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Buddhism 看板 #1K6MU5gF ]
作者: cool810 (silence) 看板: Buddhism
标题: Fw: [问题] 那辟支佛(独觉)呢?
时间: Wed Sep 17 18:50:44 2014
※ [本文转录自 Buddha 看板 #1K6HSZJf ]
作者: cool810 (silence) 看板: Buddha
标题: Re: [问题] 那辟支佛(独觉)呢?
时间: Wed Sep 17 13:07:44 2014
■ 独觉证果之因缘:
1. 《大智度论》:“辟支佛地者,先世种辟支佛道因缘,今世得少因缘出家,亦观深因
缘法成道,名辟支佛。辟支迦,秦言‘因缘’,亦名‘觉’。”《大智度论》:“……如
是等因缘,先世福德、愿行、果报,今世见少因缘,成辟支佛道……。独觉辟支迦佛有二
种:一本是学人,在人中生,是时无佛、佛法灭,是须陀洹已满七生,不应第八生,自得
成道,是人不名佛,不名阿罗汉,名为小辟支迦佛,与阿罗汉无异,或有不如舍利弗等大
阿罗汉者。大辟支佛,亦于一百劫中,作功德,增长智慧,得三十二相分,或有三十一相
、或三十、二十九相乃至一相,于九种阿罗汉中,智慧利胜,于诸深法中总相、别相能入
,久修习定,常乐独处,如是相,名为大辟支迦佛。”
2. 《瑜伽师地论》:
“云何独觉地(三乘佛法: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其中独觉地云何)?当知此地
(独觉地)有五种相(从五个方面了知):一者种性,二者道,三者习,四者住,五者行。
“(一、种性)云何独觉种性?谓由三相应正了知:一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
提时,有薄尘性种性,由此因缘,于愦闹处心不爱乐,于寂静处深心爱乐;二者,本性独
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薄悲种性,由是因缘,于说正法利有情事,心不爱乐,于少思
务寂静住中,深心爱乐;三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中根种性,是慢行类,
由是因缘,深心希愿无师无敌而证菩提。”
“(二、道)云何独觉道?谓由三相应正了知,谓有一类,安住独觉种性,经于百劫
,值佛出世,亲近承事成熟相续,专心求证独觉菩提,于蕴善巧、于界善蕴、于缘起善巧
、于处非处善巧、于谛善巧,勤修习故,于当来世速能证得独觉菩提,如是名为初独觉道
。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于先所未起顺决择分善根,引发
令起,谓煖、顶、忍,而无力能即于此生证法现观得沙门果,复修蕴善巧、修处善巧、修
界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谛善巧,于当来世能证法现观,得沙门果,是名
第二独觉道。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证法现观,得沙门果
,而无力能于一切种,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复修蕴善巧、修
处善巧、修界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谛善巧故,依出世道于当来世,至极
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是名第三独觉道。(不论哪一类独觉行者,
过去世都曾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次法向、法随法行,而于未来
世无佛时期,由此发愿、福德、修行等因缘成熟证果。注:现今是释迦牟尼佛佛世时期,
释迦牟尼佛法灭后(例如一万年后)至弥勒菩萨下生成佛期间,为无佛世时期。)”
“(三、习)云何独觉习?谓有一类,依初独觉道,满足百劫修集资粮,过百劫已出
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法现观得独觉菩提果,永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
。复有一类,或依第二或依第三独觉道,由彼因缘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
,或证法现观乃至得阿罗汉果,或得沙门果,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证
得最上阿罗汉果。当知此中由初习故成独觉者,名麟角喻,由第二第三习故成独胜者,名
部行喻。”
“(四、住)云何独觉住?谓初所习麟角喻独觉,乐处孤林乐独居住,乐甚深胜解,
