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四国爱媛・道后公园、汤筑城

楼主: TiffanyJang (ARC_Y)   2011-09-14 16:43:40
图有点多的网志版:http://y-arc.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_14.html
虽然手机闹铃设定八点,不过因为寝室里的人在七点半就全出去了,
门一直开开关关的,我的床又刚好在门边的上铺,所以在七点半多一点就醒了。
 
准备好之后在一楼的公用电脑将一张4G的记忆卡档案转送到随身硬盘里
,然后就前往道后温泉站。
 
虽然第一个目的地道后公园站跟道后温泉站步行时间不到十分钟,
但因为我想蒐集一日卷而且本来就会用到所以还是坐电车了。
 
因为我的下一班列车就是“坊ちゃん列车”,所以下车的时候刚好看到他急驶而过。
没搭的原因是因为搭他要加钱,而且没有停道后公园站。
 
一下车从路面电车站就可以看到汤筑城的旗子,
再往前一点在入口处还有“国史迹 汤筑城迹”的牌子。 
我想,不知情的人应该不会知道这里其实叫做道后公园吧。
 
进公园之后右手边的建筑就是汤筑城资料馆,入场免费。
里面除了介绍必备的历史跟历代领主,还有各种在这里的出土文物。
 
从十四世纪开始伊予国就一直是河野式的领土,
一直到1581年长宗我部元亲为了统一四国出兵攻打,
但当时伊予仍属河野氏领土,
最后在1585年丰臣秀吉为了讨伐四国派小早川隆景攻打伊予,一个月后终于落城。 
这不但是毛利家领土最大的时期,也是毛利氏势力唯一一次突破中国地方。
 
在这座资料馆的底下刚好是当时的垃圾场,
也发现了当时的人其实就有现代人纸杯纸碗这种东西的观念,
宴会时因为杯盘的需求很大量,清洁又麻烦,会使用土而非陶烧制成食器,
因为没有绘图没有上釉所以成本不高,使用完后就直接丢弃在这个坑里。
 
据说这个垃圾场出土时不只破损的食器,还发现了不少鱼骨跟贝类等厨余遗迹、
还有破损的高级陶器。
 
道后公园最早是植物园,后来改成动物园兼游乐场,
一直到某一年偶然间发现这里似乎有许多历史文物,
所以动物园跟游乐场被转移到松山市外的一处空地,
2002年被指定为国史迹之后,开始挖掘以及复原各项文物。
在资料馆里跟义工婆婆聊了不少天,因为他去过台湾也聊了不少关于台湾的事,
还把其实是拿来卖的明信片送我。
 
他一直抱怨日本,说爱媛县政府给了钱复原一半就丢著不管了,
也不准他们收门票,现在其实很穷所以才要卖周边什么的...
 
还有提到二战,他一直重复要让世界和平就得靠我们这些年轻人了。 
“做过的事做的人会忘记,但被欺负的那一方永远不会忘记。”
婆婆最后说的这句话令我十分印象深刻。
拿着满满一叠说明跟明信片还有其实应该是给小朋友集印章的单子之后我离开了资料馆,
顺路往复原区域的武家房屋前进。 
所谓的复原区域是依照当时地上的石块跟坑洞来判断房屋的隔间以及水池,
然后在那个地方用类似的工法重建。
 
第一间复原的武家房屋里面有等身大的人物模型,
从模型的服装跟动作可以看出当时住在这里的人的地位以及生活形态;
而第二间虽然外观有照实复原,但内部就是一般的有冷气的展示室。
出土文物里竟然有有猫脚印的盘子碎片,想必当时的人看到时应该也很惊讶吧。
 
绕了公园半圈离开复原区域后,问了在落叶的阿伯如果要上山该往哪里走,
然后就准备登城了。
 
虽然在资料馆拿的地图显示总共有四条路可以上山,
但从当时的位置最近的就是大手门正前方岩崎神社的登山口,
而且从这里上去然后从石造汤釜的地方下山正好纵断道后公园,
这样也比较多东西可以看。
岩崎神社据说供奉的是蛇,刚好自己也属蛇,一如往常鞠躬之后继续前进。
汤筑城虽然是平山城,但标高只有71m,而且是丘陵,所以很快就到顶了。
 
在到本丸迹之前会经过动物园时期就有的展望台,
因为想说没人在上面大吼大叫之后突然发现有三个人从本丸迹的方向走过来...
想说“算了,反正没人认识我。”但还是很丢脸所以全力冲刺跑向本丸迹。
 
汤筑城的本丸已经什么都没有到连石垣都几乎看不到了,
甚至唯一的石碑还是因为皇太子来过才建的。
山上没有像郡山城或冈丰城的那种石柱,
连“汤筑城迹”都是电脑刻字作成的像看板一样的东西。
 
下山经过石造汤釜拍了几张照片,
回资料馆把集满印章的单子跟另一个义工阿伯换了武家屋敷的纸模型。
 
就在跟阿伯告别,对方客套的跟我说希望我可以再来之后,
就离开汤筑城,准备搭上往松山城方向的电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