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7/24 门司、下关

楼主: octamadam (八)   2016-12-03 23:28:58
网志有图好读版:http://octamadam.pixnet.net/blog/post/64131505
以下纯文字:
〈门司(一)〉
第一站是门司港。从博多做新干线转电车,大概花了四十多分钟。门司港车站是九州最北
方的车站,是九州铁路的起点,建于明治年间,是个很有风情的小车站。不过可惜车站在
维修中,看不到全貌。从网络上的照片来看,和新竹车站的氛围有七成像。同为明治、大
正之交建造的车站,虽然现在看来距离遥远,但能想见当时两地文化上的亲密。
不过我们到达门司港站后,为了赶着午餐后搭上两点的潮风号小火车,没在车站多做停留
。午餐选的是门司港名物之一“烧咖哩”,烧咖哩其实就是焗烤咖哩,作为战前繁荣的国
际贸易港,洋食文化很早就在门司发达了起来。现在的门司有一个专为烧咖哩成立的“门
司港焼きカレー倶楽部”(门司港烧咖哩俱乐部),在烧咖哩店林立的门司港街上,若看到
店门口放著黄色的写着“公认店”的招牌,就是门司港烧咖哩俱乐部认可的店家。门司港
的烧咖哩店很多,不乏名人推荐的名店,前历史人如我们,选的是能在古蹟里吃咖哩的“
三井俱乐部”。
木造建筑里铺着绒布地毯,和木头桌上铺的桌巾与古典花纹的木椅一样是暗红色系,用餐
大厅的天花板是挑高的,可想见当年风华。热腾腾的烧咖哩上桌,上面打上一颗半熟蛋,
滋味美妙。咖哩里藏着一个神祕的食材,是门司的另一个名物之一──香蕉。外表被微微
炸过,咬下去还是软绵,搭配咸咖哩,不论味道还是口感都有种说不出的诡异,我不是很
喜观。紧接着炸香蕉之后的是香蕉果冻,只能说日本人在发展观光和推广地方上真的很有
一套,门司的香蕉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日治时期台湾的香蕉就是从门司上岸进入内地的。
而在原产国的台湾,我反而从来没吃过香蕉果冻或炸香蕉。用完餐后,步出餐厅,对面的
聚会厅有人在弹钢琴,停留一会儿,我们便离开前往潮风号车站。
门司与下关之间,有两种受观光客欢迎的来往方式,一是从门司港车站附近的栈桥搭渡船
前往下关的知名海鲜市场唐户市场,第二是不容错过的,步行横跨关门海峡──通过关门
海底隧道。我们这次选择的是逆时钟的玩法,也就是先从关门海底隧道到下关,再沿路往
南走到唐户市场搭渡船回门司。从门司港往位于关门大桥底下的关门海底隧道有一小段路
,潮风号小火车就穿梭其中。潮风号平常只有在假日行驶,在日本的暑假或某些连续假期
则是在平日也会开。潮风号行驶的是一直到十年前都还是作为货物线而使用的临港线,过
去是运送石灰石等到北方的田浦港的干线,十年前因运输量减少而停驶后,观光列车潮风
号便取代了载货列车,奔驰在临海的这段铁路上。
说是奔驰,其实有点太夸张,因为潮风号是全日本最慢的火车,时速只有十五公里。在复
古的车厢里徐徐吹着海风,非常惬意。一个转弯,关门大桥就出现在眼前了。
〈关门海峡(一)〉
接着我们就来到关门海峡。远眺关门大桥时,还不觉得震撼,近看才感受到它的雄伟。从
潮风号下车后,我们步行前往关门海底隧道入口,沿着海边的步道走,我们离海很近。海
水的咸味飘浮在空中,海风独有的黏腻感附着在身上,眼前的海浪花波波,不时有大船经
过,可想见水深有多深。终于将抵达下关,我盯着海面,隐约觉得这海跟我以前看到的都
不一样。
怎么说呢,我觉得下关好像累积了太多东西。坛之浦之战、马关战争、马关条约。在今日
稍晚,关门之行将要结束之际,眼前这片海在我心中已不是我来时的那片海了。
八百多年前在这里结束了日本贵族政治,开启武家统治的近七百年;一百多年前,闭关多