乐观察甚深缘起道理,乐安住最极空无愿无相作意,若第二第三所习部行喻独胜,不必一
向乐处孤林,乐独居住,亦乐部众共相杂住,所余住相如麟角喻。”
“(五、行)云何独觉行?谓一切独觉,随依彼彼村邑聚落而住,善护其身善守诸根
,善住正念,随入彼彼村邑聚落,或为乞食,或济度他下劣愚昧,以身济度不以语言,何
以故?唯现身相为彼说法,不发言故,示现种种神通境界,乃至为令心诽谤者,生归向故
,又彼一切,应知本来一向趣寂。”
3.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声闻中佛能王生, 诸佛复从菩萨生, 大悲心与无二慧, 菩提心是佛子因。
悲性于佛广大果, 初犹种子长如水, 常时受用若成熟, 故我先赞大悲心。】
从他闻正教授,修行证得声闻菩提果,能以此义令他闻,故名声闻。令他闻者,如经
说:“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等。无色界声闻虽无此义,然不为过,以有彼名者不必定有
彼义,如陆生莲华亦得有水生之名也。又声闻之梵语“萨囉波迦”亦训“闻说”。
从诸佛听闻成佛妙果之道,为大乘种姓求彼道者说故,名曰声闻。如《法华经》云:
“我等今者成声闻,闻佛演说胜菩提,复为他说菩提声,是故我等同声闻。”此二义虽菩
萨与声闻相同,然“闻说”之义正属声闻。有说第三句中无“胜”字,故前句是大乘菩提
,后是声闻菩提。但疏意不然,前是大乘菩提,次是往菩提之道。若谓何者?菩萨虽亦从
佛听闻佛道,为所化宣说。然经说“声闻”,意取但说彼道,而自身全不修者。
“中佛”之“佛”,《释》说:“佛之真实于三类补特伽罗处转。”有谓此说“达朵
佛陀之声于三类补特伽罗处转”,此说甚善。如云:“达朵为真实,佛陀为觉悟。”以取
觉悟真实为佛陀时,则三类补特伽罗皆有其义。“觉悟真实之声,亦诠辟支佛。”但今误
译为佛。佛陀之声,虽可通译为佛,但于此处则失当。以佛陀声亦诠“华开”及“梦觉”
,非必须译为佛也。
“中”者谓诸独觉辈。由百劫中修集福智胜进,故胜出声闻。然无福智二资粮、一切
时遍一切有情之大悲及一切相智等,劣于正觉,故名曰中。有谓此智慧胜声闻之义,如云
“离所取分别”(注:大乘唯识所说之‘法无我’为‘能取所取空’,中观认为唯识所说
之法无我只是粗分的法无我,大乘唯识的标准比较低,所许之独觉离所取分别,为不了义
)。彼说非理,此宗说声闻独觉亦能通达一切诸法无自性故。即彼说者,亦许彼义故。故
知《释论》说“智胜进”为胜出。言“胜进”者,谓所修道渐进渐妙。此复于百劫中勤修
福智,非若声闻不耐久修。虽诸福智皆可名为资粮,然资粮之正义,乃无倒修行无上菩提
之方便,能摄受自果者。如《显义论》说:“大悲心等正行,以能摄取大菩提故,乃名资
粮。”故具此义之福智,乃资粮正义,不具此义者,乃通常资粮。且就资粮之梵语“三跋
罗”之义训而译,由福智之行胜出声闻,故于欲界最后生时,不依他教,能自发阿罗汉智
。复以唯为自利而得觉悟成阿罗汉,故名独觉,亦曰自觉。
“能王”者,二乘阿罗汉虽亦可名能,然非能王。唯诸佛乃称能王,以得胜出声闻、
独觉、菩萨之无上法王,彼三人亦依佛语而得法故。声闻独觉从佛生者,谓由佛力之所植
生。以诸佛出世必无倒宣说甚深缘起,二乘种姓于此听闻思惟,精勤修行,即能随其信乐
满足声闻独觉所希愿果,故说彼二由佛植生。
若作是念:虽有众多声闻种姓从佛闻法即于现生而证菩提,然独觉种姓必不于现生趣
证,说彼等于佛所说义闻思修行,乃圆满自果,似不应理。无失。设有一类独觉种姓,闻
佛所说甚深缘起,已善通达真实义谛,虽不即于现生证独觉涅槃,然彼独觉行者,由修佛
所说缘起力故,于他生中定得涅槃。如造定业,虽不于造业生中即受其报,然于他世则定
受也。前说亦尔,由于佛所说法,闻思修行能满所愿,亦非依现生说也。此如《四百论》
云:“设已知真实,现未得涅槃,他生决定得,犹如已造业。”《中论》亦云:“若佛不
出世,声闻已灭尽,诸辟支佛智,无依而自生。”
《释论》“设有一类”等义,有谓此答“若说缘起而非即得声闻等果,应说缘起不能
满足声闻等希愿”之难,有谓此答“修缘起无生义,应无间能生彼果。然无此事,故后亦
应不生彼果”之疑。彼二家俱未了达文义,以于诸佛植生独觉最疑难处,理应别为断疑者
,皆未能断故。
───────────────────────────────────────
摘自:—《地道建立》
2.2.1.2.1.2 独觉地
“能够作为已成为自果的众多功德所依之基础的独觉入道现观”,是“独觉地”的定
义。其分类有二:(1)独觉异生地、(2)独觉圣者地。
2.2.1.2.1.2.1 独觉异生地
〔定义、分类〕与声闻类似。
2.2.1.2.1.2.2 独觉圣者地
“能够作为已成为自果的众多功德所依之基础的独觉圣者现观”,是“独觉圣者地”
的定义。其分类有三:(1)〔独觉〕见道、(2)〔独觉〕修道、(3)〔独觉〕无学道。
2.2.1.2.1.2.2.1 独觉见道
“在已成为自因之独觉加行道圆满之后生起,而且在已成为自果之独觉修道未生起之
前的独觉谛现观”,是“独觉见道”的定义。其分类有三:(1)独觉见道根本定智、(2)独
