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2011深秋。濑户内海.直岛-地中美术馆

楼主: susumo (susumo)   2011-12-26 11:17:31
图文网志:http://susumo.pixnet.net/blog/post/36359030
这趟旅行出发前,我们也曾经犹豫过是否要前往“地中美术馆”?
原因当然是因为里头只有三件作品,门票却要价2000円/人。
但,我们会停留在直岛一整天,时间掌握上算是蛮充裕的,也嘀咕著,
都来这里了,不到处看看也很可惜。
最后,我们还是在中午吃完午餐后前往了“地中美术馆”。
观赏完之后,我们真的很庆幸,还好有来这里!
关于地中美术馆已经有许多人介绍过了,在这里就不再多做介绍。
美术馆整体基本上是由“灰”与“白”所组成,
冷调的色感,是一贯的安藤印象。
买完票后,要再步行一小段外侧小路才会抵达美术馆入口,在道路的两侧有仿造
莫内“睡莲”的庭园造景,里头的植栽随着四季变化自然的转化著。
入口,没有华丽的装饰,真要说的话,应该是低调的毫不起眼。
从进入美术馆的这一刻起,“禁止拍照”。
艺术无价。
美术馆的馆藏很简单,就是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Claude Monet、Walter De Maria、
James Turrell。
首先欣赏的是“睡莲”。
对于一向偏爱看当代作品的我来说,莫内的“睡莲”真的冲击很大。
这个展示空间是为了“睡莲”而设计的独立展间。
展示空间里又分为两个空间,空间内扑满了2cm大的正立方体白色大理石块,
一开始会先进入入口空间,往里头走一点时,
莫内的“睡莲”就映入眼帘中;这时,眼里也只能看到“睡莲”。
精心设计好的空间的设计与安排,“睡莲”就这么直楞楞地将人们给震聂住,
这里,只为了“睡莲”而存在。
没有其他的艺术品来分散注意力,不像大杂烩式的美术馆,
为了值回票价或炫耀馆藏般的塞满艺术品。
回过神后,继续往内部展示空间前进,才发现,内部的空间比预期中的大上许多。
偌大空间内展示五件“睡莲”。
在白净的空间内欣赏著“睡莲”,如此单纯而美好。
离去时,我忍不住再望了望画作,好美,这一切美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而是发自内心的赞叹。
下个展间内James Turrell的系列作品,他是一位以处理光线与空间著称的
美国当代艺术家。
在这里,我又再一次被他的作品给迷幻了!
看似简单的光线构图中,观众们却无法一窥究竟,
让我们稳稳的踏在地板上却又要担心随后就会跌倒;让我们进入一个摸不著四周
但实际上只是个小巧的空间中。
在这其中所创造出的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空间?
在我心中,这是一个回味无穷的空间。
最后,我们前往Walter De Maria的展间。
这里展示的作品为Time/Timeless/No Time,2004。
因为天公不作美,对于光影在这作品中的种种变化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看著作品中的创作素材与排列方式,大概可以猜出这里的展示的物品都是
经过精密计算后而排列出来的,
对于没有办法体验到这微妙的变化时刻,让我不经有点懊恼。
“地中美术馆”不管在建筑空间或是展示作品上,
都给予我们在视觉与感受上有相当大的感动。
最后,有几点建议提供给想前往的朋友们参考一下:
1. 关于人潮很多的问题:我们是选择在淡季前往地中美术馆(十月),
又刻意选在周五前往,因此没有遇到大量的人潮。
不敢说是不是每次都会这么幸运,但如果时间上允许的话,
或许选择非周末时间去会比较理想。
2.到底要安排多少时间在这里:由于我们一开始就计画在岛上待了一整天,
因此在时间掌握上非常充裕,可以好好欣赏馆内作品,
也不会因为突然的排队人潮而坏了好心情。
在时间规划上,我觉得至少要安排半天在直岛,但是若是想要看完岛上的作品,
那请至少安排一整天。
既然都特地坐船过来了,来享受一下岛上的悠闲应该也是不错的体验。
3.不能拍照这档事:其实也没什么!这不就只是出于对设计者或创作者的尊重吗?
若是把整个美术馆视为一件大型艺术作品而非建筑,那尊重它也不为过!这样想就好啦!
4.不通日文?:不会说日文的人也不用担心,在这里有提供英文说明,
服务人员也会用英文沟通。
地中美术馆:http://www.benesse-artsite.jp/chichu/index.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