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覆藏与忏悔

楼主: lensfill (undo)   2016-11-13 21:42:12
佛教中所谓的“犯戒”,是指“明知故犯”。换言之,不论是比丘或在家人,当他(她)
的心中很清楚知道某种行径是受到戒律所规范,而仍作出这样的恶行,就叫做“犯戒”,
这意味着此人已藐视戒律,轻贱三宝。
但倘若此人误认或不知道某种行径为戒律所禁止,进而作出该恶行,因为此人心中并非故
意犯戒,并未藐视戒律及轻贱三宝,而仅是知见不正确,这种情形至多称之为“污染”戒
律,也就是使戒行不清净,但不属于犯戒。
“污染”戒律虽不是犯戒,但仍属恶行,有恶行就该发露忏悔,若掩饰或覆藏,就是不知
惭愧,不思反省,执迷不悟,来生必会感招三恶道的苦果。
一如伊罗钵罗龙王,在久远的上古迦叶佛的时代曾是一名比丘,仅因为破坏了一株名为伊
罗钵罗的树木而触犯了“不得砍伐草木”一戒,又覆藏己罪,未曾发露忏悔,以致死后堕
入龙界。但他又因生前曾努力修持布施、其他梵行、及听闻正法等诸多波罗蜜,因“杂染
业”而成为神通广大且威势通天的大龙王。
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有一个例子,茉莉夫人是憍萨罗国的王妃,她的丈夫叫波斯匿王,波
斯匿王的王后就是茉莉夫人。茉莉夫人是一位非常有智慧又善良的女人,她使她的夫君,
就是波斯匿王成为佛陀的弟子,她自己本身也是很虔诚的佛陀的弟子,她是一位非常乐善
好施的一个善女人。
在一个佛陀住世的时期,只有一次无比的布施。这个无比的布施,在佛陀的时代,是茉莉
夫人她出了主意,才使波斯匿王成功的举办了的。
因为当时是沙瓦帝城里的人在争执供养佛陀,当时皇家,用皇家的钱财、势力来供养佛陀
。然后沙瓦帝城那里的人又集资供养僧团,然后他们就这样在那边比赛。最后茉莉夫人出
了主意,即使全国的人集资起来,也没办法跟他比的布施。也就是当时她把五百头大象全
部粧饰起来,然后每一位尊者,每一位阿罗汉都坐在一头大象上,大象上全部有大白伞盖
,然后叫一位宫女搧扇,这是皇家才有办法作到的,其他的那些平民百性,即使他们集资
也做不到。因此,此一佛陀住世时期,单单一次的无比布施,就给波斯匿王跟茉莉夫人赢
得了。
所以我们可以想像茉莉夫人她做了很多的善事。但是有一次她做错了。
有一次茉莉夫人在她的浴室,在她的澡堂里面洗澡。当她洗完澡之后呢,她想要再擦脚。
当她在擦脚的时候,她的爱犬,就是她的宠物狗,就跑进了澡堂,然后就趴在她的身上,
那时候茉莉夫人没有阻止牠。结果这一幕就给波斯匿王在浴室旁边的窗口看到,
于是就等茉莉夫人出来之后,波斯匿王就很不客气的,就恶狠狠的指责她:“妳怎么跟妳
的狗做这样的事情?”她说:“我作了什么事情?”“妳怎么跟妳的狗做这样的事情?”
她说:“我没有!”“我亲眼从窗口里看到的!”“窗口,这个窗口怪怪的!它确实是,
这窗口确实是怪怪的!不信的话,就换你进来。”
她就假装让波斯匿王进去,她就在窗口看,看了之后,她就说:“你怎么跟那只母羊在作
那件事情?”那波斯匿王就说:“我没有。”“我亲眼看到,从窗口看到的!”于是那个
时候的波斯匿王想“这个窗户怪怪的!”就算了。没有再去追究这件事情。
因为波斯匿王跟茉莉夫人二个人,他们都没有证得初果,都是凡夫。正是由于是凡夫,所
以茉莉夫人还会说谎,还会作这样的事情,如果她是圣者的话,她是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
。因为茉莉夫人做了这样的事情,她又欺骗她的丈夫,她为了这件事情耿耿于怀,但是她
又不好意思说出口,就一直挂在心里面,一想到就感觉到很后悔,悔恨,但是羞于启齿。
到了波斯匿王晚年的时候,茉莉夫人去世了。
死了之后她投生到哪里去了?她投生到地狱里面去。为什么会投生到地狱?因为她在临终
之前,她就是想起这件事情,她感觉到很不好意思。那个时候,她临终之前生起的是不善
心。
但是波斯匿王又很爱他的茉莉夫人,当茉莉夫人去世之后,他就没有心再去办那些朝政的
事情。于是他跑到给孤独园去,想问世尊他爱妃茉莉夫人投生到哪去了。佛陀知道他会问
,但是佛陀想一旦把真实的情况说出来的话,他会完全没有信心,因为他本身还是凡夫。
于是佛陀就用神通让他忘了,他去的时候跟佛陀说话,说得很高兴,但等他一回到皇宫的
时候他才又想起来,我要去问佛陀我的夫人投生到哪里去了,我怎么没有问呢?
