是天气的关系?因为我们都知道
,天气越热,空气的密度会降低,球会飞得比较远,尤其现在全球暖化议题这么夯,有无
可能其实都是暖化惹的祸?(那川普应该会是首先反对的)
不过根据研究,球更会飞跟天气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也互相比对了户外球场跟室内球场的
资料,基本上都没啥差别,所以天气因素可以否决了。
4.跟缝线没有关系
缝线不仅很有可能会因为影响到球周围的气流,进而影响球的飞行,而且这问题也算是一
直被大家广为讨论了。很多投手说他觉得缝线降低、变滑,这两年也一堆人起水泡,球在
制作的过程中,缝线的部分是人工缝制而成的,因此缝线问题自然会是大家矛头指向的焦
点。
只不过,根据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缝线的高度并没有影响到阻力系数,它不是这几年全
垒打暴增的原因
“缝线的部分是Rawlings公司(大联盟用球的制球公司)极力管控的一环,他们都有自己的
品质监控,而缝线高度、球的重量等等都在这范围。而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缝线并不是
影响球飞行距离增加的原因。”
5.跟球的圆心没有也没有关系
之所以会讲到球最里面的那个圆心,最主要当然是因为三月的时候538曾经发表一篇文,
该篇文是用X光来检测球的圆心,发现这几年的球与过去相比,在密度和组成上都有些许
不同。
事实上Nathan团队并没有否认538的那篇研究,不过他们表示,据他们自己的研究,不管
是球的组成、重量、大小,都没有显著改变,也同样不足以成为这几年阻力系数下降的因
素。
“我们其实有询问Rawlings公司,问他们从2014年开始有没有做任何制作上的更动,只要
是有变过都算。他们表示其中一个做过更动的是制作球心的模子有换过,因为旧的已经不
能用了所以换了个新的。对此我们也深思熟虑,好好的思考这会不会就是造成球改变的原
因,不过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并没有找到这会真正影响到球飞行的证据。”
6.所谓的“容许范围”也没有问题
每当联盟官方出面表示球的弹性系数都在容许误差范围时,常常都会遭到砲轰。因为弹性
系数是一个只要有些微误差就会影响甚钜的东西,而根据研究,一颗弹性系数在官方认可
上限的球跟一颗弹性系数在官方认可下限的球相比,平均可以多飞行36英呎(大约近11公
尺),因此许多人会认为,官方所谓的“容许误差”会不会太大了,大到了让球的品质不
一,无法维持球的一致性。
不过对此研究团队认为,Rawlings公司在品质控管这方面其实比我们想像中严格,不管是
重量、大小、弹性系数,事实上都在很精确的范围里面。
“Rawlings在球的品质控管上做得很精确,事实上每颗球的差距真的很小,所以球在制造
上的差异并不足以影响到这两年的全垒打产量。”
7.“飞球革命”其实言过其实了
这也算是这两年很夯的话题了,毕竟也不乏几个成功例子。只不过根据研究团队运用Stat
cast系统的交互分析,他们认为打者的型态改变并非造成全垒打满天分的主因。
他们发现,2017年跟2016年相比,平均击球初速还稍微低了一点,击球分布则是没什么变
,平均击球仰角则稍微高了一点。但飞球革命或是仰角革命这件事,有点被过分夸大了。
并非说飞球革命完全是假的,它或许真的存在,但毕竟不是每个打者都在尝试打飞球,也
不是每个打者都适用。
很多时候也是打者发现到球更会飞了,因此调整了打击策略,希望击出更多飞球、制造更
多长打。所以打者开始打飞球或许帮助某些打者提升了长打产量,但要说整个大联盟何以
有这么多全垒打,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球本身的改变。
9.跟投手投球型态无关
或许有人会说,是否投手策略改变,也会是全垒打数量提升的原因。对此研究团队将投手
球种分成了八大类(四缝、卡特、指叉、变速、曲球、伸卡、滑球、蝴蝶),然后用这八大
分类一口气区分出了32种不同的球路,每种球路都针对它在好球带(好球带是被切成四个
等分,内角高内角低与外角高外角低)不同位置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表示,他们并没有找到足以支持投手这几年投球策略上改变造成挨轰率提升的证
据,因此投手投球策略有没有影响到他们挨轰率,这点也排除了。
9.目前还不知道为什么球会飞更远
说了这么多就是一句话,除了球更会飞以外,其他因素都跟全垒打激增无关。然后到目前
为止,研究团队也仅不过找出这项原因,而为什么这几年球的阻力系数变低了,他们自己
