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rk183 (mark)》之铭言:
: 心得:
第一段
:我们这段介绍两个善的作用,阴阳与是非,并举了子贡与子路的事例来说明。我们看这一
:段,怎样叫做阴阳呢?凡是一个人做善事被人知道,叫做阳善;做善事而别人不知道,叫
:做阴德。有阴德的人,上天自然会知道并且会报酬他的。有阳善的人,大家都晓得他,称
:赞他,他便享受世上的美名。享受好名声,虽然也是福,但是名这个东西,为天地所忌,
:天地是不喜欢爱名之人的。只要看世界上享受极大名声的人,而他实际上没有功德,可以
:称配他所享受的名声,常会遭遇到料想不到的横祸,一个人并没有过失差错,反倒被冤枉
:,无缘无故被人栽上恶名的人,他的子孙,常常会忽然间发达起来。这样看来,阴德和阳
:善的分别,真是细微得很,不可以不加以分辨啊!我们先看到这一段,在前面我们也读到
:事例,都有谈到阴功,文昌帝君阴骘文的”阴骘”都是指阴德,那这一段为我们解释发善
:心的阴杨之别,那这一阵子新闻上也有许多报导善心人士的善行,这都属于阳善,果报就
:是大家都称赞他,享有美名,但享受这些美名的同时,如果没有相应的德性来消这些福报
:的话,意外灾害很快会降临或是身体出毛病;而有些人是没有犯错,却被人冤枉,往往无
:缘无故栽上恶名,但他能默默忍辱,不会对曾经冤枉他的人岂一丝报复的念头,往往他的
:后代就突然发达了,我们常听到许多人讲的暴发户,指短时间突然发达起来,也有延续好
:几辈的后代都发达,这关键在哪里呢?都在自己受冤枉时,心中有否起瞋恨还是感恩的心
:感得多少代子孙发达,这都相应阿!所以往往现在看起来是我们吃亏,别人占便宜,但如
:果你懂因果道理,知道将来自己的后代会发达,自己当时真正为心行都存正念,那自己的
:后代会延续这福德,不仅只有福报,还有祖先的德能都会延续,我们在立命知学云谷禅师
:为我们开示的很清楚,你有多少德能,就有多少后代来承传;相对的,现在占便宜,将来
:后代就得吃大亏,突然失利,或是家道中落,都是这个原因,这都可以应验”祸福相依,
:惟人自招”这句话,而阴德是暗中行善之德,刚刚我们说自己没犯错,却受别人冤枉,还
:能默默忍辱,这是属于阴德,另一种是默默心行存善念造善行,如果很精进的话,到自己
:中老年时福报就会现前,倘若自己这生没有福报现前,来生的果报决定比这生好,且自己
:的后代会出贤达之辈来承传,所以当我们默默心行都存善,却没人赞赏,这是好事情,而
:有人赞赏,真的自己要很有警惕,是否自己的修德不足,所以我自己也鼓励身边朋友,在
:现代的社会,因地心修福时不要存有享福的念头,假若你存这念头而修福,福报还是会得
:到,但感得的境界是贪瞋痴的境缘下受报,在这境缘下,很难不造罪业,所以现在这环境
:若福报现前了,真的叫如履薄冰,宁可生活清苦,不引来众生起五毒烦恼,这是净业。
:倘若自己这生没有福报现前,来生的果报决定比这生好
我觉得这种想法活不久,太压抑了
第二段
:我们接着看下一段,怎样叫做是非呢?从前春秋时代的鲁国定有一种法律,凡是鲁国人被
:别的国家抓去做奴隶;若有人肯出钱,把这些人赎回来,就可以向官府领取赏金。但是孔
:子的学生子贡,他很有钱,虽然也替人赎回被抓去的人回来,子贡却是不肯接受鲁国的赏
:金。他不肯接受赏金,纯粹是帮助他人,本意是很好。但是孔子听到之后,很不高兴的说
::这件事子贡做错了,凡是圣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做了以后,能把风俗变好;可以
:教训,引导百姓做好人,这种事才可以做;不是单单为了自己觉得爽快称心,就去做的。
:现在鲁国富有的人少,穷苦的人多;若是受了赏金就算是贪财;那末不肯受贪财之名的人
:,和钱不多的人,就不肯去赎人了。一定要很有钱的人,才会去赎人。如果这样的话,恐
:怕从此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向诸侯赎人了。这段介绍善的是非,这举了子贡的例子,下面
:一段是举子路的例子,我们先看子路这例子,再将两则一起讨论,子路看见一个人,跌在
