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台、韩差异

楼主: psylee01 (穗波心理师)   2023-12-12 11:47:07
本文有雷,非喜勿入
认识“精神官能症患者”(neurosis)与“精神病性患者”(psychosis)
当我看近来这部火红的韩剧时,我深深地感觉到,它把精神科医疗人员在处遇精神科患者
的种种情况大致描绘出来,虽然剧情的演绎有些过于夸张,但也算掌握精神科患者的一些
情态。本文并不打算解释病人病理的情况,而在试图让大家知道,在观看这部韩剧时,不
要以为精神病院就是如此运作,如果韩剧忠实地描绘韩国的精神病院,但在台湾并不是如
此。
我在精神专科教学医院工作20年以上,是一位临床心理师,也曾担任临床心理科主任近17
年。在台湾,理解精神病患,可能要从两个古老的词汇谈起,精神疾病的患者通常可分成
两大类,一类叫“精神官能病患者”(neurosis);另一种叫做“精神病性患者”(psyc
hosis)。前者,也就是精神官能症患者,通常他知道自己生病了(有病识感);对现实
世界的知觉及接触大都完整,也就是说他对外界的感知,和我们一般人一样,看到相同的
东西,闻到相同的气味等;他在社会中的角色也可维持,但可能表现不好,比如身为学
生还可以维持学生的角色,他的学习功能仍可运作,但可能被病症干扰而下降了;或者身
为公司的一份子还能扮演好在公司工作的状况,但也是被病症干扰而表现变差;相反的,
患者精神病的精神病性患者,就没有那么幸运,大部分的时候,他觉察不出自己生病了;
他对现实的知觉出现了问题,大部分的患者会出现幻觉,而其中又以听幻觉为主,当然也
有视幻觉或嗅幻觉,甚至体幻觉,亦有患者出现了没有逻辑支持,但却坚信它存在的一些
特定想法(妄想),比如剧中金书丸患者,他坚信女主角就是“仲裁者大人”。所以精神
病性患者,大部分无法觉察到自己生病了,他也无法和一般人一様,完全感知相同的世界
;再来,他在社会角色的功能急速下滑,几乎到失去功能的状况,比如说身为学生无法学
习;身为公司的一员,无法执行他的业务。
通常长期住院病人以罹患“思觉思调症”为大宗
为什么要先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做这两大分类说明呢?因为在台湾,收治到要住院的程度
,通常它的病况达到精神病性,而精神官能症患者,通常在门诊治疗即可,但也不排除精
神官能症患者的病症已达到精神病的程度需要短期住院治疗,这时这些病患会收治在“精
神官能病房”和一般“精神病房”有所区隔,因为两者因疾病的分类可能在人员配置及保
护措施及活动自由度有所不同。就拿我们医院来说,“精神病房”大多收治精神病性病人
,而这些病人又以患有思觉失调症的病人居多,大约占的8、9成,剩下的是情感性疾患,
如忧郁或躁郁症患者在病况已达到精神病性的程度,如出现幻觉。而在韩剧中,或许要表
现精神疾病的多元性,住院患者有社交恐惧症、忧郁病、妄想性疾患、思觉失调症等病
人,或许他们的病症都已达到精神病性,不然这类患者组成在同一病房是少见的。再者一
般精神科的病房,因收治大多是精神病性患者,都是封闭病房,一般没有随心所欲的行动
自由。而且因疾病的病程发作程度,大部分的分类是“急性”病房及“慢性”(复健)病
房,故名思义,在病症发展逐渐迈向“巅峰”时,会待在急性病房;等到病症走下坡,稳
定下来,比如他的幻觉及妄想变得少量,不太干扰他的日常生活时,就可以视病人的个人
条件,比如家属支持度及功能恢复度,分流到“复健病房”、“日间留院”、“康复之家
”、“社区复健中心”或“出院”。
台湾是以“五种医疗医事”人员对精神病患治疗处遇
当一位精神病患住院时,在台湾,是以“Bio-psycho-social”(生物-心理-社会”模
式加上职能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 ;简称OT)来治疗处遇病患,所谓的生物面向,
指的是疾病的生理面,对应的是开立药物的精神科医师及执行医嘱给药,照顾病患生活大
小事的护理人员;而心理面指的是疾病的心理层面,对应在医院的是临床心理师,他们对
病患执行心理衡鉴及心理治疗,像在剧中一直被妈妈控制的法官老婆,病患吴莉娜,就可
能是心理师从心理层面解开致病因素的心理病理;在病患的社会面,对应的是精神科社工