觉见道后得智、(3)非前二者任一的独觉见道。
2.2.1.2.1.2.2.1.1 独觉见道根本定智
“专注于已成为自境之无我之根本定的独觉谛现观”,是“独觉见道根本定智”的定
义。其分类有三:(1)〔独觉见道根本定智〕无间道、(2)〔独觉见道根本定智〕解脱道、
(3)非前二者任一的见道。
2.2.1.2.1.2.2.1.1.1 独觉见道无间道
“专注于二空之根本定的独觉谛现观,并且能作为已成为自己份内之所断的执色为外
境的遍计分别的正对治者”,是“独觉见道无间道”的定义。其分类有八忍。
2.2.1.2.1.2.2.1.1.2 独觉见道解脱道
“〔专注于二空之根本定的独觉谛现观〕,并且已直接断除能引生自己(独觉见道解
脱道)之无间道份内之所断者”,是“独觉见道解脱道”的定义。其分类有见道八智。其
余类推。
───────────────────────────────────────
摘自:—《让有缘士夫朝向解脱与一切相智地的地道建立:摄要》
2-1-2-2. 独觉地
2-1-2-2-1. 定义
“作为自果之众多功德的所依基础的独觉智”,就是“独觉地”(rang rgyal gyi sa)
的定义。
“独觉地”、 “独觉的现观”及 “独觉智”,这些是同义词。
2-1-2-2-2. 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二:
2-1-2-2-2-1. 独觉异生地
独觉异生地若予以区分,有二:
2-1-2-2-2-1-1. 解释独觉资粮道
2-1-2-2-2-1-1-1. 独觉资粮道的定义
“独觉的法现观”,就是“独觉资粮道”的定义。
2-1-2-2-2-1-1-2. 独觉资粮道的同义词
“独觉资粮道”、“独觉法现观”与“独觉资粮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1-2-2-2-1-1-3. 独觉资粮道的分类
独觉资粮道若予以区分,有: “下品”、“中品”及“上品”三者;
或者分为“现前”、“比度”及“决知”三者;
或者分为“闻所成”、“思所成”及“修所成”三者等,与声闻类似。
在独觉资粮道下品的阶段当中,分为“了解二空”与“不了解二空”两类,而到了资粮
道的中品则必定要了解二空,因为当转移至资粮道上品时必定要证得缘二空的止,而要证
得那个止,必须先行了解二空。
因此,暂时于独觉道中决定种姓的独觉资粮道上品者,他证得缘二空的观、证得缘二空
的止观双运、证得缘二空的修所成慧、以及证得独觉加行道,这些都是同时的。
2-1-2-2-2-1-2. 解释独觉加行道
2-1-2-2-2-1-2-1. 独觉加行道的定义
“独觉的义现观”,就是“独觉加行道”的定义。
2-1-2-2-2-1-2-2. 独觉资粮道的同义词
“独觉加行道”、“独觉义现观”与“独觉加行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1-2-2-2-1-2-3. 独觉加行道的分类
独觉加行道若予以区分,有加行道“煖”、“顶”、“忍”及“世第一法”四者;
前三者可以分为“下品”、“中品”及“上品”三者;或者分为
“现前”、“比度”及“再决知”三者;
或者分为“闻所成”、“思所成”及“修所成”三者等。
但世第一法则没有这样的分类,因为世第一法是时边际刹那的缘故。
暂时于独觉道中决定种姓的独觉加行道者,他现观二空、证得独觉的见道、证得独觉的
圣者之道、以及 证得独觉见道无间道,这些都是同时的。
2-1-2-2-2-2. 解释独觉圣者地
解释独觉圣者地当中,分三:
2-1-2-2-2-2-1. 解释独觉见道
2-1-2-2-2-2-1-1. 独觉见道的定义
“独觉的谛现观”,就是“独觉见道”的定义。
2-1-2-2-2-2-1-2. 独觉见道的同义词
“独觉见道”、“独觉谛现观”与“独觉见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1-2-2-2-2-1-3. 独觉见道的分类
独觉见道若予以区分,有三:(1)“见道根本定智”、(2)“见道后得智”、(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
2-1-2-2-2-2-1-3-1. 独觉见道根本定智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无我之独觉谛现观”,就是“独觉见道根本定
智”的定义。
若予以区分,有:(1-1)独觉见道无间道、(1-2)独觉见道解脱道及(1-3)不是前
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谛现观,也是作为自己份内之执色为外境的
遍计分别之正对治者”,就是(1-1)“独觉见道无间道”的定义。 若予以区分,有八忍。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谛现观,也是从与[独觉见道解脱道]自己