时的日本再度在此遇到历史关头,长州藩砲声隆隆,抵不过西方船坚砲利;被强押上了近
现代化之路的日本,不同于大清,她迅速地转守为攻,迎上扑面而来的西化浪潮,最终在
世纪末迎来甜美的果实。在华美的西式酒楼,窗外的马关海峡水烟袅袅,一纸马关条约,
日本正式脱亚入欧,扬眉吐气。年过古稀的李鸿章,大半辈子为大清鞠躬尽瘁,只留下了
四个字,“海岳烟霞”。
确实,有山,也有水,一百多年过去,只剩山水没变。眼前的海,是吞没平家的海,是曾
经硝烟四起的海,是李鸿章眼中,烟水渺渺的海。
曾经这一切我都好熟悉啊,但现在除了李鸿章之外,我连一个直隶总督的名字都想不起来
了。幸好,在关门桥下,被历史感动的心还在。远方看到一艘军舰,扬著太阳旗,不知道
是真的军舰还是仿造,李鸿章当年坐在春帆楼,望出窗外看到的,也是这番景色吧。
〈关门海峡(二)〉
首先是源平合战。就在门司的关门海底隧道口附近,有一个古老的神社“和布刈神社”,
传闻是在西元200年时由从三韩征伐凯旋归来的神功皇后所建,现存的神殿是于西元十八
世纪,由当时的小仓藩藩主所再建。神社就临海。社名“和布刈”是“ワカメを刈る”(
割裙带菜)的意思,在旧历元旦举办的和布刈神事,会由三名神职人员提着火把、镰刀和
木桶,走下神社前的石阶,到退潮的海岸边割下裙带菜,连同其他特殊的神馔一起供奉给
神明。这项神事由来已久,相关记载在西元八世纪就见于史书。和布刈神社就位在源平合
战的最终战──坛之浦之战的战场对岸,在西元1185年三月,坛之浦之战的前夜,平家武
士曾在和布刈神社设宴祝祷,祈求胜利。然而当时的武士们应该不知道,他们已无法迎接
下一个黑夜的到来。
和布刈神社还有一项特殊的服务,日文叫“海洋散骨”,细读海报之后,发现就是洒骨灰
到海里的意思。洒骨灰的地点就是关门海峡,你可以一个人洒,也可以夫妇一起洒,或者
是跟亲朋好友一起洒。神社境内里靠近海边的地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在此地进行海
洋散骨的故人的名字,供亲友摇拜。从神社远望,抬头是关门大桥,平视是关门海峡,我
们造访的那天,是艳阳高照的大好天气,能葬身于此,似乎不失为一件乐事。不过,我和
我的旅伴都忍不住疑问:“这样不会太挤吗?”关门海峡据传是日本百大灵场之一,坛之
浦战后,兵败的平家武士纷纷在此投海自尽,因此传说此地充满平家怨灵。洒骨灰于此,
夜晚就和平家武士作伴......嗯,不过死了就死了,都成了亡灵,不管和谁作伴,好像也
没有谁比谁可怕。
话说,神社的海洋散骨海报上,不只介绍散骨的好处,也把价格列的清清楚楚,一个人洒
骨是一个价钱,夫妇一起洒、或者亲友一起洒,价格还有打折,买多送多。在高龄化的社
会,死亡也是一门生意。
接着就来到关门海底隧道,准备告别门司、告别九州,前往本州下关。关门海底隧道是建
在地底的隧道,深度达五六十公尺,长度有近八百公尺,可以通行脚踏车和行人,不过脚
踏车需缴费,且须牵车通过。走在地底下是很特别的体验,我们从入口处搭电梯深入海底
,地底下的空间不大,空气不甚流通;隧道窄小,只容四人并肩,当我们漫步走过时,有
人穿着运动鞋在隧道里慢跑运动。在海底隧道里慢跑,也只有当地居民才能有这么特殊的
生活经验吧。隧道的中心画有一条白线,是北九州市与下关市、福冈县与山口县、九州与
本州之间的分界。这趟旅行我们跨越了四个日本地方,短短八天之内听到了三种以上不同
的方言腔,这一天的九州跨本洲,是这趟旅途的第一个里程碑。
〈下关(一)〉
一出关门海峡隧道,就是坛之浦古战场所在的御裳川公园(みもすそ川公园)。这里是源平
合战最终战的舞台,也是幕末马关战争的战场,留有当时长州藩的砲台遗迹。
御裳川公园有一排仿作的长州藩砲,正朝着关门海峡。其中有一门砲可以投币,投币后会
