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陈其迈今天成立商圈后援会,他提出导入科技支付与结合使用“高
: 雄币”,刺激观光、旅游及消费并提供回馈,未来不管在商圈或夜市,人手一机就能轻松
: 购物。
这段基本上是干话
: 中华科技金融学会总秘书长刘湘国提出用消费点数打造高雄币的概念,导入旅游及观光等
: 产业,整合宣传,不仅可以增加资金周转,也有助于吸引观光客源。
: 在刺激消费方面,陈其迈说,要在商圈导入科技支付,不管是店家、商圈或是夜市都要整
: 合并结合高雄币提供回馈消费,让大家轻松购物赚好康。
这段才是唯一的重点
先说:“高雄币”不等于“虚拟货币”也不等于“电子支付”
同时也都不一定等于“区块炼”。
高雄币比较像是点数集点,其实类似的玩意像台东去年就开始有了,叫做“TTPUSH”
名称叫做台东金币,也是使用数位积点的概念在运作,但使用强度也没什么持续下去
这种概念在很早就开始发展了,但一直以来都没人做得好,
目前唯一比较多人用的是悠游卡跟合作通路超多的UUPON
(但是接口真的做无敌有够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
其他系统做的还不错像是环保集点(全国通用),虽然使用人数还不多,
但你用大众运输工具可以集点、做环保行为也可以集点,
像是高雄市环保局也有推动,C-bike或使用ARM自动资源回收机都可以集点
PS.环保集点的载具可以绑一卡通
同时环保集点合作对象都是蛮实用的通路,如爱买、台糖、全国电子、东森购物等
然后去年有个叫做PONTA跟一卡通的合作也没了(就是一卡通版的UUPON)
更正:此处用词不当,是指说跟一卡通的合作没了
类似这种积点的,重点在于几个面向:支付/积点载具、集点管道与合作通路
支付/积点载具方面,你要积点就要有对象,
有对象得要要绑定识别化资讯,不管是银行帐户、实名制、电话号码等等,
总是要有个固定资讯让系统可以辨认是谁(或哪张卡哪台装置哪个帐号)要积点
要绑定识别资讯就要够方便,不要搞了需要注册一大堆或安装一大堆。
绑定支付载具是最方便的 (付完钱还要另外开APP出来扫集点没人会想用)
而对观光导向而已,直接内建绑定电子票证(一卡通)是最方便的也最符合逻辑的
因为重点不是在于使用者基础量,是“方便度”跟“直观”
因此像是环保集点、UUPON都会绑定一个“支付载具”
因为如果你付完款还要再开APP出来扫,尝鲜期过后大家就都会懒得拿出来了
(尤其优惠不痛不痒的时候)
UUPON因为是悠游卡主导,所以支付载具以悠游卡为主,
而环保集点可以绑四大电子票证(悠游/一卡/ICASH/HAPPYCASH)、全国电子、大润发..
等合作通路的会员卡
因此高雄币要推得起来,优惠是不可能砸一辈子的
得要看一下未来新市府团队对积点方式的设计够不够有sense,能否内化在民众生活中
(还有夜市的集点方法)
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合作通路,像台东币其实推不太起来,
其一、因为他不是付款集点,而是在APP内使用县政服务才能积点,
其二、合作的商家超级少间,实际问问台东的朋友就知道使用状况跟风评了
我觉得这玩意应该撑不久了XD
至于有人提到LINE,若不怕让一卡通被LINE吃得更死的话..
也不失一条能快速崛起的路啦,虽然现在已经差不多被吃得死死的了XD
(这也没办法,LINE的会员数太可怕了)
高雄 我觉得是很有潜力玩这一块的城市,但上面讲的这些,目前全台湾都做得不太好。
但若没有积极并放手来引进一批剔除传统思维又够创新,
再配合实务协调够强有决策能力的人才来搞的话,我想也是很难做得起来。
这应该才是最大的重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