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近视雷射研究分享 3 医院之探讨分析

楼主: cecol (雪橘子)   2018-12-23 08:08:28
大家好 在前面两篇了解雷射矫正近视的原理
与各种雷射技术的优缺点之后
这一篇是要跟大家讨论 我去过6间医院的术前检查与讨论的经验
iLasik 信合美 博士 大学 邱子宏
Smile 优尔视 大爱眼科
个人近视度数: 800-900 散光200-250
相加千度是高危险族群, 属于雷射矫正更该精细判断
近视雷射的手术选择 要考虑
1 技术本身的优缺点(上一篇已分析)
2 术后复原期之照顾
3 医院之测量精准与病理解释
术后照顾本来也就是该考虑风险之一
越慢恢复的手术, 除非有特殊因素需求 不然都要避免之
比如说Lasik 角膜瓣在完全愈合前, 你去揉眼睛, 会有皱褶风险
更别提生活中, 习惯动作 生物本能, 都是在破坏术后脆弱的角膜瓣与角膜
伤口越小 越快愈合最好 风险降值要不断追低
术后照顾发生问题, 都是病患自己要承担
因此
PRK(Lasek)回复至少7天起跳 + 期间都看不到生活风险太大
Lasik 角膜瓣的风险与, 后基质床相对薄弱的风险
医院术前检查与讨论之分享
1 度数测量
度数检测 各家都有落差, 加上当天眼睛健康程度,假性近视会有弱差
能够测量正确的度数, 是最关键让雷射矫术后结果正能够视力1.0
近视度数测量有分 他决测量 VS 自决测量
他决就是验光机直接物理帮你计算近视 ex 600度
自决就是你看视力表与佩戴的眼镜来看几度, ex 你觉得500度靠的到
自决成像看东西还要考虑视神经协调与大脑认知 会有主观误差
大脑以为看到了 但机器物理计算是没有
或者看起来有点吃力模糊 用猜的(小时候故意猜,骗高视力数字自爽)
大脑意识自我脑补都有可能
而且雷射术后是你主观判断你看不看得清楚
不是验光机说1.0, 你就会接受
传统的视力测量表是E字母, 专业一点是圆形缺口8个方位
我去的其中5间医院都是如此
这样的方式 可能因为你容易猜中导致测出来的度数失准
但优尔视视力测量表是下图:
https://i.imgur.com/GJCss5I.png
英文字母, 看不清楚会猜的很崩溃,
所以优尔视测出来的视力 跟我主观认知比较接近与精细
用正确的度数来雷射矫正才会得到 最后主观真1.0视力结果
很多雷射术后度数回退, 推测也是有当初自决度数测量不精准
2 瞳孔大小
Lasik医院测量我的瞳孔都很大 7-8mm
而Smile医院 都是比较小 4-5mm
我推断自己应该是大瞳孔 但要看暗室程度
大瞳孔的人需要打更大光学区来避免眩光问题
可是角膜太薄或者近视太深, 打越大光学区会消耗更多角膜也是高风险
所以只有在Smile能够提供高强度的角膜生物力学的方式下
打大光学区是比较安全且有信心的
术后眩光问题, Lasik 医院跟我说是个人瞳孔太大导致 无关手术
是有道理, 但也是因为医院只有Lasik手术,
不会跟你说你可以考虑其他间的Smile技术等等
所以我们自己要做好选择
3 干眼症
我自己测出来的泪液分泌都是很干, 可期许Lasik做完后只会更干
Smile做完也是干 只是因为微创伤口, 受手术影响不会这么大
可是Lasik医院有跟我说 有病患术后是完全恢复, 没有干眼问题
干眼是天生所造成之影响, 不会跟你说角膜瓣在学理上是不会痊愈
4 Smile认知
我有在Lasik医院询问他们知不知道Smile技术, 得到回应是
1 貌似听过, 很不安全吧 听起来就很可怕
2 是欧, 不知道耶, 但真的很多人来我们这边做Lasik
一间相对关心病患眼睛只健康安全的医院, 是不断追求医理上的进步
不管是学术研究认知或者雷射机台精进都是要考虑
而非是买了一台机器, 要榨干他的利用产值 再考虑新技术
5 Lasik医院的技术解释
我因为高度近视, 是高危险群, 所以每一间建议都是做最贵的疗程
我是认为能更加提升眼睛安全度与视觉 花多少钱都是值得
只要是真的有其价值而非自己抬价 但我询价完后发现
大部分知名的眼科价位 是稳定落在 6-7万
只有大学眼科是10万5千 因为他们Lasik是