发出砲击声和烟雾。秉持着观光客就是要什么都试一试的精神,我手捏著一百圆硬币兴冲
冲地寻找投币孔的时候,突然轰隆隆隆,砲声大起,我被吓了一大跳,原来是有人抢先投
币了。御裳川公园这边还有一个穿着复古服装的欧吉桑,他是个说书人,会用一幅幅彩画
生动地讲述历史故事。听说是政府补助的活动,真是不得不佩服日本政府支持地方观光的
创意与行动力。当天我们为了赶行程,没有停下来听他说一场,着实可惜。
离开御裳川公园后,我们用潮风号小火车的套票,搭公共汽车前往赤间神宫。赤间神宫奉祀在
坛之浦之战身亡的安德天皇,神宫里挂有日本皇室的菊花家徽。神社境内著名的水天门,
造型是仿龙宫而建,即是因为外祖母二位尼的那句话“海底也有皇宫”。宫殿是日本神社
常有红白色,我们拜访的时间是夏日午后,太阳很大,亮晃晃的,神社境内访客不多。
神社里除了正殿之外,还有安德天皇阿弥陀寺陵、平家一门墓,以及芳一堂。安德天皇阿
弥陀寺陵即安德天皇的陵墓,只看的到一扇无法开启的木门,木门上有皇室的菊花家徽。
平家一门墓和芳一堂在神社境内的角落,明明是烈日高照的下午,这里却异常阴暗。上一
秒我还在拿着相机到处乱拍,一踏入这个区域,我下意识地就把相机收起来了。平家一门
墓由数个石碑组成,著名的平家大将如平清盛、平教经、平知盛......等,以及平时子二
位尼的石碑都在其中。这些平家人应都葬身大海了,衣冠也不留,所以这边只是供养墓而
已。而即使只是供养墓,还是能感受到平家的怨念之气。
芳一堂祭祀的即是无耳芳一,是当赤间神宫还是阿弥陀寺时,以此地为背景所发生怪谈,
讲述名叫芳一的盲眼琵琶师傅,受平家怨灵之邀,到平家一门墓前为安德天皇与平家人弹
琵琶的故事。芳一堂就位在平家一门墓旁边,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让芳一永远为平家弹琵
琶吗?芳一堂里的芳一雕像,真的没有耳朵,盲眼无耳的他闭着双眼,头微仰,怀抱琵琶
,手摆在弦上,在茂密的树叶遮荫下,在平家冢旁,仿佛正轻轻拨著琴弦。
〈下关(二)〉
离开赤间神宫,终于脱离源平合战的阴影,来到神宫旁的史蹟春帆楼,日清讲和纪念堂就
在此地。曾作为日清谈判场的春帆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毁,今日之春帆楼为重建后的
建筑。在春帆楼旁盖了一间小小的楼房,即为日清讲和纪念堂,里面重建了当年谈判的场
景。里头还展示了一些当时实际使用过的碗盘匙筷,不知是刻意留下,还是侥幸保存。马
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距今一百二十余年,是改变当时世界局势,也是改变台湾命运的一
张条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我步入纪念堂后,感受最深的不是台湾的历史命运或大
清帝国的败亡之势,而是李鸿章个人的荣辱。
讲和纪念堂里很小,只有一圈小小的回廊,环绕着在玻璃窗里面摆放著的谈判桌。挂画、
摆设、座位旁的暖炉、桌上的笔、墨,样样不缺,天花板挂著仿古造型的吊灯,晕黄的光
照在四周。我站在李鸿章的座位后面,试着从他的视线看出去,而对面已坐无人影。无法
穿越时空揣测他当时的心思,但可想见的是──他一定心情很差。这趟春帆楼巡礼,不管
看到什么,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李鸿章一定心情很差。为大清做牛做马,没尽心也有尽力,
没功劳也有苦劳,到了白发苍苍的那天,还要飘洋过海来受此屈辱。面对穿着西装装模作
样(这是我加油添醋)、鼻子翘地老高(这是我的想像)的日本内外相,那心情之郁闷哟,几
月几年也散不了吧。(几年后的八国联军,他老人家又被请出来推到谈判桌上,在当时留
