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航海王子亨利克传说的真实性

楼主: friedrich (friedrich)   2014-10-02 19:47:09
今天中午吃完饭后,去餐厅后面的图书馆借书,在书区逛呀逛,看到一本很亮
眼的书,《亨利克航海王子─大航海时代的先行者及其时代》,就拿起来翻翻
看,内容很有趣。这是一本关于亨利克的“新”传记,作者以日本人的立场,
使用西方的最新研究成果,重新写作一本“日本人”视角下的大航海时代史,
书中最让人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作者批判“亨利克传说”为什么会在日本广泛
流传,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日本亚马逊书目连结:http://ppt.cc/5tZF
有玩过光荣社的《大航海时代》的人,或许就能感受到日本人对此一时代的想
像与爱好,“大航海时代”作为一个汉字历史名词,为日本人在1960年代所创
,来自于英文的Age of Discovery or Age of Exploration,中文通常使用“
地理大发现”。为什么日本人会这么喜欢大航海时代?书中提到,这跟二战后
日本的社会思想转换有关。因为二战战败,日本在战后出现许多批判传统思想
及心态的著作,通常的想法认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虽然国力迅速增强,但
在思想上始终没有脱离传统、拒绝西化,也就是“科学精神的欠缺” (科学の
精神の欠如) ,“与不断变动、一体化的世界拒绝接触的态度”,这种缺乏科
学观的守旧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锁国”(cf.和辻哲郎, 1951)故在战后的失败
氛围中,思想界及大众渴望着吸收各种新思想,接受各种新形象,以填补失败
者的空虚感。
而来自葡萄牙的航海王子亨利克所代表的“亨利克精神”,便在战后的日本社
会中流行起来。在《大航海时代》游戏中,葡萄牙始终是每一代的默认主角国
。传说中,生于1394年,也就是中世纪晚期的亨利克,是个不同于当代人,具
有知性教养的贵族,他爱好科学,无视教会的禁令,聘请许多科学家及技术人
员,成立天文观测所及航海学校,最终发现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引导葡萄牙进
入黄金时代。以上是关于亨利克的普遍看法,但在本书中,作者引用的二十世
纪后半的西方研究,彻底批判亨利克传说的真实性,并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
光荣的《成吉思汗-苍狼与白鹿IV》中的亨利克图像:http://ppt.cc/zk-B
游戏中翻为“炎利克”。
首开先驱的研究便是这本:Bailey W. Diffie和George D. Winius的《葡萄牙
帝国的创建:1415-1580》(Foundations of the Portuguese Empire, 1415-1580)
此书认为“亨利克传说”具有典型的中世纪虚构性。首先亨利克的原始资料非
常欠缺,主要来自一本书《ギネー発见征服志》(The Chronicle of the Discovery
and Conquest of Guinea,网络上有全文),作者Gomes Eannes de Zurara 为
与亨利克同时代的葡萄牙编年史家,他提到亨利克时多是赞美之词,并描写成
理想化的基督教圣人,但对于亨利克的事蹟纪录却充满许多问题,而这点便是
《葡萄牙帝国的创建》书中的批判焦点。
“亨利克传说”具有二重虚构性,第一重是为了葡萄牙贵族的当代需求。这点
很有趣,为什么亨利克会被描写成航海家,并将发现新航线的功劳全归功于他?
因为当时葡萄牙国内有两股势力在竞争商业贸易权(可参考《魔王勇者》XD),
一是贵族势力,二是都市商人势力。而亨利克作为贵族势力的代表,是其争夺
航海主导权的“神主牌”,也因此产生了许多加油添醋的传说。而第二重虚构
性则要拉到十九世纪了。上面提到的关于亨利克的权威原始资料《ギネー発见
征服志》,于1841年再次出版于欧洲知识圈时引起轰动,因为这部作品已经消
失很长一段时间了。而再次发现于巴黎国立图书馆并促成出版的推手是葡萄牙
驻法的外交官Manuel Francisco de Macedo Leitão e Carvalhosa (名字有够
长= =,封号是Viscount of Santarém)。在《ギネー発见征服志》出版的同年
,Viscount of Santarém 也出版一篇研究论文〈葡萄牙人发现西非沿岸的先
行性〉,企图以此证明葡萄牙对于非洲殖民地的法理权,不过这招对于英法荷
比等列强竞逐显然没什么用,但亨利克在19世纪倒是意外的因此成为海外殖民
的先驱,被视为帝国主义的英雄,而关于他的种种传说,也正符合十九世纪的
欧洲需求,也就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在于科学与技术、工业与商业,亨利克也就
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航海时代英雄。日后亨利克传说飘洋过海来到东方,
在日本战败后正好成为一道精神药方,在此又添上了第三重虚构性。
《ギネー発见征服志》中的亨利克肖像,但其真实性充满争议:http://ppt.cc/gQiO
在《葡萄牙帝国的创建》一书中,透过新角度、新方法解读旧史料,而提出一
个可能的解释是,亨利克是位十字军战士,他本人有些科学素养,但谈不上科
学精神,而他成立的航海学校,其实比较像是军营;他研究新航线的目的则是
要实行他的十字军圣战。而这样的解释与一般认知的亨利克传说差别甚大,但
也有部分符合,比如亨利克是位虔诚的基督徒。
关于亨利克的真实长相,先看这幅画:http://ppt.cc/HGO4
这是著名的圣文森祭坛画(Saint Vincent Panels, 1450-1471),重新发现于
1880年代。画中有位跪着的黑衣贵族老爷长相《ギネー発见征服志》当中的肖
像一模一样,成为其真实性的有力佐证。不过,在《亨利克航海王子》一书中
有收录艺术史家们的考证,画中到底谁是亨利克?至少还有两个可能性,大家
可以猜猜看。
不过都没光荣的亨利克王子帅啦~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4-10-02 20:13:00
推!