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他们之后仍会持续地进行研究,而研究主轴可能会放在球的表面光滑度是否改变以及球心
的重量是否有造成影响上面。他们也不排除是否是因为Rawlings公司在制造过程上的改变
,让球变得更“圆”,飞行的时候更能够维持球的形状。
不过他们表示他们现阶段手上所拥有的工具似乎不足以能够针对以上几点进行研究XD 但
至少这会是未来努力方向
另外Nathan也表示,或许会有人对于他们的研究不甚满意,但他们毕竟是专业的科学家,
不是他们确定的事,就不想去硬要装逼的回答。
“我们都不想去承认自己不知道某些事情,但没办法,我们就是真的都不知道。”
作者: citpo (GOOD JOB)   2018-05-26 20:55:00
学术推一个
作者: phosphorus   2018-05-26 21:06:00
美国的运动科学真不是盖的,光是认真看完公布给大家看的结论,头脑就烧一半,何况那些辛勤测试的专家,太佩服了
作者: AZBTPATONY (AZBTPATONY)   2018-05-26 21:07:00
难怪 CD还是轰不出来
作者: wsan (花火)   2018-05-26 21:16:00
推一个 辛苦了!!
作者: jefftie2000 (Y.Y)   2018-05-26 21:23:00
结论: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
作者: a2156700 (斯坦福桥)   2018-05-26 21:24:00
头痛
作者: wsx1678904 (哇咧QQ)   2018-05-26 21:25:00
这应该是流力的范围了
作者: totoro35   2018-05-26 21:28:00
谢谢整理~~
作者: erotica (eee)   2018-05-26 21:32:00
弹球报告 美帝讲出来的内容就是屌 难怪世界第一
作者: ghoster7 (燃烧的七星魂)   2018-05-26 21:32:00
作者: pujos (lks)   2018-05-26 21:34:00
看起来讲了很多,其实什么也没说
作者: b99202071 (b99202071)   2018-05-26 21:41:00
光滑度吧 不是之前都在说球好滑
作者: pujos (lks)   2018-05-26 21:42:00
最直觉性的反应,球摩擦系数下降,那那层皮有没有问题?
作者: Langerhans (勇士魂)   2018-05-26 21:42:00
#承认打者进步很难吗
作者: slamblock15 (slamblock15)   2018-05-26 21:43:00
因为救世主降临了
作者: qazthlin (电线一条)   2018-05-26 21:46:00
所以目前球的显这变化就是摩擦系数下降
作者: plug (?????)   2018-05-26 21:48:00
球皮分析还没做,请大家斗内我们继续弄下去
作者: mtyk10100 (mtyk10100)   2018-05-26 21:49:00
作者: julianscorpi (各打五十大板流 免许皆传)   2018-05-26 21:55:00
承认打者进步很难吗
作者: aaron97 (康娜她爸)   2018-05-26 22:00:00
球并没有弹…但是飞的更远了。
作者: Cishang (辞..)   2018-05-26 22:14:00
阿不就是那层皮有问题吗
楼主: ltab23279264 (北方寒冰)   2018-05-26 22:25:00
对不起各位,我觉得我有个很重要的字词翻错了,原文是drag cofficient,应该要叫做阻力系数,所以球之所以飞比较远是因为球的阻力降低不是摩擦系数变低。虽然球皮也还是可能是原因之一,但不一定是球皮问题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8-05-26 22:29:00
讲了整篇等于没讲,厉害,不愧是论文
作者: kplpop (酷吉)   2018-05-26 22:43:00
有讲啊 阻力系数降低 不是大家认为的弹力系数 但不确定是球皮材质还是其他因素
作者: b99202071 (b99202071)   2018-05-26 22:58:00
EV和仰角没有变很多蛮意外的 本来以为现在投手球速越来越快也许EV会上升
作者: wsan (花火)   2018-05-26 23:03:00
第 2 点第三段第三行 是否也要更换成阻力系数...!?