:水里,把他救了上来。那个人就送一只牛来答谢子路,子路就接受了。孔子知道了,很欣
:慰的说:从今以后,鲁国就会有很多人,自动到深水大河中去救人了。由这两件事,用世
:俗的眼光来看,子贡不接受赏金是好的,子路接受牛,是不好的;不料孔子反而称赞子路
:,责备子贡。照这样看来,要知道一个人做善事,不能只看眼前的效果,而要讲究是不是
:会产生流传下去的弊端;不能只论一时的影响,而是要讲究长远的是非;不能只论个人的
:得失,而是要讲究它关系天下大众的影响。举这两个例子就相当明显,要教导我们如果这
:赏罚能够影响善的风气,那我们应该领赏,不该拒绝,倘若拒绝,这善的风气就无法成型
:,对众生会有负面的效果,而如果接受处罚能使这社会风气不敢造恶,当该接受,相反若
:一味屈打成招,反而人民不敢申诉,而带来负面作用;这里也教导我们,如何度众生的善
:巧方便,就是孔子教的这方法,看现今社会如何影响善的一面,我们努力去落实,如果杜
:绝恶的一面,我们努力断除,过去未学佛之时无知犯下的罪过,倘若能及时回头,就从最
:大恶极转为上善之人,对于这社会也会起很大的教育作用,所以一定要由自己做起,改正
:自己的缺失,积功累德,才是真正自利利他之举,所以古时候的人重视自己的行持,尤其
:是帝王,因为历史会留名,只要你的政策影响善的层面越广,时间越长,福报就越长;如
:果恶的影响层面越广,时间越长,恶报的时间也越长,所以人不要出名,出名真的弊多于
:利。
认同世俗之辈&孔子 看学生做事情的视野
这对国家社会治安能起正面的行动力,清楚人性的倾向选择 这是门心理学的学问
但这就代表世俗人认为行善不贪功的这观念 是不是在 说明 佛学的 无为 在时机
不好的年代,就像当今末法时期,讲得天花乱坠的理想是不切实际的,背道而驰吗?
或是说 孔子 他在治理国家比较有经验 毕竟也是卓越思想家 想法会比较周全?
后面帝王的我觉得
人身都过了...这种当事人我看也不可能得知,也只是用大胆假设后代会如何的说法
第三段
:那我们往下看到最后这一段文,现在所为,虽然是善,但是如果流传下去,对人有害
:,那就虽然像善,实在还不是善;现在所行,虽然不是善,但是如果流传下去,能够帮助
:人,那就虽然像不善,实在倒是善!这只不过是拿一件事情来讲讲罢了。说到其它种种,
:还有很多。例如: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叫做义,但是有的时候,做该做的事,也会做错
:,做了倒反而坏事。譬如坏人,可以不必宽放他,有人宽放他,这事情不能说不是义;但
:是宽放了这个坏人,反而使他的胆子更大,坏事做得更多;结果旁人受害,自己也犯罪;
:倒不如不要宽放他,给他儆戒,使他不再犯罪的好,不宽放他,是非义,使这个人不再犯
:罪,是义,这就叫做非义之义。礼貌是人人应该有的,但是要有分寸,用礼貌对待人,是
:礼;但若是过份,反而使人骄傲起来,就成为非礼了,这就叫做非礼之礼。信用虽要紧,
:但是也要看状况,譬如:顾全小的信用,是信;要顾全小信,却误了大事;反而使得大信
:,不能顾全,此变成非信了,这就叫做非信之信。爱人本来是慈;但是因为过份的慈爱,
:反而使人胆子变大,闯出大祸,那就变成不慈了,这就叫做非慈之慈。这些问题,都应该
:细细地加以判断,分别清楚。我们看到这最后一段,举出了义、礼、信、慈这四德,但倘
:若太过,反而为非义、非礼、非信、非慈;这在我们每个人一生当中都有过许多这样的经
:验,所以我们也看到社会上一些行止看似善,实质上却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这样的情形
:在现代来看,层出不穷,严格来说的话,会引发贪瞋痴慢疑的都是恶,所以你看现代社会
:充斥的内容是什么?无非都是教导杀盗淫妄这种内容,让我们的下一代耳濡目染下,造作
:罪业是很容易。
是这说某些答案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是正面的价值观
但若是隔了几个世代后这个价值观反而会引来倒戈不被后人所接受?
