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 http://kelvinmba.blogspot.com/2015/06/mba-kellogg-2-year-program.html
我的background:
28岁/Male
6yr work experience (including military service) in the healthcare industry
NTU BS (Majored in Biochem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申请过程:
2014 Jan.–Aug. GMAT共三战 (final 740)
2014 Sep.–Nov. TOEFL共四战 (final 107)
2014 Oct. Apply: Fuqua, Ross
2014 Nov. Apply: Goizueta
2014 Dec. Interview: Fuqua;Waitlist: Fuqua, Ross
2015 Jan. Apply: Tepper, Kellogg, Haas, Kenan-Flagler
Interview: Goizueta, Tepper
Offer: Goizueta (with $$)
2015 Feb. Interview: Ross, Kellogg
2015 Mar. Interview: Kenan-Flagler
Offer: Ross, Kenan-Flagler(with $), Kellogg, Tepper
Decision: Kellogg
把背景和申请过程写比较详细,希望让有兴趣(欲申请相同学校)的人能够找的到,也可以
参考申请的整个经过。很开心终于有机会在开学前分享自己申请的心得和心路历程,以下
将就选校申请、是否找顾问、Essay、面试以及Waitlist的策略娓娓道来。
1. 选校策略
因为未来仍然想在医疗产业继续发展,并且对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相当有兴趣
,所以一开始的选校目标以healthcare和entrepreneurship为筛选条件,然后非常积极地
参加各校info session/coffee chat,并找这些目标学校的current students/alumni聊
天,进一步了解学校的文化、特色课程、校友连结等等,找出有共鸣的10间;最后再衡量
自己能力和申请deadline,剩下最后实际申请的7间。以下是几点建议:
(1) 按照符合生涯规划+实际了解学校+衡量自己能力(包括时间)的条件由广而深挑选申请
学校,一方面因为自己有了基本的方向后,不管是找适合的program或是问别人问题,才
会比较有交集,进而获得比较实质的帮助。
(2) 大家可以发现整个准备的时间十分紧凑,这个时候,时间就是你最重要的资产,建议
渐渐收敛自己的目标而非乱枪打鸟,较能确保有限的时间被有意义的分配与利用。
(3) 最后希望提醒大家的是,没有什么觉得很fit一定会上的学校,也没有什么觉得实力
不够一定不会上的学校。Admission是没有预测性可言的,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建议多丢
几间学校,不要和admission赌运气。
2. 是否找顾问?
个人觉得找顾问是有实质帮助的,因为整个过程包含写essay、mock interview、争取
waitlist转正以及争取奖学金,都多了一个人可以咨询还有把关。不过要提醒大家:
(1) 就和考GMAT是否需要补习的命题一样,请顾问并非”必要”(也有许多不请顾问就申
请上好学校的例子!)
(2) 找顾问也并非”万能”,如果拿炒菜来比喻,顾问担任的主要是调味和摆盘的角色,
里面的素材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和经验。
(3) 找了顾问以后仍然要维持主动积极的态度,有任何意见和想法都提出来讨论,相对的
顾问了解你越多,所做的建议和修改也会越make sense。毕竟申请学校是自己的事,包含
Essay主要内容、进度管理甚至用字遣词等等最后还是要自己做主。
举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和Keewee常进行双向的沟通,彼此也会互相提醒进度和讨论想法
,所以合作非常愉快。另外,也谢谢Kevin在申请学校过程中的帮助。
3. Essay策略
Essay问的问题不外乎两大类: A) why MBA/ why school/ career goals? B) 从
personal/professional experience出发,展现出leadership/team work等MBA应具备的
特质和技能。写essay有很多重点要注意,我觉得有两个大原则特别重要:
(1) 学校能带给你什么? 当我去年夏天visit Kellogg的时候,招生委员强调what’s
the gap between now and your future goal? Keewee也提醒过我如果现况是A,目标是C
,那么就要强调中间所缺乏的B(技能/资源)正是学校可以提供的。
(2) 你能为学校带来什么? 回到刚刚ABC的比喻,你的A和C要相当明确且有说服力,证明
你的A特质/技能对学校和同学会是加分,还有你的C目标对于整个community有所贡献,能
够让学校以你为荣。
回首看来整个构思essay的过程有如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每个人都会有独特的故事
,思考的时候就像Steve Jobs说过的: Connect the dots,真是再贴切不过。除了顾问之
外,网络上有时候会有还满精辟的essay analysis(*1),也值得参考看看。
4. 面试策略
