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ETA T16, No. 676
《解深密经》卷第三〈分别瑜伽品第六〉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善男子!
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
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止)、毘钵舍那(观)所得之果。”
───────────────────────────────────────
■ 1.世出世间的善法,都是止观之果。小乘世间资粮位、加行位的功德,小乘出世间见
道位、修道位、无学位的功德;大乘世间资粮位、加行位的功德,大乘出世间见道
位、修道位、无学位的功德;这一切的段落、一切的道路里,内心证悟所产生的善
法功德,都是止观之果。
2.止修=无散乱心=三摩地(“止”不全等于奢摩他,含随顺的止与具相的止),
观修=正思法义=妙观察慧(“观”不全等于毘钵舍那,含随顺的观与具相的观)
具相的止才是奢摩他,具相的观才是毘钵舍那,未达具相的止观是随顺的止观。
3.奢摩他的体性是定,为等持的“定心所”所摄;毘钵舍那的体性是慧,为观察思择
的“慧心所”所摄。定心所与慧心所,每一个心旁都会伴随,任何一个心都有定心
所与慧心所的助伴。《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何等三摩地(定)?谓于所观事令
心一境为体。何等为慧?谓于所观事择法为体。”
4.凡是“定”(等持)都可以称为三摩地,三摩地是“定心所”,但是定里面的“奢
摩他”要求较高,需至初禅第一静虑根本定所摄的未到地定、近分定。“慧”是观
察思择,观察慧是“慧心所”,观察慧里的“毘钵舍那胜观”要求较高,有奢摩他
安止的观察慧是“毘钵舍那胜观”。
5.缘取一个善所缘的对境,心专一安住在上面的等持,虽未达到具相的奢摩他安止,
把随顺的止修摄在“奢摩他(安止)”的范畴;对于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进行拣择
、分析、观察、思惟的智慧,虽未达到具相的毘钵舍那胜观,把随顺的观修摄在“
毘钵舍那(胜观)”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