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分享一下心得,
不过其实一轮都没打完,一直在重开以探索系统的设定...
一般家臣的阶段,当然只有领地可以开发,这边就不赘述。
只是需要留意的重点是,特化建筑在领地开发时很重要。
尤其是名所,因为这个是宿场的必要资源,
而宿场会大幅提高娱乐与往来,这两项属性刚好都是商人町的发展重点。
这边我不是很确定,
三国志/信野系列我习惯在游戏一开局时就拼命赚钱,
反正粮食或其他资源不够的话可以用钱去购买。
所以我一开始玩的时候就狂盖商人町,
结果不知道是不是石高太低的关系,人口一直增长不了,
然后就是无法扩建领地范围。(话说,日文用进出这个汉字好特别@@)
铁炮与军马相关建筑就不用盖了,
因为当玩家成为城代(还是城主?)以后就不会继承上去,
这个部份是我觉得游戏设计上很严重的问题,
稍微测试马上就会发现这个诡异设定了...游戏制作团队的赶工迹象太严重。
城代阶段可以开始使用部分内政指令。
因为城/领地的劳力是共用的,
建议这个阶段还是以开发领地为重,
因为有些城有可能区画有限,尤其是山区的支城,
如果被分配到这种鸟地方,以后成为城主后可以提案转封到较有潜力的城,
而领地的收入则是一辈子跟着玩家,所以当然还是以领地的发展为重。
另外,家臣/城代阶段无法主动出兵,
唯有大名提出要求时才能选择是否出兵支援,
而且在这两个阶段时是强制手合的,
以往习惯大地图自动战斗的玩家可能要练习一下操作,
尤其是攻城战的手合必定会损失惨重。
ps: 鸟设定来了,强制手合是瞬间移动到战场,完全不用算行军时间...
城主阶段算是一个分水岭,
因为到这个阶段才能拥有自己的部属。
内政的设计跟领地开发差不多...但也差很多。
差不多的地方是,可以盖的建筑与功能是一样的,
但最大的差异在于城的内政设施可以投资、领地的不行。
上面有提过,领地收入很吃特化建筑,
因为娱乐、往来、武艺、治安、信仰、治水这六项数值都是开局就固定的,
除了特化建筑以外,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提高上述六围。
但城的设施可以透过投资指令来提高六围,
所以特化建筑的必要性似乎就没有那么重要,
而且还会占用一格区画,最后的结果就是会降低内政值的最大化。
进一步来说,有时候我会觉得资源占用一格区画很烦。
而且前作是可以把设施盖在资源的区画上,
但本作的资源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个会占用一格区画的特化建筑,
只有在资源的周边可以盖特定设施。
当然,城的特化建筑不是完全没用,
因为投资会消耗劳力、也会占用一个武将的行动,
而且投资跟前作一样,会有边际效应递减的问题,
如果要把城的内政发展到最大化,会非常耗时。
所以玩到后半段,我就懒得每个城开发到最大化了,直接盖特化建筑比较快。
军团长的设计跟太合五有点像,
只有大名指定要攻打的对象,玩家打下那个城才能算自己的,
不然就只是为人作嫁...
对了,这边要提一下,
成为军团长以后,要仔细看一下附近城池家徽旁边的记号。
如果是一长一短,表示这个是玩家直辖的城(可以开发内政),
如果是只有一条短的,表示这个城虽然不是玩家直辖,但可以命令其出兵支援。
军团长有个设计不太...厚道,
灭了君主指定的国家,该国如果有武将投降,
他是成为大名的直臣、而非军团长的部属。
也就是说,玩家灭了一个拥有众多强将的国家,
想要吸收那些战力还得花费大量的发言力去跟大名要。orz
另外几个小撇步:
1.跟大名提案要求资源的发言力只要20,
但可要求的资源数量是依据大名手上的资源按照比例给玩家的,
所以当大名手头上很有钱的时候,记得常跟他要钱。
2.引拔武将时,对方如果有妻子的话,会连同妻子一起投靠过来。
所以玩家有看上能力强的他国女武将,
就算她的忠诚度高也没关系,看她有没有忠诚度低的老公也可以...XD
最后,问个手合问题:
部队的战术是怎么决定何时可以发动的?
目前我看到的就四种:
突击
齐射
阻挡突击
阻挡齐射
可是有时候我会看到这些指令没有出现、
有时候则是指令出现了却反白无法使用、
有时候则是一次出现两个同样的战术可以选,
实在不是很懂这些战术的可使用条件是什么...
而且,那些战术上面的星号是代表什么意思?@@
另外,内政值有个数值叫做练度,这个实际上是影响到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