第二天又是这样去,佛陀又用神通让他忘了,他想不起来,他又跟佛陀说话,说得很高兴
,一回到了皇宫又想起,我明明要去问,我怎么又忘了问?就这样一共七天,到了第七天
,由于茉莉夫人她一直都作了很多的善事,她这种不善业的果报已经消尽了,于是她投生
到兜率天。
然后到第七天,当波斯匿王去到佛陀那里的时候,佛陀就没有用神通让他忘了问,于是那
个时候波斯匿王就问:“尊者!我的爱妃茉莉夫人她投生到哪里去了?”佛陀说:“她现
在已经投生到兜率天,成了天人了。”那个时候波斯匿王他就很心安理得的说:“是啊,
像我的爱妃,这么善良的女人,她不投生到天界,她会投生到哪里去呢?”
这是属于后悔,然后因为在临终的时候想起了,一件使自己很后悔的事情,而堕到地狱的
故事。但是因为茉莉夫人她作了很多的善事,所以她堕落地狱就好像弹球地狱一样,就是
拍球地狱,把球一拍很快就又弹上来。
所以说“覆藏”会掩盖掉善业,这是我们需要好好自我警惕的。对的就是对的,对的要好
好说明清楚,免除别人造业的机会;错的也要承认,不是遮遮掩掩的,强辩。显然是谎话
的辩词就不要说了,不单是现在无法圆满事情,未来也会障碍自己。
人人做错,第一时间都会遮掩,希望不要被发现。然而,过去证严法师在高雄区的开示提
到“漏气求进步。”要舍得面子!勇于承担,是一份动人的力量;勇于承担错误,则是一
种高上的品质。所以,静思语才会说“忏悔则清净,清净则能去除烦恼。”
至于做得不够好的,那就是要“在理想中追求进步”。有谁是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没有
!都是后来学习种种世间法,慢慢累积现生的智慧才有办法成就。所以做得不好,不用怕
批评,只要持心正直,就可以做到“在人我中相互感恩”,如此才能够“在社会中祥和无
争”,消弭天下动乱。
现在社会会乱,因为人人都是“对的人”,所以互相冲突,对立。瞋恨引发了风暴,让世
界充满灾难。
如何才能消弭灾难?怎样才能转“来不及”为“来得及”?抢救地球要从哪里救起?答案
只有一个,就是带动人人大忏悔。证严法师说:“此刻所需要的是全人类共同做‘大忏悔
’。人人洗心革面,赶快将心中的埋怨、对立、瞋恨消除,开启自己清净善良的本性。唯
有启发这分虔诚的心,以慈怀柔肠相互对待,才能真正消弭接二连三的灾难。”
忏悔,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忏悔仪轨也在历史长河中,渐渐变得繁复。这里所强
调的“大忏悔”,不独是指传统的去寺院拜忏,也不只是拜“八十八佛”或“大忏悔文”
、或是读诵忏文。而是指“人人要彻底将整个心洗干净,内心不要有烦恼,不要常常以怒
目的形态对人,应该要像弥勒菩萨一样笑口常开。用爱邀向人间,要走入人群,教大家一
起来做大忏悔。”
既然怀抱着入世救世的理想,就得先自净己心,才能进而净化别人,所以要好好地将自己
的心念“化整为零”。把内心在过往所积累的是非、我执、计较等烦恼,现在应该藉著大
忏悔来净化自己的心,这不止于早晚二堂课诵而已,而是在平常时时刻刻中,都要善加自
我检视,努力改往修来。
自己犯了错误,一定要发露忏悔,忏悔则清净。真正的忏悔是在大众面前,勇敢地讲述自
己的过失,以后绝对不再犯。敢承认过失就是有勇气、有毅力、勇猛精进的人;假使自己
有错误却隐藏起来,那是懦弱、不肯精进的人,因为隐藏自己的过失,就有再犯的可能。
世时,出家人每半个月需行忏悔。比丘会向佛陀说,某位比丘在某个地方发生某事,他的
态度、行为如何……。佛陀就会问明当事人,若事属实,佛陀即教诫:“如此的行为不宜
!从现在开始,我要制定某某戒律,让大家知所规范。”
“忏悔则无罪,知过能改,就是好人了。所以若有人做错事,但懂得忏悔,大家也要懂得
包容他,爱护他的道心。”
忏悔就是“洗心”,不过“洗心”却是一件困难又辛苦的事。要洗自己的心都不容易了,
何况是要洗他人的心。世人都有自我、傲慢的心理,所以人与人之间无法尊重,无法接受
彼此的见解。虽然真理都在经典中,但世人却不一定去看;即使看了,也不一定能够体会
;即使有所体会,也不一定能付诸行动,真正做出来。
既然修行学佛,总是要先舍掉自我的执念、舍掉有所求之心。
能够忏悔,才有能力发起大愿,愿力相符,心无罣碍,才能够以大力量破除障碍,转苦为
乐。能起大忏悔心,就是“自我革心”。“忏悔就是洗心。起忏悔心,才懂得感恩、彼此
互爱;人人互爱、有情,就能让世间恢复生机。”
分享文章来自于, fb狮子吼的文章
不确定作者是谁可以PO网址
goo.gl/KKWQMZ
https://goo.gl/KKWQMZ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11-20 12:52:00
阿弥陀佛!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5-03-20 03:33:0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