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ulowitzki2 (守备的时候像鲨鱼)》之铭言:
: 在2010年,指定打击(不包括跨联盟比赛时国联的DH打者)打者的打击数据如下;
: .252的打击率、.426的长打率、.332的上垒率以及平均22发全垒打及83分打点的平均数字
: 。这些数据是这个世纪以来所有统计的新低。比较四年前,指定打击打者们在2006年打出
: 了.264的打击率、.470的长打率、.348的上垒率以及平均28发全垒打与94分打点,有显著
: 的落差。
不知道所谓"平均全垒打、打点"的数据是用什么标准来加减乘除得到的?
只列OPS,以AL DH来和AL all players比较
只要PA>10的都有算
查的数字跟原作有一点出入
DH OPS AL OPS DH-AL
2010 0.760 0.736 0.024
2006 0.828 0.778 0.050
差距还满明显的
2006年美联DH重砲如云
Hafner、Giambi、Thomas、Ortiz、Thome这些人OPS都高于0.9
几年后老的老,伤的伤
2010年也只剩Thome和Scott的OPS有破0.9
当然跟2010是投手年也多少有关
说不定一两年后,又有一批新的DH上来洗数据
Adam Dunn、Miguel Cabrera、Adam Lind、Manny Ramirez(?)之类的
与其拿两个单独的年份
不如直接以decades来看还比较有意义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11-01-15 23:39:00baseball-reference, as DH 那栏, 他的数字是这样来的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11-01-15 23:46:00以1991年的AL来说,tOPS+为112, 而到了2010年,则为106
2F,整个群体综合的OPS无法算OPS+ 因为还要球场校正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11-01-16 00:46:002006年是102,2010年是101,其实差距并不大。
这个还要商榷,有人能说明tOPS+和sOPS+的意义吗?
按照BA的说明,tOPS+是和球员本身的总OPS来比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11-01-16 02:42:00在这里要比较用tOPS+比就好了 这里比较的基准就是你跟你整队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11-01-16 02:43:00的差距, 也就是说你在你队中, 较强还是较弱, 而 sOPS+ 就如上面说的, 因为针对全联盟调过了, 算是 park factor 修过的
从DH一开始实施到现在,每年的sOPS+都在100~102之间啊
我觉得用sOPS+看比较有意义,但看起来一直都差很少
甚至大部分年份DH们的sOPS+都只有在100而已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11-01-16 03:06:00用sOPS+ 不能证明你是队上的强打 只是说明你在联盟状况如何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11-01-16 03:07:00不过我同意你的说法,不论是看sOPS+跟tOPS+,这论点都有待商榷
个人以为比联盟的意义较好,各队队型都不尽同很难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