第四段
:这里来谈几个例子,有人曾经有这样疑问,他听到有人说玩电脑游戏这是造杀盗淫妄的罪
:业,他不以为然,认为又不是真正杀人或是盗取财物,没有这么严重,为什么会有人这样
:说呢?还有另一种就是手淫的问题,许多人觉得这问题是”正常生理机能”,所以不能算
:邪淫,时间到会须要有管道出去,而看成人片也是正常,没有这样严重性,这是我从以前
:到现在听到比较有印象的,当然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但我们就这两个事例来说,我们就
:先不要从戒律来谈,当你打游戏时,你杀人的那一瞬间起什么念头呢?还有你偷宝物那一
:瞬间你什么念头呢?我朋友那时回答我说没有起念头阿,应该他觉得很平常,如果你也是
:这样情况,那非常危险,为什么呢?不知不觉你的心行已经受到这些游戏画面的境缘诱出
:你的五毒烦恼来,心细的朋友会查觉当下他真的动了想赶尽杀绝的念头,心粗的朋友完全
:觉察不到,所以五毒烦恼是如何慢慢像雪球般越滚越大,就是自己在这境缘下长时间薰习
:,不知不觉以经认为这是很平常,没有那警觉心了,将来时节因缘到时,你就真杀人,真
:偷盗了,所以你现在玩游戏是再将你过去生阿赖耶藏识里头的五毒业因诱发出来,慢慢薰
:习,这么念佛功夫一样,当你念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时,这是理一心不乱,等同禅宗的
:明心见性的境界,而五毒烦恼也是你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时,你已经被它所转了,但自己
:不自觉,所以你认为很平常,这也是为何许多初学朋友刚念佛时,杂念会这样多,不念时
:没发现,念的时候杂念拼命冒出来,就不敢念佛了,其实杂念平常就这么多,只是你没发
:现,现在念佛后,心慢慢定下来,才发现原来平常杂念有这么多,也因为这个原因,佛会
:制定戒律要我们遵守,怕的就是哪一天你自己不知不觉薰习成认为五毒很正常,甚至有乐
:受,这都是造罪业的根本烦恼;手淫的问题,也是如此,心行每行一次,就又薰习一次,
:加上成人片以及外缘的诱惑,很难不造罪业,刚好也利用目前的原文提到许多我们认为是
:对的,往往影响是负面的;我们认为是不正常的,却可以杜绝后患,是非对错,还是要依
:佛的标准来看,不能够相信自己的意思,这是我们都要有所警惕的,这段文就跟诸位朋友
: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我觉得游戏还是要分级,科技 日异月新 越着重在 真实度,我们就讲VR吧
虚拟实境,体验飙车的视觉快感,会很着迷,但若只是玩简单的游戏那渗透的“迷”
的力道还不会作用力太大。
在意的话会着迷,就跟认真就输了的道理一样。
备注:印象最近有看到类似再讨论的文章 还是我记错了 就是这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