作者: whhw (人有羞耻马无所谓)   2018-05-26 23:24:00
"缝线的部分是人工缝制而成的"这是真的!!??
作者: hayato01 (kunsou)   2018-05-26 23:25:00
说这篇什么都没讲的是文盲吗?国家地理频道之前有拍过纪录片是有关棒球的生产制作过程其中有去工厂拍摄缝线缝制过程,确实是人工
作者: aotom (aotom)   2018-05-26 23:27:00
本来就是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验证类的文章都是这样的
作者: hayato01 (kunsou)   2018-05-26 23:27:00
也有提到工人手工缝制成的职业伤害
作者: vencil (vencs)   2018-05-26 23:30:00
这不算什么都没讲啊,已经针对一般人联想的到的去查了
作者: sony1256 (黃金海岸一日遊)   2018-05-26 23:37:00
有讲啊 讲的结果就是不知道
楼主: ltab23279264 (北方寒冰)   2018-05-26 23:41:00
作者: pujos (lks)   2018-05-26 23:42:00
友情提示一下今年到现在为止比起去年同期,全垒打少了16%你猜跟去年是不是同一颗球真巧齁,什么原因都不知道欸
作者: earnformoney (可以没钱不能没梗)   2018-05-26 23:44:00
推一个
作者: pujos (lks)   2018-05-26 23:46:00
中职都比这群人有LP,呿,搞换球就搞换球,还找啥遮羞布原因都不知道,但是要涨要叠伸缩自如,这什么烂Rawlings的球不换掉啊,还品管严格勒
作者: gamer   2018-05-26 23:53:00
自己看不懂就说人家什么都没讲
作者: hayato01 (kunsou)   2018-05-26 23:54:00
这根本你自己个人偏见还友情提示XDD连实际测试数据都不当一回事,不是人家没讲,是你就跟
作者: Cishang (辞..)   2018-05-26 23:56:00
中职叫睁眼说瞎话 0.560~0.580 测出来的平均是0.576
作者: hayato01 (kunsou)   2018-05-26 23:56:00
根本就把个人偏见大于一切这篇弹性系数都测过了还在那边质疑人家球的品质根本理盲到一个不可理喻的地步
作者: pujos (lks)   2018-05-27 00:05:00
球的品质没问题只是3年全垒打暴涨30几趴而已然后靠北之后忽然又掉了10几趴,这算品管好,哇塞,品管超屌的啦,这都收得下去你们家允收标准洞跟海一样大,鸟不起这说给鬼听,鬼都听不下去
作者: hayato01 (kunsou)   2018-05-27 00:08:00
你自己比鬼还更鬼,这篇论文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测试弹性系
作者: pujos (lks)   2018-05-27 00:09:00
2014年之前,有统计数字的这十几年,从来没有任何一刻波动
作者: wsan (花火)   2018-05-27 00:09:00
看不太懂大呼小叫 若真有数据证实可信变量为其主因 不妨提出
作者: hayato01 (kunsou)   2018-05-27 00:09:00
数你是不是看不懂?
作者: gamer   2018-05-27 00:13:00
报告里面有提到是阻力系数全垒打增加,并不是没有讲原因至于品管是不是超好,如果品管要求没有要求量阻力系数,没什么理由不允收。当然,如果认为官方研究造假,不能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作者: HankJiang (没人要的呆江)   2018-05-27 00:24:00
其实...我觉得标题不该是"跟XXX没关系"这样的直接结论看内容写的,其实都是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标准下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跟XXX有关系,这跟直接说就是无关是两回事,也容易让人误解
作者: pujos (lks)   2018-05-27 00:32:00
去问Rawlings一定知道为什么啦,水准没差到会浮动成这样,这是对一间百年老店最基本的敬重
作者: HankJiang (没人要的呆江)   2018-05-27 00:32:00
当然,这是让一般人看得比较直白的翻译方式,但会造成误解
作者: pujos (lks)   2018-05-27 00:33:00
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还真有人认为是品质问题欧?
