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外配信仰流失

楼主: Llingjing (冷剑尘)   2014-11-10 21:05:59
  这应该是跨宗教联姻都会面临的问题,前些时候的天主教周报也有相关讨论,只是我
刚好亲眼目睹所以感觉特别遗憾。
  和住所附近的小吃摊老板娘聊天,觉得有些口音所以问她故乡哪里,是不是越南人,
她说菲律宾。(问越南是因为我还蛮喜欢越南文化的,哈)我说起自己和菲律宾不熟,除
了认识过几位神父。之后开始聊起住处这边的天主教会人口很少,主日时间短,老板娘才
说,她好久没上教会了。
  不过互相聊起弥撒的经验,我们都很愉快,她说想回大城镇工作,那边会有英语弥撒
,是她习惯的风格。我则说自己也希望找到契合的教会。之后又互相说了对子夜弥撒的期
许。大概是聊多了,我觉得那天买的晚餐她送了好多肉臊……(离题)
  之后又过几天,我直接内用,才注意到她墙上有着神龛,炉上插了很多燃尽的香,边
角的柜子还有两叠金纸。心中一瞬间觉得难过,后又安慰自己也许是婆婆在烧的,谁知道
婆婆有没有来帮忙生意呢?
  其实我觉得这只是自我安慰的借口,如果老板娘跟我一样不喜欢这边的弥撒,真的有
渴望去弥撒的话,还是可以找别的地方的。(当然这会花费一番时间和金钱,她有家庭孩
子我只是孤身一人)
  今天又上门买饭,看到这个月的蒲公英月刊和耕心……欸这个我不大熟总之是基督教
出版品嘛。她问我几时回高雄,我说是要去台南工作了。我问她要回大甲吗?她说还不想
放弃这间店。
  心里有点复杂,先前工作的地方很多教友,但谈起信仰对老板娘反而有一见如故的感
觉,看到蒲公英月刊,觉得也许她心里还是有基督徒的意识,但面对生活又慢慢慢慢妥协
了,随之想到的就是两个问题吧:
一,找到习惯的教会有点难。(不管是音乐啦还是讲道风格)
  以我的例子来说,现在对俄罗斯正教会的礼仪还是没有比原本的天主教弥撒来的习惯
  ,也可能是语言隔阂的因素,像老板娘就对国语弥撒无感。
二,对于近来想着要不要和佛教家庭的男生见(相)面(亲)的我来说,交往甚至结婚要
  不要跨宗教还真是跟下注一样难以决定。
  不过,正教徒在台湾找对象又不想抢别的教会的羊,不如叫未信者受洗比较快……
  也不会多快啊——!
作者: traystien (青春18きっぷ)   2014-11-15 03:41:00
之前不是还有彰化大城的阿根廷媳妇继承先生家的庙变庙婆,那个让我印象超深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