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联合报] 蔡康永与蔡国强的对谈03

楼主: croat (家政夫三田园)   2009-12-01 18:21:04
侧记/蔡国强 为何买他千万焦纸?
2009/11/30 【联合报╱本报记者周美惠、陈宛茜、梁玉芳】
站在一整面墙高、新作“昼夜”的爆破草图之前,蓄著小平头的蔡国强专注地
为好友蔡康永解释创作。指着火药炸出的女体腿腰处一道痕迹,蔡国强说,这
里是不完美的,一道胶带阻去了火药在纸上的幻化;原本扼腕,但后来想想、
看看,“这就是创作的真实”,那就这样吧。
戴了时髦帽子、上了粉底的蔡康永点头,微笑,尽是理解。决定对谈的座位时
,电视人蔡康永体贴地问蔡国强:习惯哪一边脸上镜头?蔡国强笑笑:“都可
以,反正都不精彩。”
曾被英国艺术杂志评为“世界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位人物”的蔡国强,即
使已移居纽约多年、“炸”遍世界各地,依旧一口福建乡音。看似和都会时尚
感的蔡康永落差甚大,但两蔡跨界合作,毫不掩饰彼此的对味。蔡康永说两人
不是亦步亦趋的“鬼混的朋友”,但一定是在对方的“好友名单”之内。
两位引领风骚的人物,不约而同看出对方的叛逆因子。蔡康永说,这“叛逆”
又是一种思考后的“战略”;这包含对传统、对父亲、对现状的反叛,更何况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蔡国强从父亲身上,遗传了理智又小心的个性;却选了难控制的火药,带来艺
术上大破大立。在一次次冒险中,蔡国强有他理智算计的一面。位于纽约的蔡
工作室,连同前后任职的马总统女儿马唯中、马元中,共有十多名员工,相当
于中小型公司的规模。他得像个商人,看得懂报表,这是艺术家的实际。
蔡康永说,他跟蔡国强的另个相同点是“我们都不恨钱,也不怕谈钱。”有许
多艺术家明明爱钱,又觉得罪过,“好苦!”他不相信有哪个艺术家不会去网
路查询自己作品的成交价格。他不会以“文人”来界定蔡国强,“我也不是。
文人不会做我做的这些事,像做电视搞笑”。
蔡康永是个成功的“社会沟通者”,看得极深,又善于在媒体前以看似浅显的
方式,不着痕迹地摇晃一下主流。他很知道自己在干嘛。“老蔡”跟他,“乐
于赚钱,但也不会被钱淹过头顶”;勇敢地和社会对话,不与体制决裂,但保
持一个走钢索的状态,“他走得比我惊险”。例如蔡国强近年把国家、城市庆
典转化为艺术的尝试,其中自有他的主张。
曾经,北京一群看不懂当代艺术的贵妇问蔡康永:可不可以用十五分钟跟她们
讲讲蔡国强,为什么值得花几千万元买他“烧焦的纸头”?
蔡康永花五分钟就“征服”贵妇,战略是“母性”。他说,蔡国强到埃及跟小
朋友放风筝(指“天空中的人、鹰与眼睛:为埃及锡瓦做的风筝计画”),在
女人不能抛头露面的国度,让孩子画出妈妈样子,人形风筝放到天空去,一辈
子都会记得。
蔡康永说,“艺术就是在某个共鸣上给你安慰和启发,这就值得了”;更何况
,蔡国强的作品很容易就十倍增值,光看这点,就值得下手;“不像我的书,
脱手时跌一半。老蔡的东西是你得到他灵魂的一部分。”
【2009/11/30 联合报】
作者: plateauwolf   2009-12-01 19:39:00
这篇访谈很有趣,值得一读。
作者: gaultter (蓝发女妖N  NN)   2009-12-02 02:42:00
噗~最后一段好好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