作者: HankJiang (没人要的呆江)   2018-05-27 00:35:00
研究结果不会直接说"这没关系",只是在我们的研究中,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两者有关系原文各项里也不断提到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XXXXX
作者: gamer   2018-05-27 00:52:00
我不认为制造商就一定知道为什么,制造商就只是依照客户要求的项目去把东西做好,很多人觉得东西是你做的,你就一定知道为什么,根本是外行人在脑补。
作者: KotoriCute (Lovelive!)   2018-05-27 01:08:00
为什么不肯承认MLB球员进步了呢?这篇懒人包其实说得明白。这篇懒人包其实说得很明白了。浓缩来说目前测试的结果只有阻力系数最有可能是让这几年全垒打暴增的原因。但这篇的研究者还没有能力去切确证明的确是阻力系数造成全垒打暴增
作者: pujos (lks)   2018-05-27 01:36:00
做一百三十几年不知道wow,有这么瞧不起人吗到底是谁内行,谁外行啊
作者: HankJiang (没人要的呆江)   2018-05-27 01:42:00
https://read01.com/4DDMBjo.html统计常见的误解…媒体也很常犯…
作者: sunnei (炎夏之翼)   2018-05-27 02:05:00
"研究结果跟我感觉的不一样 不准啦" XD
作者: apporience (椰蛋)   2018-05-27 04:18:00
还是pujos大的见解精辟,这什么研究报告根本不足采信
作者: hanchueh (RaidenHC)   2018-05-27 05:26:00
科学本来就是不断求证不断反证 用统计降低数据误差
作者: kk2025 (kk2025)   2018-05-27 06:41:00
原文是很符合科学研究的原则啊,也确实没有足够证据但看完去年整季到季后赛甚至是世界大赛整系列,球的问题不严重吗? 差别是真的有点大。
作者: aotom (aotom)   2018-05-27 08:18:00
内行的也不代表他可以把问题厘清,就如同有些疑难杂症不容易诊断,但也不能说那个医生技术不好内文提到换了一个模子,说不定公司也没想出会产生如此改变的原因
作者: RBaldelli (Rocco)   2018-05-27 08:30:00
查无不法 依法行政 谢谢指教
作者: mightymouse (翻堕罗流大师)   2018-05-27 08:35:00
只要研究做出来不是自己要的答案就7pupuXD
作者: hayato01 (kunsou)   2018-05-27 08:44:00
就跟我公司的一些工程师一样,只要检测出来的结果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就一定是别人在骗他、在作假,说别人在遮羞?明明就自己眼睛闭着讲干话,不是自己想听的就不对,遇到这种理盲真的是有理说不清
作者: emip (遇到疯狗)   2018-05-27 09:56:00
人家研究做出来 你要回应就是研究做出来顶回去自己在下面喊阴谋论没人会理你啦..以为是在台湾逆
楼主: ltab23279264 (北方寒冰)   2018-05-27 10:33:00
楼上提到的标题问题,因为原文的记者是这样说所以我也照翻。不过这部份确实是我在翻译上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下次会再注意
作者: searching87 ( )   2018-05-27 11:57:00
推一个~多谢辛苦翻译。满惊讶飞球革命也许言过其实
作者: sherlockt (虾排)   2018-05-27 12:23:00
最后一点 让我笑喷
作者: aborwang (Abor)   2018-05-27 12:50:00
作者: god2 (乙炔)   2018-05-27 15:10:00
作者: borriss (松)   2018-05-27 16:08:00
跟高尔夫一样规定标准飞行距离好了(
作者: cc9i (正直与善良)   2018-05-27 18:13:00
推 这精神 "不是他们确定的事,就不想去硬要装逼的回答。"有的想法没办法作实验证明 目前看只是用删去法把状况排除
作者: mirrorlee (mirrorlee)   2018-05-27 18:20:00
制造商不可能不知道 如果原物料制作流程品管都没变 结果球的飞行路径变了 那只有上帝办得到 至于非制造商要找出原因本来就很难 变因有成千上万个 有些变因像球皮的光滑度会不会影响飞行就很难有科学性的实验方式鉴别MLB跟制造商如果不愿老实承认 目前就只能猜
作者: terminator3 (台灣一朗)   2018-05-27 18:26:00
那只好承认打者进步了
作者: wtsph (Plz don't say u r 雷姬)   2018-05-28 01:02:00
空力球 (?!)
作者: b993040020 (地名接人名)   2018-05-28 21:13:00
我相信品管够严格 近年的球都很稳定的比以前会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