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转文]谁还在乎说不说方言?

楼主: stevenjobs (乒乓兵)   2014-11-01 08:59:25
※ [本文转录自 Christianity 看板 #1KL2xNVW ]
作者: stevenjobs (乒乓兵) 看板: Christianity
标题: [转文]谁还在乎说不说方言?
时间: Sat Nov 1 08:52:36 2014
“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
—约翰福音二章十六节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
生、律师、牧师、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
https://www.fhl.net/main/cefomg/
上个世纪七○年代左右,华人教会普遍受“说方言”的问题所困扰,“神召会”尚未真正
被华人主流教会接纳时,反对灵恩最激烈的言论,来自吴恩溥与吴主光。
尽管圣灵曾在说方言的问题中成为焦点,被说成是“第三个位格的时代”,但随着增长复
兴、神医、权能布道、祷告山、释放祷告等的转移,方言问题逐渐淡出,越来越多的关注
转为追求内在医治。
充斥在主流教会“市场”的信息,无外乎:家庭、工作与健康,主日信息或辅导陪谈,几
乎都离不开对这三个核心问题做分析或讨论。今天的基督教会,结束了“第三个位格的时
代”,圣经或教义(导)都成为配角,主流的基督教正走向一个“虚无的时代”,没人追
问:
“什么是基督教?”,更没人在乎“认真查考圣经”的必要,只要有人潮涌入,就当作上
帝的祝福与同在,且毫无异议的将它理解为基督的教会。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泛灵恩现
象”,它仅仅是“现象”,究竟这些现象与基督教有什么关系,这已经不再是重点,“泛
灵恩现象”愈来愈是一种永远追上主流的基督教。
致富即祝福?
某些牧师常说:“我们的上帝是富有的”,是一位“富爸爸”,这个现象背后代表一种“
中产阶级上帝观”的胜利。称上帝“富爸爸”,固然可以找到不少经文的支持,但实践结
果却形成对上帝形象的极端扭曲,这已远非冠以“成功神学”的批评可以言尽。事实上,
它形成了对十字架神学的羞辱,对荣耀神学的赞扬,更是一种对当代经济与政治模式的无
条件接受,陷入灵性上的自欺欺人。
因着教会在城市中的成功发展,吸引大批中产阶级来到教会,尤其当教会能满足或迎合他
们的期待时,便产生“城市复兴”的现象,以城市发展和中产阶级世界观为主,支配着教
会的思维。牧师领导权早已旁落,主导著这个世界的是CEO而不是BISHOP,我们不都同时
既“跟随世界”亦“跟随主”吗?记得,在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并没有两条路啊!
一则“约瑟理财学校(Joseph’s School of Biblical Economics)”的广告,刊登在某
基督教报上:
本财务培训课程的宗旨为:以锐利的教导协助学员脱离贫穷的苦楚、奴役和挣扎,进而得
享财务上的自由。本课程革命性的教导以实用兼具属灵的洞见改造贫穷心态,鼓舞人心的
智慧传授将为每位学员照明财务突破的出路。
本课程精彩摘要:
a) 勤于撒种者的20项圣约权利与特权。
b) 亚伯拉罕纪元之前的亘古昌盛定律。
c) 打破罪恶循环之“槌”。
d) 全新领会巨富心态。
e) 促进财富成就的信心基石。
f) 属天经济系统金融化的五大启示。
g) 全然丰盛人生的至高祕诀。
本课程将提供财务上的解决之道,帮助学员解除缺钱、贫乏和失败的种种窘境,装备学员
得着全面的洞见和财务智慧,应用圣经提供的线索在商场上获致成功,在财务上达到富足

讲师介绍:
全方位沟通家、国际讲师、书籍作者和企业顾问,拥有丰富财务咨询辅导经验,帮助了多
间投资银行(例如:瑞银集团、花旗集团和摩根大通)的基金管理人,亦辅助了许多不动
产业(例如:新加坡博诚PropNex产业集团)的客户。从1997年起曾多次在新加坡、印尼
、澳洲、马来西亚、美国、台湾以及香港等地举行财务研习会,亦创立惠荣私人有限公司
(Shaddai Treasures Pre. Ltd.),该公司专门提供健全可靠、见解独到的财务咨询服
务。身为生涯导师的,将助您增强金融方面的见识,使您在财富上左右逢源、在生活上福
乐绵延。
上述的介绍是典型的拜金主义,以财富的成就定义幸福,与其说是应用圣经,不如说是利
用圣经。有句话分析得恰恰好:“人们只能依靠一种变质真理的想法而活着,这是唯一依
赖真理为生的方法。”
类似广告在基督教界中经常可见,有一则标题是:“有钱人就这么想:与大师有约——美
金百万富翁高峰会”(刊登于另一间基督教报纸上),另一则“上帝经济的急流异象传递
特会”其中有一段介绍词:企业领袖将得着激励,从神的经济“最佳获利方法”整合迎向
“下一波荣景”。
无疑的,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与中产阶级的世界观在全球的胜利,教会也无以幸免,甚至
成为这种经济生活和模式的最忠实支持者。
上述“约瑟理财学校”的广告,赤裸裸地表现了当代“教会主流意向”,视贫穷为一种诅
咒,所谓的“自由”就是指“财务上的自由”,打造一种人人称羡的“钜富心态”。
教会是否该问:为什么“有钱人”成了时代的见证人?为什么我们学习的对象不再是那些
著书立说的神学家,而是教会界的成功人士(大型教会)?教会与世界根本没有区别,世
界流行什么,教会也流行什么,所有流俗的东西在教会手中都可以被祝圣,成了“五饼二
鱼”、“马太效应”,他们朝向“钱滚钱,利生利”的“高获利”解释,根本忘了耶稣的
重点并不在于三千、五千;是“给他们吃吧”,而非“你们拿去吃吧”。可见,越强调“
神蹟奇事”,越容易被资本主义利用。
有不少类似狮子会的组织在基督教圈子中出现,他们都是“商业钜子”的餐叙活动,大部
分吸引的都是那些渴望往上爬的青年或失意者。听说某些教会还主张:要努力赚钱,目的
是要把世界从魔鬼的手中抢夺过来。
作者: wyytwo (平安喜乐)   2014-11-01 17:08:00
赚钱没有不对 跟神的真理是两回事但为了赚钱出卖灵魂就不对
作者: jacklin2002   2014-11-01 20:09:00
这篇去看原文连结,不就是我下集的综合版本吗XD另外我把韦伯的新教伦理看完,我敢保证,不管横看竖看上看下看,根本跟改革宗神学是两码子的事。另外推魏连岳写金钱教的那篇,在我PO文里有连结。
作者: bluebrown (仨基友撸一把)   2014-11-02 16:52:00
社会学家和神学家在意的本来就是两码子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