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无名毒》原以为是只有一季的作品,本季还能看到续篇《彼得的葬列》挺惊喜的
,这部是我最近唯一追的作品。
贯穿这个系列的主题是“恶意会传染”,透过主角杉村三郎的旁观角度,解读事件背后的
恶意。常常用毒液滴落水中,慢慢扩散的画面,表达这个涵意。无名毒前半,靠旁白和镜
头角度,营造出来的悬疑感,挺吸引我的。一股静静的,慢慢逼近真相的气氛。后半则是
一种强烈到让人措手不及的恶意,直接冲击伤害到杉村身边的人。
一般黑暗面向的日剧,表现比较直接强烈、压迫感强。主要角色的悲惨过往和一般人距离
太远,固然张力十足但缺乏一点和现实连接的真实感,毕竟那些情节不是天天发生的事。
无名毒和彼得的葬列,相对来讲就比较由接近现实生活的点出发。这一味,我觉得是日剧
中少见的一种风格。
<杉村三郎这个人>
本季的彼得的葬列,对我来说,小泉孝太郎饰演的杉村三郎的个人魅力可能还大过于故事
主线,他的言行举动和周遭人物的相处,以及调查过程的思维,是我关注的焦点。杉村三
郎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光以待人和善,彬彬有礼来形容,实在是有点空洞。他看起来像是
个性有点软弱,和人说话时身段放得低,害怕触怒对方,但这个表现这并不是因为缺乏自
信,而是说话时替对方的立场设想,不会有让人难堪的发言,就如菜穗子兄长的形容是个
少见让人感觉很舒服的男人。现实中若有个这样的人,应该会是朋友谈心的好对象。
如果仅仅是如此,可能只是个好好先生,缺少了一点个人特色。杉村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
一种侦探般的直觉,能将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连接在一起的思考能力。北见侦探也是看到了
这份资质,希望他可以在自己死后,接下自己的工作。
另一点吸引我的,是杉村的独白,或者该说这些独白带有的省思的精神。虽然已经是成年
人,仍对自己的行为认知、价值观保有弹性,对于社会百态,不带固定的成见看法。该说
是一种谦逊或是少了一点自信的自我质疑?遭遇事情时,杉村又常常是最冷静的一位,能
对周遭提出合适的处理方式,这份成熟和独白的精神。这两面构成的一种矛盾朔造出杉村
角色的立体感,是让我满有共鸣的主角魅力。
无名毒中我印象深刻的两幕,一个是前半,杉村解开28年前的谜团,希望聪美可以忘掉过
去积极向前,聪美却声泪俱下,责备为何他要揭穿未婚夫劈腿自己亲妹妹这件事。(我是
解读为,聪美并不完全在责备杉村,只是在赌气和发泄情绪,也有点希望杉村能够回答自
己的问题,告诉她该怎么做)
另一个是后半,杉村对于原田泉已经找不到圆满的解决方式,在电话中说“我对你已经无
话可说了”,原田泉歇斯底里的大叫“我最讨厌你了,你去死吧!”
“越是单纯,对于恶意的毒越没有抵抗力。”杉村是善良的人,凡事希望自己的善意能够
解决问题,付出善意后却受到对方强烈的指责和厌恶让情况恶化,他心里的难受和打击是
很大的。
<彼得的葬列感想>
彼得的葬列的主线是巴士挟持事件和背后的动机。事件的延续,从乘客收到赔偿金开始。
部份乘客对钱的态度随着事态发展而改变,主题和故事的关系,也是等到故事的中后半才
渐渐明朗,“被害人转变为加害人,恶意的传染、犯罪后的忏悔。”像无名毒后半一样,
故事是多线展开。看过的少数几部原作者宫部美幸的小说,似乎常用这种手法,由一条事
件牵扯出多条线,来展开相关人士的故事。
彼得的葬列最大的转变在于杉村夫妻的关系,无名毒中杉村在家中虽然常迁就于老婆,不
太敢表达意见,但是一家仍然和乐。对于老公扮演侦探,老婆虽然感到不平衡,最后仍是
给予理解和包容。身为今多集团会长女婿,虽然一开始受同僚上司的侧目。大家认识杉村
的为人后,在职场上也没有什么不愉快,顶多就是没有人会约他下班去喝一杯。
这季则开始描述杉村夫妻两边对这段婚姻的负担,杉村对出席今多家族聚会感到压力喘不
过气,菜穗子认为杉村为自己牺牲很多,自己却不能当个贤内助,自卑又内疚。(但是从
菜穗子在家中的态度,我是看不出来...)
我觉得这转变有点突然,只能解释是因为间野的出现,菜穗子变的很担心又情绪化。不过
如果最后井手没有揭发,杉村请辞后一样过著平静的生活,应该也是相安无事。只怪杉村
运气不好,遇到井手这个烂同事。
最后一集,间野坐在椅子上看似在等著谁,杉村发现后却不发一语走过,间野也起身往反
方向微笑离开,不知道这幕如何解释?
无名毒的故事收尾给我的感觉是十分完整,彼得的葬列的最后一集有点太多又太少的感觉
。太多的部份是主题和故事的呼应,在前一集已经告一段落。太少的是以一集的份量引爆
过去的伏笔,处理完杉村家庭的重大变化,有点略显仓促。
收视率不高我是可以理解,这部节奏和故事构成不同于主流的风格,不是看了很放松很欢
乐,没有那么直接的娱乐性,过程中也不是一直维持着高张力。日剧常见的元素也不多,
我的感觉是高度呈现原著的改编作品。可惜依维基百科的资料,原著目前就只有三本(无
名毒就涵盖了两本),虽然最后画面是打上 to be continue...但是短时间大概看不到续
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