虽然大部分的面试都不能让你选择要跟招生委员面试还是校友面试,但从个人经验来看,
如果有选择的机会,会建议大家直接跟招生委员面试。和招生委员面试,问题通常较好掌
握不太会有惊人之举;他们也最能直接传达你的表现给整个admission committee的人知
道。以下是几点关于面试的注意事项:
(1) 如果和招生委员用skype面试,都是需要开视讯的! 虽然用skype有其限制,但基本该
做到的保持微笑、展现热情以及eye contact一样都不能少。另外因为人不在现场,语气
和表情的呈现可能更为重要,一定要找人和你一起用skype练习看看。
(2) 面试的时候回答问题建议不用太长(2-3分钟为佳),并保留时间和空间让对方也有讲
话的机会。面试是另一个让学校认识你的机会,所以重点不在长篇大论把自己的丰功伟业
单向的叙述一遍,有时候双向的互动反而能营造更多的记忆点和印象,进而为自己加分。
(3) 最后通常会留时间让你问问题,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会倾向建议不要问
那些网站上或info session就能轻易找到答案的问题,而是能够把自己对学校做的功课以
及involvement一起展现出来(例如:适时点出和哪位校友聊过,觉得对哪方面很有兴趣,
想再多问一些细节),或是再强调自己可能的contribution (例如:因为我的xxx经验,很
想加入oo社团担任干部,想多请问学校怎样鼓励学生参与社团等等)。
5. WL策略
在申请中遇到比较特别的状况,就是被Ross和Fuqua waitlist,而最后Ross更转为正取。
我觉得争取waitlist是件不容易的事,一来没有明确标准(没有类似备取的排名)知道获得
录取的机率,二来战线可能会被拉的相当长。如果你想主动争取waitlist转正,我会有以
下几点建议:
(1) 每个学校会有针对waitlist不同的policy,有些希望你尽量update、有些则只希望你
update最重要的讯息,所以建议先向招生委员确认可以做些什么是符合学校的规定,也同
时传达自己希望主动争取的意愿。
(2) 能够做的update大致是以下几种: A) 获得新成绩(GMAT/TOEFL) B) 工作上的新进展
,例如获得promote、执行新专案等等 C) 更加了解学校,例如campus visit、和校友
/current students聊过等等。通常不太可能会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所有项目,所以建议先
重新审视自己的essay内容,或寻求其他内行人(校友、current students、顾问, etc.)
的建议,再决定要先把时间投入在什么地方。请注意,已经呈现在essay里面的内容,就
不太适合拿来update。
(3) 请其他人写additional recommendation或许也是一个方式,但要注意 A) 这个推荐
人在文章内容中要呈现出对你的足够了解,写出来的推荐才会有说服力 B) 这个人如果和
学校有一定的连结(校友、current students)会比较好,因为这封推荐信等于是要站在他
的角度去说服招生委员: 因为我很了解学校,所以我觉得这个candidate适合学校。如果
能用自身的经验出发,说服力也会比较高。
6. 结语(mindset)
至今还清楚记得等待面试通知和录取电话的焦虑感,如果说能够讲些什么来总结这段神奇
的旅程,那就是再重申一次admission是没有预测性的,没有什么觉得很fit一定会上的学
校,也没有什么觉得实力不够一定不会上的学校。GMAT分数高不保证你一帆风顺,早拿到
的offer也不一定值得羡慕。就算申请十间只被录取了一间,只要它是你最喜欢的学校,
谁会在之后问起你被那些学校拒绝呢。申请像是场耐力赛,一路上要保持抗压性(或是拿
到offer后要抗松懈),才能走到最后;申请也像是人生路程的其中一层阶梯,说穿了也只
是其中一层阶梯,没有对或错,踩稳了还有下一个目标和挑战在前面等着你。过程中但求
全力以赴,无怨无悔,这样就够了啦。
*1: MBA Essay Tips (Accepted.com)
http://blog.accepted.com/resources/mba-admissions/mba-essay-tip-posts
作者:
sandking (sandking)
2015-07-14 23:12:00感谢分享!
作者: ScorpionME (旋转的木马没有翅膀) 2015-07-14 23:12:00
原PO帅炸!
作者:
lugolugo (2015 MBA )
2015-07-14 23:44:00Congratulations & wish to see u soon!
作者: yen0 (00) 2015-07-14 23:58:00
原po帅哥
请问原po是家里经几ok所以没有选择北卡吗?家里经济
作者:
whitey (给我一只猪)
2015-07-15 00:35:00推推!!
作者:
anrujuyu (Houyi)
2015-07-15 00:59:00谢谢分享&恭喜!
楼主: kelvinyctsai (Kelvin) 2015-07-15 15:01:00
UNC也是个非常棒的学校! 不过我更喜欢Kellogg,再加上我女友在那:)
作者: kkdakk (Gordon) 2015-07-15 18:13:00
原po帅惨!
作者: robert1203 (captain) 2015-07-15 18:35:00
原po是在美国太闲吗
作者:
jplix (R i k a)
2015-07-15 21:55:00Pushhhh!
作者:
houng (Azure Song)
2015-07-16 22:18:00原波又帅又强!!!
作者: Qelle 2015-07-24 13:55:00
西北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