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大政奉还百大名城-二条城枫与银杏

楼主: aice (kung)   2016-12-04 13:23:03
二条城赏枫、银杏网志图文无音乐版: https://goo.gl/LUU1Ix
二条城参访日期:2016年11月19日。
我们当天使用的交通票券为京都观光一日券,内附京都市内佛寺神社及设施的优惠券,
二条城入城费用大人600円。
如出示优惠券还不够,工作人员还会要求出示观光一日券的背面的日期证明是否与当日一
致,才能以优惠价500円购入。
这里的历史意义,远比内装的美景还要有价值。
二条城是1603年,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为保护京都御所(皇宫),同时作为自己造访京都拜
访天皇所需的住所而兴建。
早期这种为大名设立驻所的目的,有一点意味就近监视的感觉。
甚至会有发信给各地大名问候,有没有兴趣来住一下?一年住个两三次,每次一季半年,
以确保大名不会没事屯兵。
其实,德川家康见座此城真正的用意是要向皇室朝廷显示幕府的权力,在那个天皇无实权
的年代,这座城池所用的材料都是极为上等。
后来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将丰臣秀吉留下来的伏见城几座建筑迁移至此,并请工匠装饰了
内部。
终于在1626年完成。二条城拥有了桃山时代的风格,桃山时代的艺术风格华力而奢华,展
现了当时实力和财富。
1867年,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在二条城举行“大政奉还”仪式,将政权归还给了天皇
,二条城因而闻名。
1939年,天皇又将之赐给京都市政府,并于隔年更名为“元离宫二条城”,正式对外开放
参观。
二条城建有东西500公尺、南北400公尺的高大围墙,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为其主要建筑
,并有内外两层护城河做为保护。
二条御殿内一共有22栋建筑被列为重点文物,且于1994年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抵达当天,番所正在整修,番所是做为德川将军不在时,值勤卫士的驻所。
现今屋内有蜡像模型,模拟了当时卫士们工作的情景;由于现存的哨所遗迹并不多,因此
二条城的番所更显稀有少见。
唐门
唐门是二条城的著名景点,门上贴有金箔装饰,标准的桃山文化华丽奢华风格。
唐门上有龙、鹤等代表吉祥的动物,以及竹虎、牡丹狮的凶悍猛兽,一般而言此门是天皇
相关人物的出入口,
而当时德川幕府建造此门的目的,是像天皇显示他的野心和权力。
二之丸御殿(国宝)
大政奉还便是在这座二之丸御殿中进行,和很多日本的景点一样,进去要脱鞋,入口有提
供鞋箱。
二之丸御殿是桃山时代的武家书院式建筑之一,御殿由6栋建筑从东南往西北方向呈斜线
排列;内部共有33间房间,铺有800多张塌塌米,
很特别的地方是,走在木质地板上会发出唧唧的声音,取名为莺声地板,
我原本以为建筑物历史悠久老旧所发出的声响,看了折页上的说明这莺声地板其实是为防
止刺客的侵入而设计。
本丸御殿
穿越内层的护城河来到了本丸御殿,这是1626年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扩建完成。
1788年京都市发生严重火灾,本丸御殿被烧毁。目前的本丸御殿建筑是1893-94年间,将
皇宫内的旧桂宫御殿移建而来的。
本丸庭园
当年的庭园,多是将军骑马议事之地。
这里的华丽风雅,更是显出当年德川幕府的气派和野心。
除了占地,所有庭园的规划、设计,都是非常的令人炫目。
天守阁迹
二条城的天守阁本来面貌是一座五层天守阁(主塔),但因1750年遭雷击而烧毁。
从天守阁迹往下俯瞰,可以看到本丸御殿全貌,也可远眺京都市区的优美景色。
城内还种有许多巨大的银杏树,每到秋天时,城内就飘满金黄色银杏叶,如雪片般飞落。
清流园
这个庭园建于1965年,占地约5千坪,结合了日本传统与欧美现代的风格,逾千个奇石摆
饰其中,展现壮丽与风雅的特色。
建园的建材一部分来自旧时富商的宅邸,下图香云亭用图是款待贵宾处所。
在城外围,有纪念品展示贩售中心,也有几摊小吃,章鱼丸子、炒面等等,提醒一下是不
能拍照的。
二条城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象征,但是在景致上,其实比较起各大古寺赏枫名所
的枫景,其实有一段差距。
我可以感觉到当年德川幕府的夸炫权贵,但是时过境迁,这里剩下的是一座座古蹟残瓦。
虽然也有几株银杏枫叶绽放,但是还是可以感觉到那种风华不在的氛围。
一代德川幕府,在这里画下句点,但也开启了一个新的现代化日本改革,
虽然这个改革走到不是至善的方向,但也算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
作者: lawson (未来绝对值得期待)   2016-12-04 15:04:00
有看有推
作者: bikevts (鲁鲁鲁鲁鲁)   2016-12-05 13:19:00
有讲解给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