作者: correct (伊织平信)   2014-10-02 21:44:00
所以船长要出发了吗?
作者: bloodrose23 (两点关系)   2014-10-02 22:08:00
大航海时代2也有提到 追求新航路的最初目的就是寻找东非的"祭司王约翰" 因为欧洲十字军和穆斯林在巴勒斯坦的长期战争后以全面溃败收场 不得不阿Q地寻找可以和穆斯林对抗的救兵 (忽必烈也曾是欧洲人拉拢的对象)
作者: j3307002 (klvrondol)   2014-10-02 23:47:00
不是葡萄牙恩里克王子吗基督教过去在中国被称为景教,蒙古对基督教其实不错因为亚美尼亚那时主动跟蒙古朝贡蒙古狂杀伊斯兰因为花剌子模杀成吉斯汗使者西夏也杀成吉斯汗使者所以成吉斯汗讨伐蒙古也对基督徒很好,是教宗下令不能跟异教徒蒙古人合作全面溃败就是输给沙拉丁,欧洲十字军运动后来内斗很多且那时欧洲人比阿拉伯人还没水准,更加野蛮落后欧洲超越阿拉伯是大航海时代才开始简单来讲就是欧洲去掠夺比他更落后国家的资源建立海上航路就能不走被阿拉伯控制的丝路以前丝路是阿拉伯人控制,然后威尼斯人转手西欧等于被剥两层皮古代航海技术不发达,都要靠海岸走,免得迷失方向所以你看一堆西非国家首都都在海边就跟被殖民有关以前巴西首都也很靠近海边蒙古对基督教很好,是教皇傲慢认为他们是异教徒下令基督徒不能跟他们合作不然蒙古对基督教基本上不敌视灭基辅罗斯,但基辅罗斯是东正教不是教宗的罗马公教后来打基督徒打到一半也撤退因为那时欧洲真的野蛮落后,远不如阿拉伯世界欧洲开始超越阿拉伯是大航海时代的事所以ISIL宣称的领土就等于想重回古阿拉伯帝国的荣耀基本上就跟墨索里尼想恢复古罗马荣耀差不多古时候欧洲反而比被他们骂成黄祸的蒙古人更加野蛮傲慢所以我们看历史不能只从欧洲观点出发,要有全球视野
作者: danman (共邑成)   2014-10-03 00:24:00
楼上不直接发文?
作者: KnightVald (小天使人真好 ╦△╦)   2014-10-03 00:26:00
不是拉拢忽必列 是拉拢旭列兀
作者: j3307002 (klvrondol)   2014-10-03 01:02:00
KnightVald说的没错,旭列兀对基督徒很好因为亚美尼亚基督教君主知道西瓜靠大边主动投降旭列兀就对基督徒有好印象简单来讲就是亚美尼亚基督教君主抱对大腿傲慢教宗后来居然禁止基督徒跟异教徒蒙古人合作欧洲人无法跟蒙古人合作根本就是教宗的傲慢自大如果老是从过去的欧洲中心论出发就无法认清事实要有全球史的概念
作者: Lumstasia (四十年来落花梦)   2014-10-03 11:09:00
推文35行的强者.....
作者: sdhpipt   2014-10-03 21:23:00
葡萄牙与西班牙贵族,习惯会把有关系的人的名字通通加进去比如说生个小孩,小孩的名字十几节,有阿公外公爸爸的同袍妈妈的老板之类的,名字通通加进去这样
作者: e9089   2014-10-05 01:34:00
可是旭烈兀的后人都是伊斯兰教……
作者: KnightVald (小天使人真好 ╦△╦)   2014-10-06 16:52:00
要扣除伊儿汗国第二任君主 旭列兀长子阿巴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