同一座根本定之独觉见道无间道份内的障碍当中解脱出来者”,就是(1-2)“独觉见道
解脱道”的定义。
(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有三:
(1-3-1)“平等安住于无我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
(1-3-2)“平等安住于空性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及
(1-3-3)“在独觉见道后得位之后,再次平等安住于二空的根本定智”。
2-1-2-2-2-2-1-3-2. 独觉见道后得智
“心续中具有‘从独觉见道根本定中出定的独觉谛现观’之补特伽罗的心续当中,前述
的独觉谛现观显现而生”,就是(2)“独觉见道后得智”的定义。
2-1-2-2-2-2-1-3-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
(3)“既不是根本定也不是后得位的独觉见道”,就像“见道根本定者心续当中的希
求解脱的心”及“后得位者心续当中现观二空的心”。
2-1-2-2-2-2-2. 解释独觉修道
2-1-2-2-2-2-2-1. 独觉修道的定义
“独觉的随现观”,就是“独觉修道”的定义。
2-1-2-2-2-2-2-2. 独觉修道的同义词
“独觉修道”、“独觉随现观”与“独觉修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1-2-2-2-2-2-3. 独觉修道的分类
独觉修道若予以区分,有三:(1)“修道根本定智”、(2)“修道后得智”、(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修道”。
2-1-2-2-2-2-2-3-1. 独觉修道根本定智
2-1-2-2-2-2-2-3-1-1. 独觉修道根本定智的定义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无我之独觉随现观”,就是“独觉修道根本定
智”的定义。
2-1-2-2-2-2-2-3-1-2. 独觉修道根本定智的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1-1)独觉修道无间道、(1-2)独觉修道解脱道及(1-3)不是前述
二者任一之独觉修道根本定智。
2-1-2-2-2-2-2-3-1-2-1. 独觉修道无间道
2-1-2-2-2-2-2-3-1-2-1-1. 独觉修道无间道的定义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随现观,也是作为自己份内之执色为外境的
俱生分别之正对治者”,就是(1-1)“独觉修道无间道”的定义。
2-1-2-2-2-2-2-3-1-2-1-2. 独觉修道无间道的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下、中、上等九品。
2-1-2-2-2-2-2-3-1-2-2. 独觉修道解脱道
2-1-2-2-2-2-2-3-1-2-2-1. 独觉修道解脱道的定义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随现观,也是从与[独觉修道解脱道]自己
同一座根本定之独觉修道无间道份内的障碍当中解脱出来者”,就是(1-2)“独觉修道
解脱道”的定义。
2-1-2-2-2-2-2-3-1-2-2-2. 独觉修道解脱道的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下、中、上等九品。
2-1-2-2-2-2-2-3-1-2-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修道根本定智
有三种既不是独觉修道无间道也不是独觉修道解脱道的独觉修道根本定智等等,和声闻
的情况类似。
2-1-2-2-2-2-2-3-2. 独觉修道后得智(和声闻的情况类似)
2-1-2-2-2-2-2-3-2-1. 独觉修道后得智的定义(和声闻的情况类似)
2-1-2-2-2-2-2-3-2-2. 独觉修道后得智的分类(和声闻的情况类似)
2-1-2-2-2-2-2-3-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修道(和声闻的情况类似)
2-1-2-2-2-2-3. 解释独觉无学道
2-1-2-2-2-2-3-1. 独觉无学道的定义
“独觉道的进程已达究竟的独觉之智”,就是“独觉无学道”的定义。
2-1-2-2-2-2-3-2. 独觉无学道的分类
独觉无学道的分类等等和声闻类似,而差别在于声闻阿罗汉尚未断除执色为外境的分别
,然而独觉阿罗汉则已经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