下来的照片里,李鸿章更显老态龙钟。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李鸿章便一命呜呼。)
话说,行文自此,我才发现这里李鸿章的字画落款是同治十一年七月,根本不是讲和当时
所写的,我在关门桥下的思古幽情全是一场错误,也只能安慰自己是场美丽的错误了。纪
念馆里还有另外两幅字画,分别是伊藤博文与当时的书记中田敬义所书,内容与落款时间
我没有纪录,不记得了,但印象中两幅字画都是洋洋洒洒一大篇,只有李鸿章是短短的“
海岳烟霞”四字。同治十一年是西元1872年,距离1895年的马关条约有二十三年之隔,为
何要找来与马关条约毫不相干的字画展示在纪念馆里?为何选了这副字画?耐人寻味。在
伊藤与中田的长篇大论旁,李鸿章短短四个字显露出败战之臣的颓丧之情(也骗倒了我),
不管是有意或无意为之,只能说日本馆方确实有用心安排馆藏。
在讲和纪念堂旁边,有一条沿着山壁而走的小路,有个特殊的名字叫李鸿章道。当年李鸿
章来议和,下禢在春帆楼附近的引接寺,每天走大路到春帆楼谈判。在谈判进行的第五天
,李鸿章乘轿到春帆楼的途中被刺客攻击,一枪击中他的左脸,所幸未命中要害,李鸿章
修养之后迅速康复。康复后,他不再走大路,改走这条山边的小道往返,这条小路因而被
称作李鸿章道。李鸿章挨的这枪逼出日本的停战协议,议和谈判终得展开。
小路现在铺上了水泥与地砖,窄窄的道路旁杂草丛生。在李鸿章的时代,这条路应该是可
以直通到引接寺的,但现在走不到了。我们沿着李鸿章道走了一会儿,便折返回春帆楼,
再从春帆楼按地图走到引接寺。
引接寺在二次大战中烧毁,现在的正殿是平成以后再建的建筑,只有三门还是十八世纪留
下来的。藏在三门的屋顶下,有一个栩栩如生的蛟龙雕刻。蛟龙的背上有一道裂痕,传说
是在江户末期,蛟龙会在夜里突击路过的旅人,而被见义勇为的武士制伏所留下的伤痕。
离开引接寺,我们往唐户市场走去。又告别了一个令人郁闷的历史景点,终于回到现实。
唐户市场是著名的鱼市场,过午打烊,我们只能过而不入。我们从唐户市场的关门汽船码
头用掉最后一张潮风号小火车的套票,搭汽船回门司。
〈门司(二)〉
回到门司后,由于前一天睡眠不足,加上在大太阳下走了一下午的路,我和旅伴都筋疲力
尽,没什么力气再乱跑,只到港边的海峡PLAZE商圈绕了一圈。海峡PLAZE很适合观光客,
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店,卖一些小玩意儿。还有一间很大名产店,卖各式各样香蕉加工食品
──香蕉蛋糕、香蕉饼干、香蕉馒头......一大堆,整间店都黄不溜丢的,还有各式各样
的咖哩包、海鲜干物,关门名物一网打尽。不过我啥也没买,大概是被中午的炸香蕉吓到
了。
闲晃到六点多,便信步往门司港车站走去。中午来不及细逛的门司港站,趁电车来之前的
一点时间,我们好好地看了看这个古朴的小车站。
〈博多〉
门司下关之旅告一段落,我们回到博多时天已全黑。晚餐吃的是我们出国前就已选定的牛
杂锅“笑乐”。牛杂锅是九州名物之一,“笑乐”只在九州有分店,出了九州就吃不到。
吃完的感想只有三个字──超‧好‧吃!
我们两个人点了一个基本的牛杂锅,锅里有以牛肠为主的牛杂、豆腐,和大量的韭菜与高
丽菜,汤头浓郁,又咸又香,高丽菜鲜甜无比。料吃完之后,先下了面条,最后又煮了杂
炊,那滋味让我们离开九州后仍魂牵梦萦,甚至考虑要用JR Pass杀回福冈再吃它一轮。
而且店家很贴心,有外文菜单,我们跟店员说要中文版的,居然还有简体和繁体两种可以
选,给他一个赞!
作者: gitans (阿左)   2016-12-04 03:46:00
推,寫得很詳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