师,大都关注在病人和家属间的关系状况工作,比如教育家属如何有效面对患有精神病的
家属,病患外宿的事项等。至于职能治疗师(OT)则在评估患者功能回复程度,协助他
在复归社会中,能发挥职业功能,在社会中有一席之地。若功能不足以复归社会,那也会
设计一些治动,让病患功能不致持续退化。剧中,女主角和病患在打台球,在台湾,大多
会发生在职能活动中。
所以在台湾的精神科相关医疗、医事人员有精神科医师、精神科护理、临床心理师、社会
工作师及职能治疗师五种人员来协助对精神病患的治疗处遇,不像韩剧中只有医师及护理
那么单薄,剧中女主角几乎承担了职能治疗师、社会工作师的工作,甚至一些些临床心理
师的工作;而精神科医师不仅开药外,也承接了临床心理师的工作。
在病房管理上,工作是类似的,如不能带有任何有安全威胁的物品入精神病室,如水果刀
、打火机等;给予药物后,检查嘴巴,确认吞服药物吞服,而不是把药藏起含在嘴里;
在病患“动作外化”(acting out)时,呼叫支援人力制止,对病患加以鎮定约束,这些
情况是大同小异。
剧中第七集所进行的团体心理治疗,则是融合本国精神病院团体心理治疗和心理剧的手法
,对病患造成心理障碍的未竟事宜(unfinished business)进行治疗处遇,在台湾,带领
者不见得是医师,学有专精的五种治疗人员都有可能是团体带领者。
“出院”后的系统考量
而当物患出院时,在台湾会启动“出院准备程序”,虽然大部分由医师发起,但其他医事
人员会就其专业评估其合适程度,并据此在团队会议上提出意见讨论。就拿剧中患者金书
丸的状况,不仅是主责医生评估他的精神病的症状好转可以出院,社工师及临床心理还要
评估病患出院后的社会、心理环境是否能“接得住他”。在我的经验中,数十年之前,也
曾犯下剧中金书丸病患的失误,只评估到症状的好转,而没有评估到病患出院后的心理、
社会环境是否“接得住病患”,换言之,要考虑患者摆回生态系统是否能够适应。以免因
而造成病患症状被活化而造成死亡的憾事。
迎来清晨就是“复元”(Recovery)
到底精神病患是否能走过黑暗,迎来清晨?其实和疾病种类、严重度、自我建设及家属支
持度很有关系。精神医学有一个“复元”(Recovery)的概念,是一个让病患重新认识自
己、建立正面自我形象及重建有意义生活的康复过程。病患的复元,并不是回到原来自己
生病前的身心状况和社会位置,而是透过治疗、病患及家属的努力,重新找到生命的目标
,站稳社会的新位置。在台湾,前面已经陈述过,住院的精神病人大部分已达到精神病性
的患者,没有病识感、现实知觉有问题、自身的能力功能降低了,常需要被人照护,而长
期居住在慢性精神病房。但是,致力于复元过程,我们发现有的人开始有病识感,可以居
住在开放自由进出的病房,本来在保护性的环境工作,可以进阶到寻求社会中和一般人的
工作环境等级工作,或是发展出自己特色的事情,近年来,我们医院常毎年在中正纪念堂
展出“我是艺术家”就是一个例証,借由训练病人制作陶艺或画作,展现病患的内在精神
状况过程,其作品水准相当于当代艺术作品;而在国外,患有精神病但却享誉国际的日本
艺术家“草间弥生”,也是一例。
所以当我们接触精神病患时,不要被不容易理解的精神症状给吓坏了,而是能见到在症状
背后,演绎着你我都有可能发生的受苦经验,而你正在见证生命的另一种特殊的样态,告
诉你生命中会发生的状况。
注:更多内容可参考“穗波心理师谈情说爱”podcast EP57: 特辑-心理师看“精神病
房也会迎来清晨。
作者: HDXXX (阿极极)   2023-12-12 14:24:00
有时间发新文怎么不改上一篇标题...
作者: longsre (Longsre)   2023-12-12 14:30:00
排版成这样只能End
作者: thomaschion (老汤)   2023-12-12 16:56:00
之前我母亲入住精神病房时,我只有见过护理师跟医师,没看到什么临床心理师
作者: mefifthfloor (死胖子)   2023-12-12 18:05:00
这个ID
作者: nltposmv (请带着我 一起 飞)   2023-12-13 23:30:00
不要随便牵拖一句韩剧剧名就以为可以名正言顺卖广告
作者: una283 (无)   2023-12-14 18:36:00
最近业得很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