1 倒嵌式制作角膜瓣
2 7次元追踪
后来去研究发现其他间 6-7万就有倒嵌式, 也有7次元
就算没7次元 也有5次元+傅立叶前导波
所以一开始大学就直接被我排出在名单外
Lasik 是一项无专利技术 美国厂商 德国也有
爱尔康, 博士伦, 蔡司等等,
因为技术普及 其实价格应该更透明与稳定
当然每一间都有其额外发展的优化技术
1 4次元 5次元 7次元 是因为准分子雷射手术中, 没有固定角膜眼球
用来辅助雷射追踪眼球的位移 避免雷射打歪
(虹膜定位也是同理)
2 傅立叶 前导波, 就是修正视觉分辨率, 但是前文有提过
消耗更多角膜 加上 角膜瓣又引入新视觉误差, 视觉好坏很主观
3 倒嵌式角膜瓣让角膜整体更稳定, 没意义 都切断的组织 已经没有防护效果
4 球面非球面, 光学区的大小影响视觉范围
5 tissue-saving 信合美才知道有的技术
就是同一台机器 但雷射程式不一样, 消耗的角膜厚度比较少
但我后来才意识到, 度数就固定的 消耗多厚的角膜是不可能改变的
反推论才知道, 保留更多后角膜厚度 代表他是
1 角膜瓣更薄, 但更容易破
2 还是浪费前面40%强角膜, 多留后面60%弱角膜厚度没多大效用
6 都是飞秒雷射Lasik, 所以手术速度都很快 每一间都强调自己很快其实没差
Lasik 手术确实案例上百万有(有吧?)
台湾最普遍, 手术过程都是雷射电脑控制, 人为变因少
价格便宜 去哪间都有差不多的品质
台北眼睛雷射很商业化, 我验到第3间开始已经可以听出那些是术语or话术
到底哪些是真的解答我的疑问, 还是真的避重就轻?
当然眼科医生都是生经百战有执照的专业人士
只是眼睛是自己的 要自己做判断
既然医生这么多 医院这么多 为什么只听一个人的话呢?
Smile技术
价格就是12万8, 台北只有2间在做 台中一间
贵是因为有专利, 蔡司官方要抽钱
一台机器绑一个受训合格医生, 每一个病患要做手术
要先跟蔡司拿到授权码才可以做
这是一个垄断的生意, 加上价码太高 所以很不普及 大众也不太知道
但我觉得还好至少台湾还有1-2间医院是做这个 也做一段时间了
钱可以再赚, 做Lasik角膜瓣一切 是一辈子的
加上医学论文的论证 其实商业化的广告与精美的文宣外
其实可以选择一个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术
再者我与Lasik医院讨论下来, 发现验光师能提供的能解释的知识有限
不能真正解释清楚风险与问题所在, 让病患完整了解到自己做什么选择有什么后果
(当然刻意隐藏或者忽略又是另一回事)
Smile医院的术前检查经验, 验光师是给我相较多一点的讨论
比如说
1 高视差的人戴眼镜带足度会头晕, 要1.0做雷射才会好, 我确实眼镜只配到0.6
但这件事我无法证实雷射是否比较好, 要等真的做完才会知道 因为这很主观
2 视力测量表英文字母版本
当然也非100%足够, 要问对关键问题
还有拿出关键数据才查证才有机会知道这一切
(后续还有相关资讯)
医院经验与检验分享到此为止
下一篇会收尾剩下没提及的杂项
(因为不知道怎分类 但觉得还是值得给大家参考的资讯)
谢谢大家
作者: aaa12925 (Breaktea)   2018-12-24 21:50:00
请问您术前角膜厚度多少呢?
作者: aaa12925 (Breaktea)   2018-12-24 13:50:00
请问您术前角膜厚度多少呢?
楼主: cecol (雪橘子)   2018-12-24 17:21:00
56x-57x
作者: pippen2002 ((EJ1547))   2017-01-28 11:47:00
眼镜只配到0.6??夜间够用吗?
作者: marcelin (达西)   2018-12-31 21:51:00
觉得您很客观理性,推推
作者: lin1121 (葛拉汉)   2017-01-31 11:39:00
作者: ifvip   2017-06-14 12:05:00
作者: sjchu   2017-08-11 11:2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