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接触了不少米食制品,
曾经因为好奇,
看书也好、找专业的了解也好,
关于所谓的旧米做糕比较好吃,
的确是有这种说法,
但是背后的真相是,
通常米大方向的分类有三种,
梗米、籼米、糯米,
其他不重要的外观辨别,形状差异我就不讲了,
他们的差异在直链淀粉跟支链淀粉含量高低,
台湾人长年累月下来,
定型了平时吃的饭用的是梗米,几乎不会有例外,梗米直链含量较籼米低,
直链含量越高,饭吃起来越硬越"粒"(台语)
而籼米,是这三大方向米里面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的,相对的较硬,而同样米水比例去磨成
米浆,直接倒在碗理蒸熟,籼米做出来的糕最硬,有的人说Q;有的人说扎实,
不管每个人对籼米做出来的口感定义为何,
反正成果就是那样,
好了重点来了,
放越久的米,任何米都一样,无论你用任何能成功久存的方式去保存的米,米本身的含水
量都会流失,
而许多人对于碗粿、咸粿,的既定印象,
就是糕体吃起来越Q越扎实越硬,
就是"真材实料",
所以流失水分的旧米跟新鲜水分饱满的米,
同样重量的米跟水份,
一起磨成的浆直接倒在碗理蒸熟成糕,
旧米的糕会"比较Q比较扎实",
但是,
因为本人从事餐饮除了为了饱三餐,
也是真的带有兴趣的,
很多事情有了疑问就会想找出答案,
刚好我这一块去年年底有实验到过,
现在还记得,
可以跟大家分享,
我把存放至少两年同样品种的籼米
(这是私下托曾经配合的厂商帮忙生的,
他怎么生出来的我不晓得~)
跟同样品种,但是新鲜的籼米,
分成很多份,
举个例,
旧米:水 100:100
新米:水 100:100
新米每一次降10克水试,一直试到
新米:水100:50 这样
我总共试了六组,
结论是,新米:水100:80做起来的糕
跟我那时买的两年多但是多到哪不知道的旧米,旧米100:水100
吃起来完全一模一样,
而水只有50克的那组,成品完全莫名其妙~
据我自己了解的原理部份,跟实作实验的部份,
我个人的总结是,
在制糕时,同样米水的比例,
确确实实旧米带来的效果较好,
但因为降低水分的新米可以做出一样效果,
我的解读是旧米放久单纯水分流失,
直链淀粉不会增减,
于是用新米制作糕时只要单纯把水分降低即可,
但水分也不能过低,看要什么样的成果出来就自己尝试需要降多少水,没必要因此而寻旧
米来买,
当然啦。实际买到的米到底多新鲜,
到底流失多少水,无从得知,
于是若有固定的米商,有在这方面做功课,
就像卖酒一样,还可以卖区分好年纪的米,
应该就可以稳定生产同样品质口感的成品,
只是我关于米商就完全不认识了,
有没有这样的米商我不晓得~
打完文章突然想到补充一下,
当初实验时,
我是任何调味都没加的
然后旧米做出来的糕会有味道,
我不太会形容,但不是不好的味道就是了,
闻起来比较明显,吃则还好
另这个实验,只要你买的到陈年米,
家里有果汁机,
各位有兴趣即可在家自行实验,
只是要记得,
磨米浆的米一样要浸泡水,
而且为了试验水分含量的重要性,
连浸泡米的水也一样要秤重,
时间也要一致喔。
原本我没想特别提,
有人写信来问,我想分享一下应该无妨,
我那时用的新跟旧米,
产地都是彰化,
新米一斤27,旧米一斤30
但是不是零售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