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个月走完二审 又能还清白 真的很短了...............
我的情形就比较可怜
商业对手制作一个山寨网页 (约30张纸) 在当地地检署报案
于是
我就莫名其妙被本地地检署侦查庭传唤
侦查不公开 也无法看到纸本资料
鸡同鸭讲 讲了一堆 签了名 ...................
案发一年后 .....
收到 地检署起诉书 ......
然后
法院刑事开庭 第一次准备庭
第二次准备庭
第一次审理
第二次审理(莫名其妙取消 )
案发二年后 ....
本地法院刑事判决:不受理
然后就收到另一个北部法院的民事起诉状
循环又开始了 第一次言迟辩论(线上会视讯议 )
第二次言迟辩论(线上会视讯议 )
第三次言迟辩论 (专程坐车北上开庭)
答辩书从 答辩一状 写到 答辩七状 都是图文并茂 文字写得有够多
案发三年后 ....
民事一审判决书 直接断章取义引用 刑事侦查庭的 笔录 当判决主文
用心证推论 认定山寨网页是真实网页
我方败诉 死得莫名其妙
现在 提出上诉
估计 又要再缠斗一年了
为了一个不存在的事 已经浪费三年
不存在的事 硬被说成存在
现在要浪费第四年了
根据我的案例 原来犯罪集团只要有计画的伪造图文 找证人作伪证
法院有可能会判犯罪集团胜诉.....
这就是真实的法院
本人不是法律人士,但遇到法院通知 , 只好研究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
但书看再多都没有用,刑事庭时 不知道可以阅卷
民事庭时 也不知道应该要阅卷
收到判决书 才怀疑 法官根本没在看我的答辩书....
我只能自我检讨 是不是我的表达能力太差 没有使用法律用语
导致事情的描述都被错误解读......
※ 引述《cigxm (不想当备胎 >_<)》之铭言:
: 最近因为一则小事,实际跑了一遍台湾的司法流程,最后无罪定谳
: 以下是我这个非法律人,进入司法法流程的体验
: 从一开始检察官的侦查阶段,就遭遇到检察官不严谨的调查而被起诉
: 检察官起诉,为我的案件开启了司法流程
: 第一关:简易判决处刑制度
: 因为这个制度适用简易的小案件,所以过程非常草率
: 法官的心证空间很大,几乎是书面审查,被告连问都不问就被定罪
: 被检察官冤枉的被告,如果不积极追踪案件,很可能就会被无辜定罪
: 我想这个制度底下,被告默默吞下的冤案一定很多
: 第二关:一审
: 这个阶段遇到的法官还不错,针对告诉人提出的证据,有做进一步调查
: 证据调查之后,真相就出来了!
: 告诉人的证据无法说服法官,所以一审判我无罪
: 第三关:一审判决告诉人不服,上诉二审
: 这个阶段,我才愕然发现受理的检察官,居然不是起诉我的检察官
: 由于检察官侦查阶段调查不严谨,要其他检察官收尾,造成权责不相符
: 我这个小案,起诉时检察官证据没有调查清楚
: 一审调查清楚了,检察官还能蒙着眼睛不承认,执意上诉,浪费司法资源
: 第四关:二审
: 二审时,法庭上的法官变成三位
: 坐在两侧的两位法官,完全没有功能,全程在发呆
: 法官不是在靠北,说人力不足,案件太多办不完要加班吗?
: 那这两位法官在干嘛?
: 为什么法院不让法官回办公室处理案件?
: 留在法庭听我这个小案没营养的内容,并不会增加尔后审判的正确性
: 我这个小案,从警察受理报案,到二审定谳,不得上诉
: 总共耗时1年4个月,最后无罪定谳
: 期间被告的身心折磨,以及消耗的社会及司法资源,都是无形成本
: 走完整个司法流程,才体会到为什么大家都说司法体系就像一只恐龙
: 台湾的司法正义一定会迟来
: 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而是另外一种伤害
: 一般人并不太会涉及司法大案,顶多是误触法网的小案件
: 从制度上改善数量庞大的小案件司法流程
: 不仅受益的民众增加,也会提升台湾民众对司法的信任度
: 希望台湾的司法制度能够继续进步,不要原地踏步
: 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